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沈守正的诗 > 观长蘅作画·十日一水五日石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长蘅作画·十日一水五日石

朝代:明代诗人:沈守正时间:2023-04-07
十日一水五日石,能事如君独不然。
须臾风雨何太急,潦倒云烟亦可怜。
醉后诗题狂圣草,月明歌发老颠船。
斋头子石如欲卖,且待沧江写遍年。

诗人沈守正资料

观长蘅作画·十日一水五日石作者沈守正

生卒:1572-1623。介绍:明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明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 查看详情>>

沈守正古诗词作品: 《留别黄岩东郊诸胜》 《挽胡休复庶常八章》 《秋日山居·何以散廓落》 《秋日感怀·帜列丹枫斗上春》 《送王宣佩归祁门》 《丁巳元日怀都下游好》 《将入都·桑干河水蔚如蓝》 《九日·空山逢九日》 《留别王甥元建》 《秋日感怀·红树缘江寸寸秋

观长蘅作画·十日一水五日石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长蘅作画·十日一水五日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好姐姐·可怜鸳鸯浪纹》 - - 孙梅锡 - - 可怜鸳鸯浪纹。愁绪乱暗萦方寸花。空开连理。谁知没下根。魂难倩。才添綵线丝重乱。认得金针眼又昏。
  • 古诗《抱朴草堂口号》 - - 弘历 - - 草堂筑以念民穷,茅葺竹编宛朴风。入屋原看陈绨几,恧思贫巷可能同。
  • 古诗《次韵弟观雪中》 - - 陈著 - - 剪耳严风利似刀,吹嘘滕六做功劳。大包天地为一色,老尽山林无二毛。借煖尚能赊绿蚁,禦寒终不羡裘羔。天涯多少穷途客,欲寄书难雁影高。
  • 古诗《题四梦图·黄粱》 - - 刘克庄 - - 偶然眠一觉,推枕起来惊。寂寞犹前日,荣华已隔生。
  • 古诗《句·玉津县里三年闷》 - - 宋白 - - 玉津县里三年闷,金粟山前九月愁。
  • 古诗《代宗朝京师语》 - - 不详 - - 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
  • 古诗《孤屿·碧水逶迤浮翠巘》 - - 张又新 - - 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
  • 古诗《出尉氏·隔林残雪弄轻风》 - - 杨时 - - 隔林残雪弄轻风,日射晴光玉缕红。桃杏浑如梅欲绽,直疑身在故园中。
  • 古诗《泛鸳湖·楼榭开烟雾》 - - 严嵩 - - 楼榭开烟雾,汀洲似画图。城阴度
  • 古诗《喜晤李汇川同年》 - - 钱大昕 - - 月湖闻有地行仙,小别都门十五年。勇退敢希钱若水,论文重就李青莲。簪花旧侣晨星少,剪烛深谭夜雨绵。犹怕故人岩电失,郎君为检枕中篇。
  • 古诗《西江月·登城晚望》 - - 无名氏 - - 草市人归日落,荒城风急鸦翻。独携尊酒上高寒。缥缈云横楚观。柳外半篙绿水,烟中数笔青山。天涯流落岁将残。望断故园心眼。
  • 古诗《郊行·野店柴门傍水开》 - - 潘牥 - - 野店柴门傍水开,凭栏漱罢一裴回。云来岭表商量雨,峰绕溪湾物色梅。
  • 古诗《过能拙翁兰若》 - - 袁华 - - 盐铁塘边草色齐,我居塘东子塘西。兴来相过不相问,自把新诗竹上题。
  • 古诗《元宵应制·火树灯山几万重》 - - 石宝 - - 火树灯山几万重,五云攒出绣芙蓉。中天一派风雷动,知是箫韶从六龙。
  • 古诗《致政南还自述》 - - 梁储 - - 一封天上别龙颜,不尽江山画锦还。圣主万年双鬓绿,老臣千里寸心丹。短蓬细雨听春浪,瘦马寒梅度晓关。此去好为风月主,一竿长伴白鸥闲。
  • 古诗《寄王禹卿·竟日无人至》 - - 姚鼐 - - 竟日无人至,萧萧风雨凉。楼台凭晚霁,天地正青苍。思尔西湖去,拿舟春草长。无因闻玉笛,烟月夜琅琅。
  • 古诗《题湘中草后》 - - 舒云逵 - - 白玉楼成天帝喜,下遣巫阳召才子。情丝一缕化如烟,冷魂宛转春蚕死。前身慧业长爪郎,生世不谐情惋伤。剔肝镂肺出佳句,口嚼冰雪清中肠。苦心早储三副泪,万古乾坤同一喟。眼前便恐天地翻,中原已痛河山碎。西堂秋梦迥悲秋,平子愁多工写愁。美人香草续骚怨,问天呵壁滋烦忧。鸳偶无猜两...
  • 古诗《八月六日作》 - - 韩偓 - - 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火帝动炉销剑戟,风师吹雨洗乾坤。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丹笔不知谁定罪,莫留遗迹怨神孙。
  • 古诗《和乐天赠樊著作》 - - 元稹 - -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着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
  • 古诗《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 - - 武元衡 - - 昔年专席奉清朝,今日持书即旧僚。珠履会中箫管思,白云归处帝乡遥。巴江暮雨连三峡,剑壁危梁上九霄。岁月不堪相送尽,颓颜更被别离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