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钱斐仲的诗 > 高阳台·癸丑初春西堂重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高阳台·癸丑初春西堂重有感

朝代:清代诗人:钱斐仲时间:2023-04-06
断藕牵丝,兜萤借扇,方庭笑语惺忪。
青粉墙高,一痕月浪先冲。
追凉爱傍高荷立,夜阑时露重香融。
恁匆匆,才褪红衣,便动西风。
夭桃定是多情种,自探芳人去,冶萼羞红。
悄悄池台,禁它细雨濛濛。
当时剩有苍苔地,这回来苔也无踪。
恨重重,漫绕回廊,忘了西东。

诗人钱斐仲资料

高阳台·癸丑初春西堂重有感作者钱斐仲

钱斐仲,字餐霞,秀水人,山西布政使钱昌龄女,候选训导德清戚士元室。工词。著有词话一卷。 查看详情>>

钱斐仲古诗词作品: 《卜算子·缀玉复骈珠》 《生查子·昨夜月朦胧》 《清平乐·迟迟春昼》 《菩萨蛮·嬉春曲拟飞卿体》 《浪淘沙·昨夜动轻雷》 《水龙吟·题陈龙岩韬龙岩弟四图》 《卜算子·自悔种芭蕉》 《转应曲·题倚石美人图》 《虞美人·分明斜月纱窗滤》 《水龙吟·题停琴待月图

高阳台·癸丑初春西堂重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高阳台·癸丑初春西堂重有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柬黄月山文学》 - - 赵翼 - - 里社交知半在亡,岿然独见鲁灵光。诗文确有先民法,游射能言大父行。老眼灯昏犹作字,饥肠厨冷欲休粮。晨星吾敢轻前辈,莫惜频烦过草堂。
  • 古诗《翠籁亭·山右亩平处》 - - 弘历 - - 山右亩平处,潇然翠籁亭。几楹弗宇廓,四面有窗棂。围树翠犹待,微风籁未听。虽云寂耳目,却早契声形。
  • 古诗《春雨轩即事·春雨今年好》 - - 弘历 - - 春雨今年好,我适驻田盘。清和亦屡霈,邂逅兹临轩。砌土积蹄涔,檐风生峭寒。所庆在农圃,讵惟赏林园。夏长逮秋成,其遥心敢宽。
  • 古诗《浴日亭·金晕微茫漾碧天》 - - 郭大治 - - 金晕微茫漾碧天,火龙先已跃黄湾。瑞腾银海三千界,影彻罗浮四百山。一任风光屯蝶影,但倾葵藿献龙颜。凭高我欲嘘阳德,光照千涯万壑间。
  • 古诗《读史·一帘秋色送荆门》 - - 何吾驺 - - 一帘秋色送荆门,暮雨翻销郢客魂。旧国岧峣名下士,阳春白雪许谁论。
  • 古诗《将赋四明临别感赋》 - - 邓濂 - - 凄绝西风酒一樽,黄垆旧侣渺何存。淡烟乔木唐人宅,秋水幽花楚客魂。湿鼓沉云声不起,断碑卧雨字多昏。年来我亦伤孤露,并向山阳笛里论。
  • 古诗《晓·晓光初透玉玲珑》 - - 郭祥正 - - 晓光初透玉玲珑,迥与真山意思同。苍翠正含烟雾湿,一峰先占太阳红。
  • 古诗《即事·宝策欢传万岁声》 - - 李洪 - - 宝策欢传万岁声,涂山执玉萃华缨。独怜太史周南滞,不预尧阶贺太平。
  • 古诗《未足句·却恨风光同万里》 - - 祝允明 - - 却恨风光同万里,眼看百里不能归。
  • 古诗《松轩为陈詹事安简乃弟题》 - - 韩雍 - - 双树亭亭荫荜门,隐君难与世人论。七松处士遗风在,五柳先生旧业存。洗耳静闻清籁响,科头坐爱碧云屯。休徵已叶难兄梦,位接三台拜宠恩。
  • 古诗《敦素有以书局处之者作诗迎之》 - - 晁冲之 - - 君王侧席访词臣,万里江湖贺季真。翰苑向来非此老,道山何处得斯人。朝回金马门前晓,宴罢铜驼陌上春。底事年年最如意,春风还试綵衣新。
  • 古诗《南剑道中桂·道傍岩桂老成行》 - - 倪思 - - 道傍岩桂老成行,翠叶经冬不著霜。想见秋清风月里,缀金粟颗剩输香。
  • 古诗《水珠叠翠·青山界破落飞湍》 - - 赵良生 - - 青山界破落飞湍,搅雪翻银峡势宽。老树撑烟晴亦湿,危崖挟雨夏犹寒。只应野客携琴听,消得閒僧倚杖看。谁把水晶帘半捲,散抛琼佩玉珊珊。
  • 古诗《清明日青龙寺上方赋得多字》 - - 皇甫冉 - -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秋如客何。
  • 古诗《春日雨中同靳熊封儿至过沧浪亭》 - - 宋荦 - - 客有来南国,亭因问北埼。三人同策杖,一雨恰沾衣。溪水春全涨,梅花湿不飞。观鱼高韵在,临眺独依依。
  • 古诗《番社杂咏·社中各自置楼高》 - - 黄叔璥 - - 社中各自置楼高,猫踏更番未觉劳。击柝宵严镖箭利,尽教鼠窃远潜逃。
  • 古诗《临江仙·寿查伊璜》 - - 尤侗 - - 丝竹东山自有,烟花南部偏多。红儿起舞雪儿歌。人生行乐耳,但日饮亡何。喑呜叱咤,文章者也之乎。不如老子兴婆娑。珠帘披毳衲,玉笛卧渔蓑。
  • 古诗《赠乔县尹·神君当日蔼民谣》 - - 何梦桂 - - 神君当日蔼民谣,复见君来试割刀。花下帘栊閒讼牒,柳边亭榭见旌旄。农桑课最趼丝殿,刍秣征宽骨士高。泉出后田浑不饮,恐他滴滴是民膏。
  • 古诗《柳枝词·百草千花共待春》 - - 徐铉 - - 百草千花共待春,绿杨颜色最惊人。 天边雨露年年在,上苑芳华岁岁新。  
  • 古诗《南涧·上路各乘轩》 - - 皇甫冉 - - 上路各乘轩,高明尽鸣玉。 宁知涧下人,自爱轻波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