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徐惟起的诗 > 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

朝代:明代诗人:徐惟起时间:2017-07-20
踪迹经年懒入城,满村麻苎绿阴晴。
蝶寻野菜飞无力,蚕饱柔桑啮有声。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清高学得南州隐,不忝吾宗孺子名。

诗人徐惟起资料

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作者徐惟起

徐惟起,字惟起,号兴公,别号三山老叟、天竿山人、竹窗病叟、笔耕惰农、筠雪道人、绿玉斋主人、读易园主人、鳌峰居士。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生于福州鳌峰坊,祖籍侯官(今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人。徐惟..... 查看详情>>

徐惟起古诗词作品: 《会稽怀古》 《投宿山家》 《宫词·舞袖翩翩别样裁》 《栖云寺·出自东郊门》 《溪南访郑翰卿话旧》 《宫词·春明乘晓试新妆》 《道场山拜孙太初墓》 《过弋阳·颇忆文房旧日题》 《寒食·山中禁火逢今日》 《送僧归日本·故国沧溟远

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晚坐·晚坐碧波上》 - - 袁枚 - - 晚坐碧波上,飘然白练裙。月高沙鸟语,烟尽水天分。洲荻响成雨,渔灯红入云。更深犹可喜,官鼓断知闻。
  • 古诗《辛亥七夕·子晋吹笙学凤皇》 - - 贝琼 - - 子晋吹笙学凤皇,缑山一别已千霜。当时黄屋非无意,岂有神仙到帝王。
  • 古诗《早春杂咏·八齐》 - - 吴绮 - - 庄叟空言物可齐,闭门聊复卧瀼西。池中草长鱼初暖,檐畔花开鸟便啼。时事何须忧水火,故人今己判云泥。閒来欲访逍遥谷,两袖春风六尺藜。
  • 古诗《耕烟阁·北舍飞仓庚》 - - 吴敬梓 - - 北舍飞仓庚,南村鸣布谷。细雨试开轩,绿蓑覆黄犊。
  • 古诗《论古画梅·李君真态受天奇》 - - 姚燮 - - 李君真态受天奇,别派江西画等诗。何似吴阊忠靖刻,剑池寒籁飒高枝。
  • 古诗《题峡山飞来寺》 - - 林士元 - - 峡中奇胜拟蓬莱,想是当年欲建台。天恐此方穷土木,故令神物特飞来。
  • 古诗《小舫将成拟游罗浮钓嬴海用韵预告同志》 - - 区元晋 - - 早从世路逐飞黄,垂老投竿上野航。半枕梦惊今日醒,一丝心恋晚江长。荒城秋迥砧凄断,远水潮生棹渺茫。脚底谢公何处屐,廿年犹负铁桥霜。
  • 古诗《代为大川重说偈言》 - - 吴潜 - - 无流无派亦无源,粝食充饥衲禦寒。直下承当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传。
  • 古诗《上饶登科八人所识者四》 - - 韩淲 - - 乡邦为作四贤诗,所识还知盛一时。高质静专还朴厚,熙心坚正却平夷。新尤胆略无回曲,适且才华不诡时。他日要当为国器,喜看虎榜大名垂。
  • 古诗《山桃画眉·片片红霞入脸匀》 - - 杨荣 - - 片片红霞入脸匀,妆成秾艳照青春。山禽亦有风流意,画得双蛾八字新。
  • 古诗《艳曲·渌水荡涟漪》 - - 胡应麟 - - 渌水荡涟漪,江南日暮时。吴姬木兰棹,越女竹枝词。恼杀横塘下,纷纷轻薄儿。
  • 古诗《冰镫·草笑伊空腹》 - - 钱大昕 - - 草笑伊空腹,谁知汝热肠。金波窥素抱,爝火借馀光。坎陷离堪丽,心炎性自凉。然镫无我相,泡电两相忘。
  • 古诗《柳梢青·小圃牡丹盛开旧朋毕至·小阕寓意》 - - 魏了翁 - - 昨夕相逢。烟苞沁绿,月艳羞红。旭日生时,初春景里,太极光中。别来三日东风。已非复吴中阿蒙。须信中间阴阳大造,雨露新功。
  • 古诗《红心驿·马头近见红心驿》 - - 杨士奇 - - 马头近见红心驿,茅屋参差半酒家。潇洒赤栏桥外柳,西风吹折数枝斜。
  • 古诗《江南春慢·赵大年江南春图》 - - 吴梅 - - 如此江山,苍然粉墨,千秋图画高绝。青韶艳锦,放瑞云妆点佳节。芳树听啼鴂,秋千外柳绵弄雪。便纵有长安水曲,洛邑园亭,难誇两处风月。南朝事如梦蝶,但古意茫茫,暮潮呜咽。生绡丽影,试醉笔高崖青裂。天宝繁华歇,留霜翰内家品洁。孤馆剪灯,开纸招春,将心字兮香爇。...
  • 古诗《思佳客·偶然作寄兄弟姊妹》 - - 沈尹默 - - 有甚闲愁可皱眉。新来爱诵稼轩词。归心已共春波远,离绪还应草树知。思胜事,忆儿时。海棠杨柳尽垂丝。东风庭院深深地,病后闲中总觉宜。
  • 古诗《安远簿·四海几青眼》 - - 洪咨夔 - - 四海几青眼,五车今白头。 信天投矮屋,觅地起岑楼。 山迥风烟合,江平潦雾收。 谁欤人物计,留取备枚邹。
  • 古诗《夜意·每见青桐落》 - - 张耒 - - 每见青桐落,常虞白发侵。 伤心惟片月,不睡更清砧。 蟋蟀秋声早,银河夜色深。 崎岖无限意,萧索一长吟。
  • 古诗《晚春客愁五绝·十载干戈后》 - - 方回 - - 十载干戈后,辛勤莳牡丹。 岂知身是客,借与别人看。
  • 古诗《碧云洞·谁将万古倚云剑》 - - 梅尧臣 - - 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下贮泓渊不可极,有时月漏清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