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陆游的诗 > 扶疏·匆匆过三十原文及翻译赏析

扶疏·匆匆过三十

朝代:宋代诗人:陆游时间:2017-09-26
匆匆过三十,梦境日已蹙。
谁知叹亡羊,但有喜得鹿。
本来作何面,认此逆旅屋。
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独。

诗人陆游资料

扶疏·匆匆过三十作者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 查看详情>>

陆游古诗词作品: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玉壶亭·玉壶亭上小徘徊》 《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 《樵夫·酸澀涧边果》 《湖上秋夜》 《神君歌·泰山可为砺》 《思蜀·白帝城边八阵碛》 《夜雨思栝苍游》 《对酒·断简残编不策勋

扶疏·匆匆过三十原文及翻译赏析

扶疏·匆匆过三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白马岩居·韵楼》 - - 邵晋涵 - - 结搆临回蹊,爱此风篁长。清阴覆绮窗,楼角春泉响。
  • 古诗《咏百日红·青青松叶四时同》 - - 李穑 - - 青青松叶四时同,又见仙葩百日红。新故相承成一色,天公巧思尽难穷。经霜与雪心逾苦,自夏徂秋态自浓。物自不齐齐者少,对花三叹白头翁。
  • 古诗《别李素心还华亭》 - - 谭元春 - - 悬楼奇士闭,寂寂拥图书。我到方投钥,相迎始觅梳。雍邑名欲让,阳孔世谁如。宝尔神充实,云烟揽结初。
  • 古诗《三学士·外》 - - 谢谠 - - 外:满饮金卮送远行。愿汝等早早成名。亲闱莫恋斑衣舞。帝里须誇綵仗迎。合:会看天衢双骥骋。名和姓海内称。
  • 古诗《新正幸御园即事有作》 - - 弘历 - - 撰吉銮舆出凤闉,奉时施惠仰流鳞。又看御苑为春苑,倏过七旬称八旬。食旰衣宵仍勖己,雨量晴较总因民。自彊不息吾夙愿,耄念宝成继用新。
  • 古诗《赠聊城施生·京国相逢意若何》 - - 范梈 - - 京国相逢意若何,向人平谳路人歌。皋陶此去为廷尉,似子宁疑一掾多?
  • 古诗《席上留别陆兄》 - - 朱彝尊 - - 但秉中宵烛,重为旅客吟。骊驹即长道,丝竹本哀音。越峤停云远,秦关落日阴。无劳岐路别,酒坐已沾襟。
  • 古诗《静宜十五亡女》 - - 李寿蓉 - - 姊妹与之亡,自初生而汝母即捐,福命苦矣;儿女安所恋,惟将死以其婿见托,情辞惨然。
  • 古诗《送潘子迁游大学》 - - 欧大任 - - 一时清艳羡潘郎,西学长安诣太常。此去金茎泠露下,争看玉树紫微旁。青云冠盖犹千骑,绮陌烟花更万行。最是荥阳才独步,綵毫应待奏明光。
  • 古诗《诗偈·见时如不见》 - - 庞蕴 - - 见时如不见,闻时如不闻。喜时如不喜,瞋时如不瞋。一切尽归如,自然无我人。
  • 古诗《宿桂阳道中石燕馆次沈仲律韵》 - - 王缜 - - 暂停石燕馆,试问桂阳州。稻引沟分径,山围水曲流。飞鸿何处没,羸马几时休。今古闲来往,高歌欲白头。
  • 古诗《暮上江亭望西山》 - - 李希圣 - - 江亭晚色静娟娟,灵璅森沈落照边。乱后河山仍处处,春来花鸟自年年。故人忆别初寒外,南雁相逢卧病前。拟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乘兴入蓝田。
  • 古诗《代襄阃宴新除史制卿乐语口号》 - - 李曾伯 - - 一从棋折佐筹帷,凛凛威名塞汉知。大范老今归去矣,小申公为易新之。檀溪春草轻车熟,苕霅秋莼短艇宜。千载岘山磨不朽,重添羊杜两丰碑。
  • 古诗《辛亥百年杂咏》 - - 陈初越 - - 香帅于公亦恪勤,斡旋江汉策奇勋。神兵毛瑟汉阳造,拱手都交革命军。
  • 古诗《寄吴拾遗·新竹将谁搉重轻》 - - 齐己 - - 新竹将谁搉重轻,皎然评里见权衡。非无苦到难搜处,合有清垂不朽名。疏雨晚冲莲叶响,乱蝉凉抱桧梢鸣。野桥闲背残阳立,翻忆苏卿送子卿。
  • 古诗《闻京师诏下志喜》 - - 王世贞 - - 斧钺严清禁,风霜动紫霄。向推聊试鲧,终殛岂惭尧。逆党谋全折,骄兵气欲消。普天欣止战,吾计可渔樵。
  • 古诗《初入淮河四绝句》 - - 杨万里 - -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 古诗《谒先主庙·暗粉陈丹半在亡》 - - 周昂 - - 暗粉陈丹半在亡,短垣残日共悲凉。不须古碣书绵竹,自有荒村纪葆桑。尘土衣冠曾系马,岁时歌舞亦称觞。不应巴蜀江山丽,能使英灵忘故乡。
  • 古诗《渔家傲·寄惠熙即题其集》 - - 王蛰堪 - - 犹记京郊初识面,识君始恨知君晚。何事山隅多俊彦。伤九畹,关河依旧风骚贱。把酒庭阴愁绪遣,阶蛩惊又秋将半。一曲酬君沽水岸。凭寄远,孤鸿飞到英山畔。
  • 古诗《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 - - 吴融 - -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