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魏源的诗 > 赣江舟中棹歌·峡锁群山十万魂原文及翻译赏析

赣江舟中棹歌·峡锁群山十万魂

朝代:清代诗人:魏源时间:2023-04-08
峡锁群山十万魂,山花四月未缤翻。
前林晓忽花全放,多为溪雷一夜奔。

诗人魏源资料

赣江舟中棹歌作者魏源

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人(今隆回县司门前镇)。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 查看详情>>

魏源古诗词作品: 《观物吟·君不见月下之影三太白》 《拟庐山石门涧诗》 《楚粤归舟纪游》 《庐山杂咏偕蒋子潇》 《雁荡吟·何山不奇泉与石》 《华山西谷·陟岳尽苦险》 《京师接家书·弱弟三年别》 《赣江舟中棹歌》 《陶云汀中·每欲追飞去》 《扬州画舫曲·接驾亭基丈蒿绿

赣江舟中棹歌·峡锁群山十万魂原文及翻译赏析

赣江舟中棹歌·峡锁群山十万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刚伯有怀月谷韵》 - - 南有容 - - 不蹋东林路,情知乐事微。秋泉广陵冢,春草鼓岩扉。剑意悬风槚,琴声掩夕晖。未愁头白尽,终惜赏音希。
  • 古诗《呈金元帅·江头立马草萋萋》 - - 金九容 - - 江头立马草萋萋,遥望行轩日正西。更向路人频细问,落花深处美人携。
  • 古诗《驻马听·所重能文》 - - 沈受先 - - 所重能文。设试开科网俊英。务选饱餐三史。博览九经。能尽孝弟忠贞。一朝侥倖榜题名。何尝报国捐躯命。皆窃禄承平。那见杲卿骂贼朱云廷诤。
  • 古诗《雪·前旬微雪未逾旬》 - - 弘历 - - 前旬微雪未逾旬,望则邻贪惜亦真。孰谓生云刚过午,遂看集霰甫交申。攒团益密茫无际,优渥通灵若有神。落地半融还半积,总为春泽利农人。
  • 古诗《松栽·再熟膏田熟六回》 - - 黎简 - - 再熟膏田熟六回,不如松莳一回栽。三年点子今年卖,细雨深花细艇来。陵谷几时才尺咫,云霄何处养风雷。先生三径盘桓地,松自谁移径自开。
  • 古诗《咏怀·天马出西北》 - - 阮籍 - -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讫,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美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 古诗《和袭美寄毗陵魏处士朴》 - - 陆龟蒙 - - 经苑初成墨沼开,何人林下肯寻来。若非宗测图山后,即是韩康卖药回。溪籁自吟朱鹭曲,沙云还作白鸥媒。唯应地主公田熟,时送君家曲糵材。
  • 古诗《从郑少嘉求贡纲馀茶》 - - 张栻 - - 贡包馀璧小盘龙,独占人间第一功。乞与清风行万里,为君一洗瘴云空。
  • 古诗《寄洙塘高隐君》 - - 甘瑾(字彦初馀干人) - - 高卧东山客,行年五十馀。门无俗士驾,家有邺侯书。树荫通巢鹤,芸香走蠹鱼。冠裳谢迎送,浑与世相疏。
  • 古诗《题王元之行徐簿诰词》 - - 林希逸 - - 文林有底迁登仕,簿领如何压理曹。官制虽殊纶笔美,黄州一字肯轻褒。
  • 古诗《减字木兰花·西湖睡起》 - - 高士谈 - - 西湖睡起。飞絮游丝春老矣。涨绿涵空。十顷玻瓈四面风。平时事少。天与湖山供坐啸。他日西州。却怕羊昙感旧游。
  • 古诗《龙虎山·长陵杨柳茂陵花》 - - 杨南野 - - 长陵杨柳茂陵花,几度朝莺几暮鸦。陆海蓬瀛秋满眼,至今犹属子房家。
  • 古诗《盘山道中·盘山岭头春雨多》 - - 林温 - - 盘山岭头春雨多,天台雁荡云相摩。鹧鸪啼入竹林去,我行不得君奈何。
  • 古诗《颂古·百骸一物贞薰天》 - - 释普岩 - - 百骸一物贞薰天,风起今朝病一般。酷恨双双医不得,枕边空听雁声寒。
  • 古诗《新岁病起·墙外梅花浑欲飞》 - - 薛季宣 - - 墙外梅花浑欲飞,萦人无奈柳依依。穷愁三识新年面,犹喜当陪乳燕归。
  • 古诗《栽竹·绿筠移种不多时》 - - 刘学箕 - - 绿筠移种不多时,添我溪南一段奇。会看明年春雨后,满林头角箨龙儿。
  • 古诗《村馆杂兴·朦胧树色映窗纱》 - - 陈肇兴 - - 朦胧树色映窗纱,晓日初升薄雾遮。燕子入帘栖不定,双双飞上紫荆花。
  • 古诗《颓龄·颓龄犹驻荷天慈》 - - 叶舒璐 - - 颓龄犹驻荷天慈,领略风光趁此时。缩水酿如鹅破壳,添棉柳似茧抽丝。腾腾但博逢场健,愦愦何妨见事迟。调伏粗教尘累减,只牵口业未抛诗。
  • 古诗《关山月·戍鼓声沈下夕阳》 - - 戴梓 - - 戍鼓声沈下夕阳,牙旗猎猎九秋霜。多情唯有关山月,一片清光似故乡。
  • 古诗《水龙吟·癸未阑春悼已巳》 - - 汪洋 - - 海棠已殉东风,世间从此芳菲歇。残灯院落,层阴天气,濛濛黄蝶。举酒无心,拈花难笑,杯盘空设。任零星客梦,随人南北,醒时便,纷纷灭。邻宅管弦声切,是何人,吹将春折。蓟门雾柳,白河烟浪,暖寒都怯。春去天涯,半墙树影,一身香屑。怕明朝更有,过檐疏雨,杜鹃低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