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赵蕃的诗 > 感怀·重来快阁又三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感怀·重来快阁又三月

朝代:宋代诗人:赵蕃时间:2023-04-05
重来快阁又三月,簿领不亲书得钻。
俸夺未妨衣屡典,年侵还是岁将阑。
何当酒与伯仁对,更欲石从卢肇观。
谁能放我听归去,内朝班冠长天官。

诗人赵蕃资料

感怀·重来快阁又三月作者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 查看详情>>

赵蕃古诗词作品: 《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 《简张王臣借观纪行诗卷》 《代书示逸·别日才留两月粮》 《留别在伯·准拟梅花共赋诗》 《合普·宦忙未抵作诗忙》 《忆斯远·阿连闻说有归期》 《吴齐之·夜闻袁宏诵诗声》 《书怀八绝句·汉诏元从漏网宽》 《隐山寺梁昭明题额》 《困坐穷山无以娱日用随斋问讯韵寄莘夫并呈随斋

感怀·重来快阁又三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感怀·重来快阁又三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橘圃·谁种江陵树》 - - 宋禧 - - 谁种江陵树,看来趣不同。此中知有乐,对奕候仙翁。
  • 古诗《青玉案·斜阳脉脉含哀丽》 - - 杨夔生 - - 斜阳脉脉含哀丽。正人唱旗亭里。犹忆少年游冶地。燕昏莺晓,上津门外,万点凄凉泪。纤罗空把离骚记。误认先生篮有蕙。冷落荒烟围断墅。江淹赋后,东风多恨,吹碎愁根蒂。
  • 古诗《世尊指天地·周行七步便称尊》 - - 释守卓 - - 周行七步便称尊,家丑那堪放出门。祇向母胎度人毕,也须一棒一条痕。
  • 古诗《后感事·老臣自切明农志》 - - 陆世楷 - - 老臣自切明农志,内相何烦持节迎。方报三藩同整旆,岂期六诏遂称兵。裹毡入蜀功安在,蹑足封齐衅已成。却羡据鞍犹矍铄,南人应仗伏波平。
  • 古诗《九老图·或弄瑶琴或酒壶》 - - 庄昶 - - 或弄瑶琴或酒壶,一人林下已难呼。相逢莫问知几否,九老深山世亦无。
  • 古诗《祭酒岭联·行路最难》 - - 林朝阳 - - 行路最难,才数起水驿山程,少安毋躁;入关不远,莫忙逐车尘马足,且住为佳。
  • 古诗《因鸡鸣不响厉而作》 - - 晁说之 - - 肠断之鸡不解鸣,要须烦汝报升平。故知二虏非刘石,只是中原无祖生。
  • 古诗《答可遵·打睡禅和万万千》 - - 释了元 - - 打睡禅和万万千,梦中趋利走如烟。劝君打快修禅定,老境如蚕已再眠。
  • 古诗《夕阳作·源坞似甘西畔》 - - 释德洪 - - 源坞似甘西畔,精庐于此相邻。迎接喜能忘我,住山知是何人。
  • 古诗《游齐山·何处齐山路》 - - 罗宪凯 - - 何处齐山路,垂杨五里阴。崚嶒开石壁,迤
  • 古诗《为郭元德题和靖探梅图》 - - 俞德邻 - - 祥符真人调玉烛,四海八荒春意足。孤山山小不容春,十月梅花破寒玉。风流诗老癖爱梅,拂晓骑驴度山曲。呼童忍冻折南枝,香满吟窗伴幽独。到今写入画图中,骨冷神清炯双目。荡荡巍巍尧舜天,外臣巢许谁羁束。前年我亦访湖山,山色湖光竟尘俗。荒坟三尺走狐狸,那复寒泉荐秋菊。真祠并入梵...
  • 古诗《罗浮山三十咏》 - - 成鹫 - - 閒身初住铁桥东,回忆家山事事同。就树选藤增健仆,入林逢药慰衰翁。峰高岂碍当中日,谷静常来正面风。谁信岭云犹可赠,不堪持赠但长空。
  • 古诗《奉题徐副相祝园修褉卷》 - - 朱彝尊 - - 右军但草兰亭序,不及群贤祓禊诗。输与先生鼠须笔,春风一一写乌丝。
  • 古诗《徐宪使汝思》 - - 王世贞 - - 自抛符节请归耕,腰下吴钩解不平。忍死为名频见嘱,不知田叟久逃名。
  • 古诗《桃源图·高士从来占水涯》 - - 赵熙 - - 高士从来占水涯,大都有志在鱼虾。妙于司马家儿世,春水能寻一洞花。
  • 古诗《剔银灯·萤火》 - - 庄盘珠 - - 墙角乍惊星坠。刚待起又遭风挫。倦憩花心,凉依豆叶,弄影辉辉渐大。几时添个。巫山客忆沧江我。又向檐牙小坐。似怕蛛丝难过。隋苑流光,车囊照读,计罪论功都可。只应猜做。含恨死美人磷火。 ...
  • 古诗《还别四绝·紫阳门户耸参天》 - - 陈淳 - - 紫阳门户耸参天,骈往纷来几计千。谁立脚跟老弥笃,立溪原上有深传。
  • 古诗《送刘子范粹宜春》 - - 方岳 - - 一念到吾亲,人间万事轻。 邻州才半刺,行李只诸生。 问路重阳雨,迎家两日程。 笑谈灯火夜,边雁自秋声。
  • 古诗《吴咏·馆娃宫里落花多》 - - 杨维桢 - - 馆娃宫里落花多,春色撩人可奈何。 南省风流文架阁,宫才解赋馆娃歌。
  • 古诗《浔阳观水》 - - 李群玉 - -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崄巇来。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