首页 > 明代诗人 > 胡应麟的诗 > 反三妇艳·大妇气食牛原文及翻译赏析

反三妇艳·大妇气食牛

朝代:明代诗人:胡应麟时间:2023-04-05
大妇气食牛,千唤不回头。
中妇愁绪萦,敢恕不敢嗔。
小妇诉卑贱,终朝泪洗面。
莫誇三妇艳,丈人肠欲断。

诗人胡应麟资料

反三妇艳·大妇气食牛作者胡应麟

胡应麟(1551年-1602年),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明代浙江省兰溪县城北隅人。明朝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 查看详情>>

胡应麟古诗词作品: 《出塞曲·年少江东智略饶》 《送赵别驾·参军曾入幕》 《西湖竹枝歌·双鹤徘徊几夕阳》 《题天恩四谥册》 《奉寿大学士洪都张公》 《送张博士·赋就河东绛阙传》 《子夜歌·子度饶芳香》 《途中纪兴·四百滩头路》 《陇头歌·尘起玉门关》 《伯起·乾坤长啸客

反三妇艳·大妇气食牛原文及翻译赏析

反三妇艳·大妇气食牛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权判书在军前。未知何日归》 - - 李穑 - - 诸将连营屯海濆,更教司寇作监军。旌旗影里山无尽,鼓角声中夜易分。之死忠心如皎日,此生高义薄层云。禀来勇怯诚难强,献捷遄归好策勋。
  • 古诗《渡海·出处从今莫问天》 - - 李光 - - 出处从今莫问天,南来跨海岂徒然。须知鲁叟乘桴兴,未似商岩济巨川。
  • 古诗《哭恭仲温·信敬谦勤德更纯》 - - 释文珦 - - 信敬谦勤德更纯,江湖风谊最相亲。曾知九要三玄髓,岂混重泉一窖尘。此日伤心亡我友,异时再面是他人。山中弟子怀师德,各剪生绡暗写真。
  • 古诗《浣溪纱·薄暝微醺枕酒瓢》 - - 洪亮吉 - - 薄暝微醺枕酒瓢。病心一缕逐风摇。梦无来历入鸦巢。初八夜星还照晓,十三凉月却终宵。瘦魂尤避出林雕。
  • 古诗《出门·出门便有临歧意》 - - 缪钺 - - 出门便有临歧意,观物常存独往情。忧与生来宁自遣,境虽初接似曾更。回潮涤浊怀新世,高鸟鸣秋喜远声。能化天星照灵躅,不辞永夜向君明。
  • 古诗《七爱诗·李翰林》 - - 皮日休 - -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召见承明庐,天子亲赐食。醉曾吐御床,傲几触天泽。权臣妒逸才,心如斗筲窄。失恩出内署,海岳甘自适。刺谒戴接㒿,赴宴著縠屐。诸侯百步迎,明君九天忆。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大鹏不可...
  • 古诗《军次有作·胭脂乍褪还临镜》 - - 张鳦生 - - 胭脂乍褪还临镜,窄袖蛮靴俨画图。妆罢低声微笑问,阿侬可似木兰无。
  • 古诗《塞蝉·塞榆雨霁流繁响》 - - 乾隆 - - 塞榆雨霁流繁响,静听啁嘹亦自嘉。蒙古不知虚体物,指声直谓是胡笳。
  • 古诗《九日湘寺登高》 - - 舒弘志 - - 何处开尊四望赊,翠微深处老僧家。九嶷如黛凝秋色,八桂飘丹衬晚霞。雁阵恰排天上字,菊香初献佛前花。百年几遂登临兴,醉把茱萸忆孟嘉。
  • 古诗《清华高奢桥·浙水西流》 - - 江峰青 - - 浙水西流,五十里屈曲迂回,波澜不起;寨山东峙,百千丈苍葱郁翠,图画常新。
  • 古诗《荷花·亭亭风露拥川坻》 - - 王安石 - - 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娇娆岂自知。一舸超然他日事,故应将尔当西施。
  • 古诗《饮酒十八·秦虢开夜宴》 - - 添雪斋 - - 秦虢开夜宴,紫垣谁自得。长醉发中梦,呼圣众不惑。宣文郑卫饰,敖辟例充塞。鼎食金丹丸,上国并你国。鱼皮久足贵,新元冷幽默。
  • 古诗《咏美人·清品须陪雀舌茶》 - - 孙原湘 - - 清品须陪雀舌茶,如酥滑腻欲胶牙。三郎见此应微笑,亲唤玫瑰解语花。
  • 古诗《登金峨峰顶》 - - 释绍昙 - - 拨开空翠上危颠,路绕羊肠石齿尖。到顶方知天下小,攀高似取世人嫌。碧连蓬岛云千叠,冷照东溟镜一奁。归去松窗伴禅老,此山佳致话无厌。
  • 古诗《易州道中书玉缶道人诗后》 - - 乌尔恭阿 - - 豹尾斑斑露画竿,众中腰箭上征鞍。道旁不管东风急,得意桃源立马看。
  • 古诗《陶渊明·种桑已值山河改》 - - 李希圣 - - 种桑已值山河改,看菊还怜甲子同。千载子云朱仲晦,不将应璩比陶公。
  • 古诗《来鹤亭·鸿渐偏宜丹凤南》 - - 苏轼 - - 鸿渐偏宜丹凤南,冠霞帔月影毵毵。 酒酣亭上来看舞,有客新名唤作耽。
  • 古诗《白鹤故居·天稔中原祸》 - - 刘克庄 - - 天稔中原祸,朝分党部争。 当年谁宰相,此地着先生。 故国难归去,新巢甫落成。 如何鲸浸外,更遣打包行。
  • 古诗《南京口号·驾出东南正好春》 - - 袁凯 - - 驾出东南正好春,山中草木更精神。 扬雄老去才情减,羞见新来献赋人。
  • 古诗《情诗·昨趁夜色赴幽期》 - - 仓央嘉措 - - 昨趁夜色赴幽期,鹅羽纷纷晓来迷。 两行屐痕深雪里,教人如何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