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贡师泰的诗 > 分题得姑苏台送吴元振赴江浙省左丞原文及翻译赏析

分题得姑苏台送吴元振赴江浙省左丞

朝代:元代诗人:贡师泰时间:2023-04-08
姑苏城外江水绿,姑苏台是吴王筑。
吴王燕罢越王来,馆娃夜冷宫门开。
落花飞去春无迹,江边却起姑苏驿。
马头旌节何皇皇,候吏传呼谒道傍。
孤山梅白堤柳黄,相君入坐中书堂。

诗人贡师泰资料

分题得姑苏台送吴元振赴江浙省左丞作者贡师泰

贡师泰(1298年-1362年),元代著名散文家。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人。元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曾任吏部待郎、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官至户部尚书。贡师泰在任江浙行省丞相和两浙转运盐使期间,对辖地派遣差役,征收..... 查看详情>>

贡师泰古诗词作品: 《游玄沙马上偶成》 《送明原道赴南丰判官》 《题黄观澜卷·碧天看不尽》 《冠州·万里关山鬓易华》 《送陈太祝使江浙收礼器乐书》 《明仁殿进讲·春日君王出殿迟》 《和马伯庸学士拟古宫词》 《画马·汉家旌节度流沙》 《感兴·悲风从西来》 《送顾仲庄之海北

分题得姑苏台送吴元振赴江浙省左丞原文及翻译赏析

分题得姑苏台送吴元振赴江浙省左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权判书谥宴韵》 - - 赵显命 - - 紫诰光宣桑梓村,先朝名硕后人尊。铜章绕席皆同祖,星佩从天又是孙。考德可知公议定,称家安用礼义繁。门前赤脚今何似,尚忆当时浊酒樽。
  • 古诗《赠缙云虞启蜀秀才》 - - 袁枚 - - 闻名当作古人讹,道我年将百岁过。自笑阳休虽健在,相逢却也鬓霜多。
  • 古诗《四边静·生催兵赶下》 - - 张四维 - - 生催兵赶下:中军战鼓声轰裂。催船速排列。一字摆长蛇。首尾要相接。须图大捷。乘锐冲折。一鼓尽成擒。应将国雠雪。
  • 古诗《句·居然丈室巧剸裁》 - - 洪迈 - - 居然丈室巧剸裁,截竹为楹不染埃。
  • 古诗《后杂兴·日上明我窗》 - - 陆游 - - 日上明我窗,月出缟我庭。朝暮得嘉时,一榼醉复醒。
  • 古诗《临湘舟中有怀孔儒太守李承恩进士三昆季》 - - 薛纲 - - 朝离沙羡暮临湘,万种新愁七泽长。泛泛世情凫逐浪,飘飘身计雁随阳。沽来竹叶不成醉,采得蘋花空自香。却忆相知阻相见,溯游宛在水中央。
  • 古诗《浣溪沙·高处难胜醉后寒》 - - 袁克文 - - 高处难胜醉后寒,琼楼傥许到人间,灯魂酒意不成欢。此际催回宵梦短,无端听彻漏声残,醒时情绪更阑珊。
  • 古诗《偈颂·尽力放不下》 - - 释清远 - - 尽力放不下,著力担不起。将谓一物无,元是自家底。见得自家底,心中大欢喜。自兹家业兴,一举九万里。
  • 古诗《赠赖永年·南山黄精玉色鲜》 - - 刘崧 - - 南山黄精玉色鲜,子能服之可永年。由来生世贵闻道,大椿八千非所怜。
  • 古诗《徐参军邀游天坛徐道士馆》 - - 黎民表 - - 青溪载酒共追寻,云气寥寥别院深。花覆绿萝三径转,日移珠树万行阴。玉壶自隔人间世,白石同追物外吟。欲解朝簪犹未得,冷风聊借一披襟。
  • 古诗《题王翚匡庐读书图》 - - 乾隆 - - 瀑迥山深水阁虚,高张上伏乐几馀。底缘却得尘千斛,匡俗先生此卜居。
  • 古诗《清平乐·描花绣凤》 - - 沈祖棻 - - 描花绣凤,不比年时空。针线欲拈还未动,绽尽罗衣金缝。如今忍斗新妆,休怜响屟回廊。自制平头鞋子,何妨绿野寻芳。
  • 古诗《千秋岁·一声啼鸟》 - - 无名氏 - - 一声啼鸟,常道无消息。
  • 古诗《空翠·乍染芙蓉湿》 - - 屈大均 - - 乍染芙蓉湿,苍苍不是烟。有无秋色外,明灭暮岚边。影人眉间黛,光生镜里天。天边数鸿雁,飞处有馀妍。
  • 古诗《胡祭酒索写洪厓图依韵奉荅辞之》 - - 王绂 - - 才过中年又晚年,筋骸疲惫眼茫然。久将清事抛成懒,忽得佳章喜欲颠。珠浦光寒秋见月,玉田膏润暖生烟。便当十袭藏书箧,留与儿孙作世传。
  • 古诗《列之告别为之怅然小诗送别》 - - 李光 - - 小桥西巷每徜徉,忽趁南风返故乡。旋汲双泉烹日铸,从今谁共北窗凉。
  • 古诗《客有驽马不肯借作诗诮之》 - - 晃冲之 - - 胡儿少欲立奇功,贵买西宛玉面骢。金躞蹀微鸣蹑影,锦连钱不动追风。庭槐洗立清阴下,沙路调行返照中。出郭借人乘岂肯,自夸骑入大明宫。
  • 古诗《疾邪诗》 - - 赵壹 - - 河清不可恃,人寿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 古诗《送僧游山》 - - 熊孺登 - -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 古诗《重赠邢校书》 - - 李益 - - 俱从四方事,共会九秋中。 断蓬与落叶,相值各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