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刘摰的诗 > 樊山口二绝·洲觜崭崭乱石排原文及翻译赏析

樊山口二绝·洲觜崭崭乱石排

朝代:宋代诗人:刘摰时间:2019-09-26
洲觜崭崭乱石排,濯风寒浪踏苍苔。
长江万里从西北,泻向幽人两足来。

诗人刘摰资料

樊山口二绝作者刘摰

刘摰,宋曹州定陶人,字仲方。少有大志,好为古文。举进士。历知蓬莱县。母死,一恸而绝。其妻哭潜亦死。 查看详情>>

刘摰古诗词作品: 《国风亭·地灵真合有清辞》 《次韵贯之见勉冒雨至后洞》 《澄心阁·危栏倒影下千寻》 《寄邹泽民秘校》 《挽大行太皇太后》 《十月六日与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坛弥勒舍利广教七山寺》 《丙子元日·瑞历开三朔》 《句·杳杳三韩国》 《挽宋次道·平生襟尚苦清通》 《寄长吉孙·别尔忽经岁

樊山口二绝·洲觜崭崭乱石排原文及翻译赏析

樊山口二绝·洲觜崭崭乱石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四月十五日病齿朱少仙同年手撷园中新竹叶一丛见赠煎水服之立愈作诗谢之》 - - 张问陶 - - 酒人之病从口入,龈腭之间短兵接。左齿
  • 古诗《又寄·三年别后头全白》 - - 李宗城 - - 三年别后头全白,百里书来眼始青。春潮沧海钓鳌好,一会毋孤永保亭。
  • 古诗《平等庵偶成·白云自来去》 - - 阮大铖 - - 白云自来去,山情复何有。胡然无尽时,庑下群峰首。
  • 古诗《月夜山游·高台延月月已上》 - - 弘历 - - 高台延月月已上,策马聊为汗漫游。同是广寒明境里,岂殊云海泛虚舟。
  • 古诗《湖月·御湖围廓寻常识》 - - 弘历 - - 御湖围廓寻常识,入夕冥冥顿觉遥。俯察仰观非二体,欲伸手掬镜璇霄。
  • 古诗《送孙太史充册立使封安南国王》 - - 毛奇龄 - - 金册三交使,朱衣万里身。圣恩优侍子,宾礼觌王臣。泷海花如雾,炎洲水似银。百蛮开诏后,并作日南春。
  • 古诗《将至安阳先柬赵大令希璜》 - - 洪亮吉 - - 寻常三五团栾月,自到牂柯见未曾。料得邺中元夜好,故人应为剪春灯。
  • 古诗《江署拨闷·城上乌啼过女墙》 - - 钱应金 - - 城上乌啼过女墙,檐牙樯影点苍茫。荔花衣薄招山鬼,木叶声乾著海王。散在广陵应未绝,怀来宵雅允难忘。湘灵不见徒工瑟,空有浮光照客囊。
  • 古诗《秋夜·午夜未成梦》 - - 吴未淳 - - 午夜未成梦,起行庭树繁。月高明雀瓦,水浸湿鱼盆。远雁渺天末,乱虫喧石根。衣单怯凉露,还返掩重门。
  • 古诗《听杨氏歌·佳人绝代歌》 - - 杜甫 - -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 古诗《题张子醇西峰草堂》 - - 薛蕙 - - 山人卜筑城西郭,日日西山爽气来。细雨濛濛丹磴湿,晴云袅袅翠屏开。阶前蔓草穿书阁,石上松林覆奕台。况有春湖可乘兴,他时须作泛舟回。
  • 古诗《夜步·市人莫笑雪蒙头》 - - 陆游 - - 市人莫笑雪蒙头,北陌南阡信脚游。风递钟声云外寺,水摇灯影酒家楼。鹤归辽海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却掩船扉耿无寐,半窗落月照清愁。
  • 古诗《风马儿·继重阳韵》 - - 马钰 - - 意马颠狂自由纵。来往走珰滴琉玎。更加之心猿厮调弄。歌迷酒惑财色引,珰滴琉玎。幸遇风仙把持鞚。便不敢珰滴琉玎。待清清堪归云霞洞。浑身白彻再不肯,珰滴琉玎。
  • 古诗《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 - 岑参 - - 满寺枇杷冬着花,老僧相见具袈裟。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 古诗《赠墨西·焦墨工为五岳眉》 - - 屈大均 - - 焦墨工为五岳眉,珊瑚架畔罢书时。灵犀一点通玄早,綵凤双飞应兆迟。结子夭桃三岁好,生华古木一春宜。同声艳曲殷勤唱,素女风流是我师。
  • 古诗《十三澳诗·四边无树浪为花》 - - 胡健 - - 四边无树浪为花,猪母云趋落水涯。看褊鱼龙思结网,荡摇星斗快乘槎。石泉日丽眠黄犊,铁线风劲捲白沙。傍岛倚埯爰作室,晨星三五是邻家。
  • 古诗《怀日观留蜀》 - - 葛宜 - - 北风吹万里,岁晚客衣单。可惜吴云隔,长歌蜀道难。鸟啼知阁近,雁影寄书寒。只有天边月,清光两地看。
  • 古诗《游庐山·庐山雨奇云亦奇》 - - 马汤楹 - - 庐山雨奇云亦奇,绿雾扑朔路迷离。放眼茫茫李白瀑,惊心汤汤陶令畦。锦绣谷中湿锦绣,天池寺外溢天池。瞬息晴空明如洗,悠然板下听小溪。
  • 古诗《赠陈元舆祠部》 - - 黄庭坚 - - 武成园木锁中秋,久得汀州刺史游。 招唤丁宁方邂逅,谁言天网漏吞舟。
  • 古诗《柳堤诗·种稻三十顷》 - - 欧阳炯 - -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余株。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 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