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司马光的诗 > 共诣之·南荣卮酒罢原文及翻译赏析

共诣之·南荣卮酒罢

朝代:宋代诗人:司马光时间:2017-12-07
南荣卮酒罢,君返道东居。
坐作三朝别,杳疑千里余。
闲门嗟雀纲,深泞怯柴车。
向晚开帘喜,同云稍觉疏。

诗人司马光资料

共诣之·南荣卮酒罢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生于光州光山,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 查看详情>>

司马光古诗词作品: 《和道矩红梨花》 《奉和始平公忆东平》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吴正肃公挽歌辞》 《惜花亭·春意复蹉蛇》 《和端式·烟际钟》 《奉和始平公酬大将佩和吴侍郎》 《送吴驾部知真州》 《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 《客中初夏

共诣之·南荣卮酒罢原文及翻译赏析

共诣之·南荣卮酒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过鄱阳湖·望眼无涯涘》 - - 李聪甫 - - 望眼无涯涘,轮舟浮在天。群鸦飞极浦,孤鹭立残烟。樯影汀湾没,机声浪里圆。明湖瞰水草,漂泊定何年?
  • 古诗《题李后圃鹤怨猿惊图小照》 - - 查慎行 - - 晨凫夜鲤烹殊僣,春韭秋菘味最全。此段风流君不乏,故应惭愧督邮前。
  • 古诗《题萧处士之居》 - - 林大春 - - 茫茫天地即吾庐,肯向人间赋卜居。漫插疏篱种霜菊,閒添新水豢金鱼。图开崧岳丹霞古,梦入花源紫洞虚。带却清风满城郭,门前时许驻高车。
  • 古诗《书西园水亭·夜合含香发》 - - 宋登春 - - 夜合含香发,春蒲出水齐。年华随短鬓,客计逐幽栖。山鹘窥人落,江云拂户低。桃花迷处所,错认武陵溪。
  • 古诗《长安一片月·车马尘初歇》 - - 吴绮 - - 车马尘初歇,笙歌响又新。长安好明月,却照利名人。
  • 古诗《赠萧中立·相逢知己向非无》 - - 陈藻 - - 相逢知己向非无,木未逢春一样枯。双眼如君今有力,困穷那得到狂夫。
  • 古诗《闻雁二绝·年年阳气复》 - - 湛若水 - - 年年阳气复,是尔北归期。王孙春草绿,尔归归不归。
  • 古诗《宿开明寺与方伯叶拱宸夜话》 - - 李裕 - - 日落烟雾生,林壑忽阴暝。疲马倦宵征,憩息斯灵境。山高月光寒,庭虚晚色靓。閒吟孤兴发,清论心独领。石乳滴阴崖,岩猿挂枯梗。夜深天籁寂,云际星河耿。岂不怀幽栖,王程奈拘
  • 古诗《金陵杂咏·武定桥栏玉磬如》 - - 查慎行 - - 武定桥栏玉磬如,泠泠七尺响清虚。蜀桐不发岐阳扣,等是昆冈劫火馀。
  • 古诗《题麻姑撷芝图为骆明府夫人初度》 - - 毛奇龄 - - 麻姑本神人,曾到临川山。竹叶为衣带,桃花插髻鬟。
  • 古诗《晚步东庵·薄晚登山屐》 - - 韩淲 - - 薄晚登山屐,霜林脱叶飞。中间看月上,低处觉烟霏。鸡犬近相接,人家远独稀。故园应好在,凝望客思归。
  • 古诗《代上陈给事·谢安旧宅翠云环》 - - 林亦之 - - 谢安旧宅翠云环,复见新墙月样弯。市近岂容三岛客,楼居须向九仙山。去天尚郁金门步,计日催归玉笋班。好与衣冠添盛事,一门三府照人寰。
  • 古诗《鹧鸪天·寄李之问》 - - 聂胜琼 - -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古诗《次韵周遗直京城苦雨》 - - 俞德邻 - - 天地黯黪云气繁,淤泥没胫蜗书门。长安米升钱五百,忍饥茹芝谁绮园。
  • 古诗《台城路·题叶小鸾疏香阁眉子砚拓本》 - - 杨芳灿 - - 珑玲片石销沈久,空留数行题字。镂雪词新,簪花格瘦,绿影浅分螺子。疏香阁里。想几度摩挲,定劳纤指。无限清愁,远山低锁一痕翠。瑶台环佩去远,只云丝帖帖,暗记蚕纸。蕉叶微凉,樱桃细雨,滴尽玉蟾清泪。莲台證偈,早绮障全空,罢修眉史。枫冷凋红,水天谈旧事。 ...
  • 古诗《临江仙·一片冻云天欲暮》 - - 叶嘉莹 - - 一片冻云天欲暮,长空败叶萧萧。蓟门烟雨白门潮,几回月上,回首恨难消。莫向荒城寻故垒,秋来塞草全凋。北风吹响万林梢,倚栏人去,雁影落寒郊。
  • 古诗《舟中遣兴·江水皱寒绿》 - - 白玉蟾 - - 江水皱寒绿,山花蓓淡黄。 断云漫远浦,归雁背斜阳。 客恨何凄寞,诗怀堕渺茫。 人生本萧散,我欲问渔郎。
  • 古诗《快阁·西南佳气浮马祖》 - - 黄庭坚 - - 西南佳气浮马祖,东北祥风绕静居。 山邑丰年人少讼,身来访道得斋鱼。
  • 古诗《雷州·粤女市无常》 - - 苏轼 - -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 一日三四迁,处处售虾鱼。 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狙。 孰云风土恶?白洲生绿珠。
  • 古诗《书斋谩兴·官事归来衣雪埋》 - - 翁承赞 - -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