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何绛的诗 > 古歌·怯坐月明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歌·怯坐月明中

朝代:明代诗人:何绛时间:2023-04-05
怯坐月明中,非为月光冷。
不堪月照人,低头独顾影。

诗人何绛资料

古歌·怯坐月明中作者何绛

何绛(一六二七-一七一二),字不偕,号孟门。顺德人。布衣。明末动乱,隐于罗浮、西樵山中。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闻张名振起事抗清,遂疾趋南京,至则事败,乃已。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 查看详情>>

何绛古诗词作品: 《感秋·贪泉旧与石门邻》 《郊居·兹城何壮丽》 《村居·少小存微尚》 《寄梁药亭太史》 《朝云墓·此生多是厌羁离》 《西湖后曲·谁家年少泛湖船》 《访光公兰若·路尽询樵客》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哀明死事都督冲汉羽公》 《白山大师非台落成相对坐月

古歌·怯坐月明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歌·怯坐月明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月下弹琴·明月照青琴》 - - 袁枚 - - 明月照青琴,嫦娥似解音。请弹流水曲,遥答广寒心。孤凤语烟际,清商飞远林。惟愁七弦绝,不觉五更深。
  • 古诗《忆萝月·夜凉无寐》 - - 龙启瑞 - - 夜凉无寐。往事从头记。梦里相逢难尽意。何况梦儿不至。清晨独上香阶。无人料理妆台。惟有远山眉翠,隔窗犹自飞来。
  • 古诗《旧游·犀押湘帘拂地长》 - - 叶方蔼 - - 犀押湘帘拂地长,旧曾游处扑衣霜。凄凉汉室黄金屋,惆怅卢家白玉堂。兰为作膏终化烬,桂缘经蠹枉留芳。一双紫燕寻巢入,只认当时玳瑁梁。
  • 古诗《江行值雨·一雨水三尺》 - - 苏葵 - - 一雨水三尺,江奔石不移。悠悠鸂鶒意,添得病夫诗。
  • 古诗《金来禽·手种来禽已可嘉》 - - 韩淲 - - 手种来禽已可嘉,纷然凡木正芳华。人间那有黄金蕊,天上生成红玉花。却怪风流迷野路,也如富贵在山家。病馀杯酒浑无绪,空撚吟髭到日斜。
  • 古诗《再用韵·杨柳池塘表里青》 - - 饶节 - - 杨柳池塘表里青,鱼儿偷眼畏蜻蜓。夜来雨过菖蒲静,倒浸中天四五星。
  • 古诗《吴镜芙属题瘿公赠华渲诗卷》 - - 黄浚 - - 长把清诗换美男,玉郎终为妥仙龛。九京若慰悽惶念,邻笛心知莫弄三。
  • 古诗《芷园张太史楼居寄赠》 - - 陈炅 - - 楼居百尺倚云危,隔断风烟碧海湄。风景不殊悲晋日,衣冠还似避秦时。玉堂金马三更梦,浙水闽山一局棋。国士未酬应有意,此身端不负伦彝。
  • 古诗《芙蓉草在南京》 - - 宋词 - - 小馆天津味最鲜,典衣沽酒请桐珊。广和楼里笙歌散,白发堂倌说叫天。
  • 古诗《题画猫为丁大章》 - - 黄佐 - - 黄金台前白日孤,终风吹雨泥长途。流光向我马上徂,归来客舍一事无。兰镫荧荧明槁梧,中夜起坐思江湖。有鼠有鼠繁有徒,嗷嗷橐中视则逋。尔黠惊倒眉山苏,买鱼穿柳无狸奴。眼中狸奴不可呼,击剑为尔歌呜呜。...
  • 古诗《到家口占喜效随园体》 - - 王泰偕 - - 同胞阿婶对门居,弟妹追呼问訉予。昨夜灯花如斗大,果然今日赋归与。
  • 古诗《纵笔·风月佳时一放怀》 - - 刘克庄 - - 风月佳时一放怀,幸无章绶束筋骸。眵昏端以亲灯故,忧患皆从识字来。受业门人留不住,载醪客子尽教回。闭门自了身心事,寄语时贤莫浪猜。
  • 古诗《睿恩新·千红万紫将春酿》 - - 梁启勋 - - 千红万紫将春酿。闲伫立醉魂摇漾。自娉婷嫁与东风,便学得小姑模样。陌上香尘轻飏。迷眼绛云如障。笑今年蜡屐频繁,易过了一春惆怅。
  • 古诗《赠章表叔祖塍粟》 - - 祝廷华 - - 崇楼俯河上,閒寄百年身。白社联吟侣,黄堂佐绩人。笏山宝遗著,渤海富藏珍。齐鲁归来后,翛然共隐沦。
  • 古诗《因事过杭湖边小坐》 - - 吴金水 - - 骄阳烤得岸花愁,水槛临风汗亦流。西子湖如西子怒,容颜虽美不堪留。
  • 古诗《再召至龙图阁观书》 - - 王珪 - - 君王又诏蓬莱宴,三阁崔嵬压海鳌。 翠玉装舆容扈跸,黄金涂纸看挥毫。 尧文自与星辰烂,汉殿常依日月高。 四十年来无此会,恩深不觉醉仙醪。
  • 古诗《怀陆羽井·寒泉背石老松根》 - - 张耒 - - 寒泉背石老松根,禅室幽人古像存。 长恨千年无屈宋,楚招难与此遗魂。
  • 古诗《题耕织·正月新献岁》 - - 赵孟頫 - - 正月新献岁,最先理农器。 女工并时兴,蚕室临期治。 初阳力未胜,早春尚寒气。 窗户当奥密,勿使风雨至。 田畴耕耨动,敢不修耒耜。 经冬牛力弱,相戒勤饭饲。 万事非预备,仓卒恐不易。 田家亦良苦,舍此复何计?...
  • 古诗《杨柳枝·顿识圆明象易冲》 - - 侯善渊 - - 顿识圆明象易冲。妙无穷。祥烟飞入玉清宫。月临空。 物性自然纯古道,与谁同。杨柳枝插宝瓶中。好家风。
  • 古诗《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 - 贾岛 - -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似湘妃泪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