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过清河桥即事杂咏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清河桥即事杂咏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旧耕勃起如助长,新种发秧寸许长。
复此甘膏滋润泽,西成有望敬无遑。

诗人弘历资料

过清河桥即事杂咏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过清河桥即事杂咏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清河桥即事杂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鹤村改订前诗鄙意不谓然即答》 - - 郭嵩焘 - - 是谁横笛出高楼,吹得梅花落酒瓯。历历飞仙遥共语,双双杂佩恍来投。试吟改句疑胶口,恰比参禅悟指头。棘句钩章徒自累,不如旷放野人讴。
  • 古诗《壬子十一月望日大雪余以去冬避乱淞北今一年矣》 - - 杨圻 - - 干戈疲故郡,风雪去孤城。人事愁年近,诗心与月清。送穷应换骨,避世欲更生。裘马前朝事,苍然忆旧京。
  • 古诗《春宫怨·早被婵娟误》 - - 杜荀鹤 - -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 古诗《除夜·日月不肯留》 - - 赵之杰 - - 日月不肯留,岁历倏云毕。僧坊见节物,新正在明日。夜半拊枕叹,半百又加七。形骸念念改,膂力能不失。经言男数八,此去才有一。健者未可期,况乃常衰疾。物情忌盈满,君子慎名实。行矣安退閒,吾其保终吉。...
  • 古诗《诗谢赵南冈·早从诸暨厚相于》 - - 马廷鸾 - - 早从诸暨厚相于,郭史能书也忆渠。万事只今同去鹤,十年依旧爱前鱼。试尝小缶烹莼玉,旋泼新醅漉酒酾。故旧不遗风韵在,犹存越绝几编书。
  • 古诗《次韵苏盦丁卯九日》 - - 陈宝琛 - - 窜身海曲倏三秋,豪气销磨蛰一楼。但觉凉风催客老,敢希休日恣山游?勤王岂竟无狐偃,生子谁能似仲谋?九日回思卮共把,桑榆犹及与君收。
  • 古诗《酬终南阎谏议见寄》 - - 司马光 - - 齿衰心力耗,揣分乞西台。微禄供多病,闲官养不才。弊庐容啸傲,清洛伴归来。故友犹相念,寒光生死灰。
  • 古诗《长相思·赠平州宋志洪》 - - 王丹桂 - - 脱樊笼。离樊笼。无变无迁抱始终。直须显志洪。积真功。累真功。真正无私合大空。炉中丹自红。
  • 古诗《右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公挽词》 - - 张说 - - 才美临淄北,名高淮海东。羽仪三省遍,渔猎五车通。玉殿孤新榜,珠英落旧丛。徒悬一宝剑,何处访徐公。
  • 古诗《生查子·戊子卯月閒莳引之所馈波斯菊》 - - 谷海鹰 - - 岁岁倚蒿莱,偶得流云瞥。君子荐为媒,来嫁烟沽月。情怯祷春寒,雨密催妆箧。新著绿罗裙,依旧辽东结。
  • 古诗《十月十三生日》 - - 刘黻 - - 居常出户便思亲,况复流离值诞辰。命薄不嫌增甲子,骚清犹可记庚寅。菊香留晚招同醉,梅意才先喜卜邻。警省工夫须力进,客髭已有数茎新。
  • 古诗《偕晓因自星赴港海道中》 - - 吴妍因 - - 朝朝暮暮比双肩,银海同看凭铁舷。万顷珠花波弄日,一天粉墨月穿烟。短吟得句消长昼,老去言情胜少年。更喜舟中如世外,不闻秦乱得安眠。
  • 古诗《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 - 柳宗元 - -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宜庙宜郊,以告德音。归牛休马,丰稼于野。我武惟皇,永保无疆。
  • 古诗《风棚·百尺虚结构》 - - 华幼武 - - 百尺虚结构,松风起四檐。遂令秋满屋,何用昼垂帘。蔽日云常在,当窗雨不沾。翛然无限意,丛竹净相兼。
  • 古诗《蝶恋花·和陈永正教授》 - - 张海鸥 - - 五月凤凰花似酒。大美无言,愿共人长久。不趁春风织锦绣。泼红染碧春归后。已惯白云忽变狗。无虑无营,我意君然否。岁岁芸窗勤问候。何辞小隐终林薮。
  • 古诗《北征道中四篇》 - - 陈第 - - 四望茫茫,原隰禋禋。乱江涉淮,云戾徐土。我授我衣,复越齐鲁。家鲜担储,忧我父母。
  • 古诗《秋山晚景·秋尽空山万态稀》 - - 曹家达 - - 秋尽空山万态稀,鸟声潭影两忘机。采樵人语斜阳过,数点西风木叶飞。
  • 古诗《凉州令·雁》 - - 高旭 - - 秋水芦花净。一片平沙如镜。当时不早北还家,来不能归,栖亦惊难定。怜他转眼南风劲。羽短声凄紧。稻粱无几,休再呼群,恰拟金丸赠。
  • 古诗《偶作·儒风一变至于道》 - - 杨简 - - 儒风一变至于道,此是尧夫未识儒。除却儒风如更有,将驴骑了复求驴。
  • 古诗《和人观木戏》 - - 李复 - - 百尺高竿巧捷身,竿头立定斗尖新。 更呈失脚翻身样,平地旁观亦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