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枫径寻诗·岩畔孤亭锦叶披原文及翻译赏析

枫径寻诗·岩畔孤亭锦叶披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岩畔孤亭锦叶披,高人策杖会心时。
何须著个车停侧,已自神传小杜诗。

诗人弘历资料

枫径寻诗·岩畔孤亭锦叶披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枫径寻诗·岩畔孤亭锦叶披原文及翻译赏析

枫径寻诗·岩畔孤亭锦叶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钱亚杰属题所藏金元玉琮自书诗词卷子中有游茅山诗袁简斋旧藏也》 - - 潘伯鹰 - - 清诗妙墨剑生虹,零落茅君下泊宫。懒向金陵询二隐,更无人晓史痴翁。
  • 古诗《程昆仑招集万岁楼》 - - 王士禄 - - 千寻江阁引诸峰,多景登临策短筇。参佐风流如谢朓,楼台潇洒似王恭。三年梦里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明日芒鞋别君去,城中遥望白云重。
  • 古诗《和黄先卿即事》 - - 王炎 - - 见说幽栖地,长年只杜门。谁知双井后,今有此公存。钓月操莲叶,批云卧竹根。静中观物化,画外识乾坤。
  • 古诗《赠战贡士归楚》 - - 岑用宾 - - 枫叶萧萧间去津,临岐把袂一沾巾。千峰白雁逢归客,三径黄花候主人。司马远游多博物,相如能赋亦甘贫。潇湘赤壁堪乘兴,忆尔应知入梦频。
  • 古诗《秋日游白云寺》 - - 柯辂 - - 檀旃远出白云隈,邀友秋游策蹇来。竹径梵音传爽籁,石坛屐齿印苍苔。一帘花雨禅心静,半榻茶烟鹤梦回。瑟瑟疏林红叶下,暮鸦解客漫相催。
  • 古诗《观山·山城四面列芙蓉》 - - 邓云霄 - - 山城四面列芙蓉,翠壁丹崖几万重。永日开帘看不尽,夏云如黛更添峰。
  • 古诗《送邓玄度给谏出佥楚宪》 - - 卢龙云 - - 几烦封事达明光,请剑还期出尚方。祇信臣衷元粹白,难符众论不雌黄。君门渐远恩非薄,宪府新开画自长。岂为食鱼思建业,将同回雁起衡阳。
  • 古诗《别张君玉·烟霜江汉雁南飞》 - - 王质 - - 烟霜江汉雁南飞,鹦鹉洲前再拜辞。风劲周郎焚舰日,月明庾老上楼时。无言只共江声语,有意惟凭山色知。他日中原公事了,磨崖千丈要丰碑。
  • 古诗《除夕·省岁恰当改岁时》 - - 乾隆 - - 省岁恰当改岁时,官家遭际两评之。今年颇觉吟情懒,此夕那堪往事思。愿共壑蛇除旧噩,喜因仙木亚新禧。声声爆竹连晨发,火报金川奏凯期。
  • 古诗《月夜示子文·喜见明月到池东》 - - 彭汝砺 - - 喜见明月到池东,我时独与孤转同。山光水色饮不尽,更烦佳木来清风。浩歌一声志万里,飞飞欲到蟾蜍宫。君家玉琴试借我,为君写尽丝弦中。
  • 古诗《石巴山买舟·年来机事付沙鸥》 - - 王迈 - - 年来机事付沙鸥,湖海萍蓬觉倦游。千里白云关我恨,一江流水替人愁。快闻飞桨健于马,底问前滩吼似牛。枕藉舟中君莫叹,人生何日不虚舟。
  • 古诗《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 - 李煜 - -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 古诗《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夜飞将木叶》 - - 屈大均 - - 夜飞将木叶,相蔽露华间。格磔知何处,卑栖各一山。性真同我野,声苦学人蛮。归笑小儿女,衣裳似尔斑。
  • 古诗《题扇·一山晴日一林风》 - - 韩淲 - - 一山晴日一林风,僧舍人家杳霭中。行自章泉过怀德,依稀图画略相同。
  • 古诗《叠前韵贺陈以光老师任黄墩小学班主任》 - - 杨民仁 - - 八月金风桂子香,重登杏席理文章。黄墩喜沾及时雨,华发新添几缕霜。十载农村多体验,一朝教学亦堂皇。言传身教春风播,三尺讲坛教绩扬。
  • 古诗《游仙诗·万里云天枉驾轮》 - - 张鸿 - - 万里云天枉驾轮,童初馆里避群真。汉宫鸡犬多凡骨,祗许长安道寡人。
  • 古诗《早秋·风入题诗叶》 - - 邓深 - - 风入题诗叶,清音已奏商。夜来堪简册,客至更衣裳。次第征鸿到,还令团扇藏。人情兼物意,殊觉漫炎凉。
  • 古诗《即事·春光冉冉归何处》 - - 王安石 - - 春光冉冉归何处,细雨斜风作夜寒。犹有数葩红好处,老年花似雾中看。
  • 古诗《至永州城外》 - - 杨万里 - - 恋恋庭闱竟北征,槐花唤我试诸生。 了知归近犹看堠,更有愁来即入城。 愚水端能勤入梦,嵛峰何得嬾相迎。 只应白发持环久,见我跫然笑未成。
  • 古诗《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人言美恶必复》 - - 刘克庄 - - 人言美恶必复,孰若亲冤两忘。 僧乃谤第二祖,佛不嗔歌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