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郑枢的诗 > 观物斋箴·物兮本静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物斋箴·物兮本静

朝代:明代诗人:郑枢时间:2023-04-08
物兮本静,各得其正。
由我有我,来相挠挭。
即动而安,称之曰圣。
其能匪他,尽物之性。
格物有道,顾諟天命。
天命维何,白梅红杏。
勖哉夫子,纯亦不已。
物止于止,备于身矣。

观物斋箴·物兮本静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物斋箴·物兮本静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挹泉榭口号·高水原从墙外引》 - - 弘历 - - 高水原从墙外引,挹泉假藉与名新。偶然思义冁然笑,即使真泉底是真。
  • 古诗《秋分·空堂石磴秋阴连》 - - 龚鼎孳 - - 空堂石磴秋阴连,哀壑无声幽磬悬。门前过雨樵子绝,即唤柴荆清可怜。
  • 古诗《何嗣五赴欧观战归出其纪念册子索题为口号五绝句》 - - 严复 - - 洄漩螺艇指潜渊,突兀奇肱上九天。长炮扶摇三百里,更看绿气坠飞鸢。
  • 古诗《过崧台感旧·趋庭记说崧台事》 - - 成鹫 - - 趋庭记说崧台事,应诏曾瞻十二旒。焚草再陈忧国疏,吟诗多上阅江楼。手存旧泽惟鸲鹆,心有殊恩但蒯缑。谁念夕阳风在树,有人持钵过端州。
  • 古诗《浣溪沙·春日集句用坡公春情韵》 - - 周作人 - - 庭院无人花自飞。乍晴池馆燕争泥。竹枝香露湿人衣。千缕曲尘杨柳绿,一江微雨鹧鸪啼。花间觅路鸟先知。
  • 古诗《惜分飞·握扇美人图》 - - 李伊玉 - - 花雨缤纷迷小院,莲步踏残香片。粉汗摇纨扇,轻纱微露黄金钏。夕照山横天一线,水影分光上面。锦带随风缠,钗斜为逐双飞燕。
  • 古诗《野寺寄素心·伏枕春归见夏云》 - - 陈廷敬 - - 伏枕春归见夏云,眼中物态又纷纷。林花飘落随残霭,墙柳玲珑映隙曛。一簇游蜂怜幻影,几回喧雀断声闻。俗缘易了情难遣,诗思禅心并忆君。
  • 古诗《离述陂·懵腾醉眼未全醒》 - - 龚敩 - - 懵腾醉眼未全醒,厌听栖鸦达旦鸣。款段踏穿杨柳月,快人拂面晓风轻。
  • 古诗《生辰自述寄介溪内翰》 - - 符锡 - - 行年不自觉,冉冉踰知非。结发事游宦,壮志藐轻肥。蹉跎颜鬓改,黾勉岁月违。投迹南涧中,良朋亦因稀。负笈二三子,取乐聊相依。缅荷青云客,移书含讽讥。好事每失时,余将从此归。...
  • 古诗《游岳麓寺·平生耳里湘西寺》 - - 张嵲 - - 平生耳里湘西寺,此日真成叩梵宫。地辟晋朝多胜概,人师支遁有高风。身游大士毗耶境,目尽湘东返照中。佳处未能频驻屣,此行寻胜亦匆匆。
  • 古诗《读史答陶苦子》 - - 屈大均 - - 频年踪迹空吴楚,不恨无成又故乡。飞兔谁知天下士,伏龙终遇汉中王。栖迟岂有烟霞疾,梦寐长依日月光。黄菊只今非苦节,年年花发及春阳。
  • 古诗《逃席·主人虽好事》 - - 徐积 - - 主人虽好事,其来不知几。胡不筑高垣,胡不关重扉。不敢直道退,遂由邪径归。饮过即有疾,何以慰亲闱。
  • 古诗《浣溪沙·二阕题石迅生仿宋院画春随人意图。庚辰》 - - 喻蘅 - - 竹露晶晶耀旭阳。水仙文杏共凝妆。春风着意送莺簧。播弄风情怜造化,依前春恨误年芳。可堪世纪又沧桑。
  • 古诗《答姚梦峡秀才见柬之作兼呈金道隐黄门李广生彭然石二小司马》 - - 王夫之 - - 遥求勾漏寻灵饵,却背仙坛访上元。初服偶然抛竹箨,融情一倍感芳荃。云畦过雨怀红药,春泛消愁畏绿尊。千古英雄无死处,酒徒高唱感夷门。
  • 古诗《出山海关·当年关外判山河》 - - 周馥 - - 当年关外判山河,谁向横流挽逝波。朋党半从科第起,弹章繁比战书多。锦衣狱急官如草,皮岛人降士倒戈。却叹路旁望夫石,年年风雨泣烟萝。
  • 古诗《同冯用韫少宰登岱因送北上》 - - 于慎行 - - 三年书札镇相闻,倚杖高丘此送君。憭慄秋声天末起,微茫海色雾中分。情关离合诗难就,兴到登临酒易醺。颇讶连朝多雨气,已知携出上峰云。
  • 古诗《甲申除夕感怀》 - - 彭孙贻 - - 满城风雨杂笙歌,缱绻绨袍夜色多。破研尚留耕亩在,角巾空点岁华过。灯前卜算看条脱,醉后清欢照叵罗。三月天涯书到晚,赣江烽火近如何。
  • 古诗《迎春乐·依依一树多情柳》 - - 陈允平 - - 依依一树多情柳。都未识行人手。对青青共结同心就。更共饮旗亭酒。 褥上芙蓉铺软绣。香不散彩云春透。今岁又相逢,是燕子归来後。  
  • 古诗《同刘叔泰放步湖边入灵芝寺坐依光良久叔泰诵》 - - 陈鉴之 - - 刘郎唤我出,胜处意所便。 清寒柳桃风,浓淡杉桧烟。 僧庐自生香,步绕古佛前。 依光偶不扃,坐数禽聊翩。 平林度清磬,遥堤簇归船。 湖山露真态,鸥点溶溶天。 形容几吟笔,刚道妆抹妍。 莫作西子看,正如姑身仙。 相知喜值予,微笑生清涟。...
  • 古诗《赠王环中·丹霞不蹋长安道》 - - 黄庭坚 - - 丹霞不蹋长安道,生涯萧条破席帽。 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 那伽定後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 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