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汪中的诗 > 古诗·炎州荣橘树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炎州荣橘树

朝代:清代诗人:汪中时间:2023-04-06
炎州荣橘树,华实共葳蕤。
秋风发奇色,绿叶正含滋。
蹉跎白日晚,霜雪迫前期。
古香徒自悦,独秀岁寒时。
空山人不见,奈此佳人姿。
受命生南国,悲君白玉墀。

诗人汪中资料

古诗·炎州荣橘树作者汪中

汪中(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人,祖籍安徽歙县。清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 的杰出代表。乾隆四十二年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能诗,工骈文..... 查看详情>>

汪中古诗词作品: 《客中食蟹作》 《田家·门前众峰秀》 《三月二十一日夜和仲则》 《检感旧集有作》 《怨诗·皎皎齐纨扇》 《门联·好古探周孔》 《雨中赵州社观牡丹》 《静夜·夕雨秋气阴》 《代白纻词·长槐青青桂华碧》 《杂诗·零露渐野草

古诗·炎州荣橘树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炎州荣橘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登半天楼·游山策马还》 - - 弘历 - - 游山策马还,登楼乘舆上。马外舆于内,偶涉适清赏。舆逸马则劳,其殊亦宜想。数息念众人,薄赐例依往。径造半天居,仍搴淩虚幌。目既为之遥,心既为之广。廓然忘筌蹄,那更论今曩。 ...
  • 古诗《恣逍遥·忙里偷闲》 - - 丘处机 - - 忙里偷闲,师前取意。胜如那苦求庸昧。连朝抵暮,贪生不已。也道我为人过了一世。假使狂图,兼能巧智。多方便蕴成家计。儿孙有靠,金珠没底。终比□精神较些憔悴。
  • 古诗《观沧浪亭在均州北五里许》 - - 王缜 - - 惯听孺子歌,喜观沧浪水。清浊乃自召,祸福岂无自。
  • 古诗《四律依韵·已完辑瑞典》 - - 陈应元 - - 已完辑瑞典,策马任冲烟。堆堞二三里,诛茅四五椽。农虞胼胝后,吏要税租前。寄语绥民者,毋遗硕鼠田。
  • 古诗《上海愚园桥亭联》 - - 刘树屏 - - 谈言微中可解纷,当入古史记滑稽列传;声音之道通乎政,请看新世界戏曲改良。
  • 古诗《虞美人·武林归沪得润泉松江书漫题即寄》 - - 姚鹓雏 - - 飙轮来去天如墨。驿柳疑人立。故山归计总难成。又是冷烟疏雨近清明。新来怀袖余何物。唯有西湖月。照人无寐对炉薰。直到香消烛尽更思君。
  • 古诗《梅花喜神谱·花香专引蝶》 - - 宋伯仁 - - 花香专引蝶,非蝶亦飞来。顾影不知耻,良为贪者哀。
  • 古诗《五言古诗·揖逊称唐虞》 - - 李昱 - - 揖逊称唐虞,征诛尚汤武。煌煌帝王德,简册传千古。云胡巢与由,万乘弃如土。采薇首阳巅,夷齐独何苦。周衰逮彊秦,并吞猛于虎。驱民赴兵戈,白首填草莽。
  • 古诗《秦淮月·石头望月秦淮里》 - - 盛鸣世 - - 石头望月秦淮里,不知月在秦淮水。银汉平铺一色秋,珠阁琼楼正相似。秦淮女儿十三余,绡幕半卷坐飞除。霜妾星妃两不如,云中雀子那得住。桂树团团系舟处,极浦烟波从此去。
  • 古诗《和曾令绰资政西湖见贻》 - - 韩维 - - 虎节尝三换,琳宫亦再来。白添新鬓发,红识旧亭台。酒为迎寒好,花应趁暖栽。但愁衰谢意,未到已思回。
  • 古诗《秋日杂诗·三年身入幻》 - - 孙元衡 - - 三年身入幻,味物海东丞。秋杳云俱化,霄虚鸟不胜。花于情未尽,山有目先登。一室粗能理,随时可曲肱。
  • 古诗《自题小像·耻与时贤角异同》 - - 汪琬 - - 耻与时贤角异同,暮年聊尔隐墙东。中朝故旧消磨尽,留得痴顽是此翁。
  • 古诗《后高凉曲·南巴城下绕江流》 - - 屈大均 - - 南巴城下绕江流,二广山川此上游。天险可怜资敌国,更无冯盎出潘州。
  • 古诗《山庄杂咏·岭复冈重不记名》 - - 查慎行 - - 岭复冈重不记名,石矼随处泻琮琤。濛濛薄雾沾衣润,云缕多从水面生。
  • 古诗《过襄城·父老分明识长官》 - - 许景衡 - - 父老分明识长官,青衫绿鬓照朱颜。故知廊庙经纶意,也似鸣琴百里间。
  • 古诗《西湖杂咏 三十年代初》 - - 何满子 - - 燕子盈盈掠水飞,游船亭午渐稀微。苏公堤上春光腻,柳絮多情惹我衣。
  • 古诗《题柳山人壁·我病屡穆卜》 - - 叶适 - - 我病屡穆卜,山人不面谩。 常言千日厄,未许一朝安。 地上庸医满,天边恶曜攒。 归根与复命,自笑此何难。
  • 古诗《柳絮·琼蕊飘英逐吹繁》 - - 杨亿 - - 琼蕊飘英逐吹繁,建章飞舞入千门。 羌人自怨残梅曲,庄叟还迷梦蝶魂。 汉苑风光随猎骑,洛城花雪扑离樽。 锦帆蔽日隋隄远,枉逐东流箭浪翻。
  • 古诗《行赆有礼辞之世子》 - - 李思衍 - - 缘玺南来奉玉音,九重恻怛为民深。 蜀人爰陆命如檄,越使何求陆贾金。 冰雪孤忠臣子事,乾坤生物帝王心。 从今但得天从欲,航海梯山岁岁深。
  • 古诗《杂感·不学阴何苦用心》 - - 马一浮 - - 不学阴何苦用心,偶因陶写亦成吟。 诗中自有三三味,兴尽辞亡没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