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史谨的诗 > 过巫山·一剑长悬万里身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巫山·一剑长悬万里身

朝代:明代诗人:史谨时间:2020-12-23
一剑长悬万里身,偶经巫峡又逢春。
路傍多少娉婷女,谁是襄王梦里人。

诗人史谨资料

过巫山·一剑长悬万里身作者史谨

史谨,[明](约公元一三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公谨,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末前后在世。洪武初,因事谪居云南。后用荐为应天府推官。降补湘阴县丞。寻罢归,侨居金陵,躭吟咏,工绘事,构独醉亭,卖药自给,以诗画终其..... 查看详情>>

史谨古诗词作品: 《水驿维舟·一堤烟柳翠沈沈》 《紫霄层峦·山绕琳宫列画图》 《九日·病骨秋来似冻蝇》 《秋日写怀次韵·一春为客向秋归》 《送苏秀才还吴》 《远浦归帆·洞庭湖上岳阳楼》 《题明妃出塞图》 《病起寓怀·瘦骨如松喜遇春》 《晓出金陵怀朝中诸友》 《三江观潮·一痕忽起势崔嵬

过巫山·一剑长悬万里身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巫山·一剑长悬万里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访金益之·墟烟暗淡树高低》 - - 郑道传 - - 墟烟暗淡树高低,草没人踪路欲迷。行近君家犹未识,田翁背指小桥西。
  • 古诗《咸州东行冒雨》 - - 郑梦周 - - 东行冒零雨,半月到咸州。入夜哀歌发,经秋古垒脩。疲氓苦思理,明主肯无忧。自愧书生辈,徒然白了头。
  • 古诗《闻儿子辈饯闵中理金陵书状之行》 - - 李穑 - - 黄骊甲第世高官,冰在壶中照眼寒。入觐耿光千载一,肯嫌风雪道涂难。
  • 古诗《有真意轩识意作歌》 - - 弘历 - - 有真意与无尽意,一在塞苑一昆湖。曰有曰无视若异,其实一意本不殊。真之为有近山耳,尽之谓无邻水乎。山水之趣会以意,意弗在他原在吾。复思真为幻之对,尽则大乖其恒模。如是炙毂辨难悉,高轩笑成糟粕徒。 ...
  • 古诗《戏题罗汉坪·五百应真缺其一》 - - 弘历 - - 五百应真缺其一,相传其一到来迟。是诚执相而求者,吾谓曼殊或哂之。
  • 古诗《雨蛩·不见闻声草岸隈》 - - 弘历 - - 不见闻声草岸隈,蠕蠕胁湿鼓犹催。摛毫非拟欧阳赋,秋信传来有是哉。
  • 古诗《题朱用晦灌息轩》 - - 欧大任 - - 君岂于陵子,清时亦灌畦。桔槔机自息,蝴蝶梦俱迷。支枕存鸿宝,探书诵马啼。千秋高士传,多在豫章西。
  • 古诗《腊月立春感怀次梁南皋韵》 - - 黄佐 - - 岁晚春阳开淑景,海滨林薄振暄风。朱门杂沓笙歌里,皂帽逍遥水石中。南国暖回莺易至,北河冰结鹢难通。沉香亭上花应发,谁奏清平入汉宫。
  • 古诗《石湖晚泊·磨子峰头日已倾》 - - 释元肇 - - 磨子峰头日已倾,楞伽塔顶月初生。鸱夷去后烟波冷,怅望吴台与越城。
  • 古诗《书三诗翁集后》 - - 孙承恩 - - 昔有三诗叟,唫情月共高。百年忘富贵,千古擅风骚。挂剑谊何极,怀贤心独劳。万安桥下水,日夜自滔滔。
  • 古诗《东楼看雪·一上高楼醉复醒》 - - 李建勋 - - 一上高楼醉复醒,日西江雪更冥冥。化风吹火全无气,平望惟松少露青。腊内不妨南地少,夜长应得小窗听。因思旧隐匡庐日,闲看杉柽掩石扃。
  • 古诗《金陵·洗尽青春初变晴》 - - 郭祥正 - - 洗尽青春初变晴,晓光微散淡烟横。谢家池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一两声。
  • 古诗《题林良枯木寒鸦图图有李宾之题句》 - - 王夫之 - - 未辨斜阳与暮烟,枝枝不堕早春前。此中无放莺啼处,留待桃花二月天。
  • 古诗《清平乐·偶成》 - - 季兰韵 - - 朝来鹊噪。噪得侬烦恼。且把离情吟草草,一幅花笺残稿。无聊独倚阑干。思思想想心酸。尝尽世间愁味,几时泪眼才乾。
  • 古诗《杂诗·没人游大壑》 - - 王世贞 - - 没人游大壑,出入鲛鳄间。手持珊瑚树,口噤不能言。务光岂有希,亦自湛于渊。各顾徇所好,焉能两攀援。道逢衣冠客,毂击马不旋。与子行苦殊,何用见疑患。
  • 古诗《偈颂·荆棘锋刃丛》 - - 释大观 - - 荆棘锋刃丛,洞房丝竹里。威凤何须住碧梧,卧龙终不鉴止水。
  • 古诗《倚声制曲·不恨因缘不恨天》 - - 张耒 - - 不恨因缘不恨天,强持牙板向樽前。阳关一曲动山月,别泪千行盈酒船。薄命有情今已矣,傍人无意亦凄然。愿君学取梁间燕,秋去春来到妾边。
  • 古诗《岁晏·车马严城绝》 - - 汪荣宝 - - 车马严城绝,香镫客舍孤。浮踪若鸿雪,逸兴暂枭卢。战国亦如此,兵谋宁可无。雄鸡催曙色,还作绕床呼。
  • 古诗《红芍药·娘娘德行胜唐尧》 - - 罗贯中 - - 娘娘德行胜唐尧。微臣比虞舜难学。不争让位在荒郊。枉惹得百姓每评詙。幼主云:将军。听太后旨者。我愿受藩服足矣。正末唱:臣怎敢等闲将天下交。您君臣再索量度。郑恩仗剑作怒科:正末唱:你磨拳擦掌枉心焦。休得要乱下风雹。...
  • 古诗《绝句·云行去不归》 - - 祝廷华 - - 云行去不归,水流逝不返。最伤七五龄,未了向平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