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叶云峰的诗 > 赋谢老友徐铁珊先生由沪来过访并蒙厚贶原文及翻译赏析

赋谢老友徐铁珊先生由沪来过访并蒙厚贶

朝代:现代诗人:叶云峰时间:2023-04-05
秋光引客到蓬门,乍叙乍离情孰温。
愧我阮囊萧涩甚,多君管鲍古风存。

诗人叶云峰资料

赋谢老友徐铁珊先生由沪来过访并蒙厚贶作者叶云峰

叶云峰,生于清末辛亥年,江阴华墅人,大学文化,曾在龙砂澄江等中学任教。著有《退思斋诗稿》。 查看详情>>

叶云峰古诗词作品: 《移植牡丹未果有感》 《怀古·簇簇农庄环寺后》 《赋谢李襄铎医生针灸》 《贺陈以光老师重返教职》 《承杨老、吕老过访,即就溪边纳凉口占相酬》 《寄怀北京陆润良先生》 《七十述怀·七十流光水向东》 《再叠前韵答谢盛情》 《贺贡校长七十华诞》 《寄友·潇洒风流量海涵

赋谢老友徐铁珊先生由沪来过访并蒙厚贶原文及翻译赏析

赋谢老友徐铁珊先生由沪来过访并蒙厚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江月·如意冠玉簪翠笔》 - - 施耐庵 - - 如意冠玉簪翠笔,绛绡衣鹤舞金霞。火神朱履映桃花,环珮玎珰斜挂。背上雌雄宝剑,匣中微喷光华。青罗伞盖拥高牙,紫骝马雕鞍稳跨。
  • 古诗《野水·野水光如璧》 - - 钱昭度 - - 野水光如璧,澄心不觉劳。与天无表里,共月见分毫。绿好磨长剑,清宜泛小舠。淡交今已矣,惆怅越波涛。
  • 古诗《呼猿洞·小隐灵山莫计年》 - - 董嗣杲 - - 小隐灵山莫计年,此猿清啸洞门前。当时不有胡僧唤,今日应无野迹传。寒挂枯条申右臂,晚藏碧树忆西天。云岩烟谷多遗种,月下三声醒客眠。
  • 古诗《式佛像铭·影生千叶》 - - 萧纲 - - 影生千叶,花成四柱。塔象单留,龛童双舞。
  • 古诗《西山晴雪·昨日六花凝作冰》 - - 蒙尧仁 - - 昨日六花凝作冰,今朝四望遍销零。曦和东禦绿螭驾,织女西牵素锦屏。霁色讶闻檐溜响,寒威快睹槛松青。王公自是神仙态,披氅曾登海上亭。
  • 古诗《九月晦日玉延亭看菊》 - - 王鏊 - - 秋尽燕南菊有华,品题犹自待诗家。酒浇屈子醒魂杳,灯晃西施醉影斜。九日风光今已负,百年世事亦无涯。升堂细碎还堪撷,杜老无庸晚见嗟。
  • 古诗《和前韵·树色临溪晚寂寥》 - - 何巩道 - - 树色临溪晚寂寥,隔帘多谢一声箫。偶逢故老閒相问,试望平原暗自销。世事不关今日酒,人情谁似旧时潮。寸心最恨灯花落,珍重孤灯莫更挑。
  • 古诗《寄范评事·行坐不相遗》 - - 李频 - - 行坐不相遗,辕门载笔时。雅知难更遇,旧分合长思。梦即重寻熟,书常转达迟。山斋终拟到,何日遂心期。
  • 古诗《杂兴·厝薪愿在上》 - - 邱云霄 - - 厝薪愿在上,汲水愿在下。岂谢焦沸安,犹以斯须假。甘朽樵所弃,污遁人亦舍。去去入归诸,蘼蘼从桑野。栖托渊且回,斧瓮胡及哉。
  • 古诗《卢沟桥抗战纪事》 - - 王冷斋 - - 燃犀一照已分明,容忍都因在弭争。得寸翻教思进尺,更凭强力迫开城。
  • 古诗《馆中新蝉·冉冉光风泛紫兰》 - - 钱惟演 - - 冉冉光风泛紫兰,新声含怨日将残。自怜伴雀成团扇,谁许迎秋集武冠。委蜕亭皋随木叶,飞緌云表拂仙盘。青葱玉树连金爵,不觉醯鸡竞羽翰。
  • 古诗《浣溪沙·中秋前一夕雨后侯月》 - - 饶宗颐 - - 沙嘴江心月色殊。宵来雨脚却模糊。谁邀倩影入吾庐。列宿争光纷赴海,群山负梦悄笼湖。重林漠漠晚愁予。
  • 古诗《咏史·天禄高然太乙藜》 - - 吴祖命 - - 天禄高然太乙藜,玉堂东畔石渠西。君王读罢贤臣颂,偏遣王褒访碧鸡。
  • 古诗《颐山农部为作朝台吊古图于箑并题一律次韵答之》 - - 丘逢甲 - - 岭南雄直气,老笔未曾颓。台榭冷秋色,江山沈霸才。树从秦代古,花是汉时栽。落日此舒写,萧萧风雨来。
  • 古诗《临安怀古·曾把江湖当敌攻》 - - 袁枚 - - 曾把江湖当敌攻,三千强弩水声中。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宰树重重封锦绣,宫花缓缓送春风。谁知苦创东周局,留与平王避犬戎。
  • 古诗《奉命至西山坟园》 - - 黎民表 - - 回首长杨苑,风霜始觉秋。青山低卷幔,寒日淡披裘。杨柳兼村落,菰蒲有钓舟。佩鱼虽汉使,还得采真游。
  • 古诗《次韵曾机宜游山湘江晚望》 - - 释德洪 - - 贪看江草间江花,不觉移舟著浅沙。数笔潇湘春自晓,橘丛离落露人家。
  • 古诗《和诗复酬·君往东湖我左湖》 - - 王十朋 - - 君往东湖我左湖,田园归去亦良图。纵如傅说妙调鼎,终羡渊明高引壶。清峭台中各陈迹,翠微亭上偶欢呼。江东浙右从今后,永夜月同千里孤。
  • 古诗《花望之弄璋亭》 - - 孔平仲 - - 开亭面峰岛,来客庆桑弧。屡种蓝田玉,新还合浦珠。海边桃结子,天外凤生雏。莫笑轩楹陋,高门即似于。
  • 古诗《小夫妻忙于拍照无间晨夕》 - - 潘受 - - 欲说人生语未工,髯苏妙喻比飞鸿。此行爪迹留多少,打叠春归一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