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泂的诗 > 寒鸦诗·点点飞来绕水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鸦诗·点点飞来绕水村

朝代:宋代诗人:苏泂时间:2017-12-27
点点飞来绕水村,不缘街鼓识黄昏。
当年口腹成疏弃,却保生全反哺恩。

诗人苏泂资料

寒鸦诗·点点飞来绕水村作者苏泂

苏泂,字召叟,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少从其祖游宦入蜀。长而落拓走四方。曾再入建康幕府。从陆游学诗。与之唱和者,有辛弃疾、刘过、王柟、潘柽、赵师秀、周文璞、姜夔、葛天..... 查看详情>>

苏泂古诗词作品: 《归越中所居·闲居寡人事》 《秋感·油窗漠漠雨垂垂》 《金陵杂兴·笑谈容易发仓囷》 《哭邢刍父·在昔呻吟作》 《次韵颍小弟秋日》 《次韵刍父秋怀》 《红梅·游仙一曲梦初回》 《再和陶韵·纷纷流俗间》 《金陵杂兴·桃花园作芳林苑》 《晨起·欹枕邯郸梦忽残

寒鸦诗·点点飞来绕水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鸦诗·点点飞来绕水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看福州市容·层层木屋似排翎》 - - 谢觉哉 - - 层层木屋似排翎,美蒋弹痕尚有腥。日暖风和春到早,桂圆如海树亭亭。
  • 古诗《全朴两生见和》 - - 李奎报 - - 区区此一壶,仅若溉汤旱。谁能倒沧溟,向我燥唇灌。
  • 古诗《送黄燕思游罗浮》 - - 梁佩兰 - - 有谁筋力胜孤藤,直上高高见汝能。云日薄来随上下,罡风吹不到崚嶒。青鸾白鹤瑶台乐,绛雪丹砂石室灯。何用华阳将十赉,只须南烛两三升。
  • 古诗《秋日瀛台·岚光波影斗新晴》 - - 乾隆 - - 岚光波影斗新晴,楼观图云镜里明。八月桂风天半馥,西山晓翠座中横。苔纹点砌排棋局,霞缕飞空曳綵旌。更喜晶阳辉素宇,诗情人意共秋清。
  • 古诗《夜泊东溪有怀》 - - 唐彦谦 - - 水昏天色晚,崖下泊行舟。独客伤归雁,孤眠叹野鸥。溪声牵别恨,乡梦惹离愁。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 古诗《栖云楼坐雪·绕看庭树玉森森》 - - 王守仁 - - 绕看庭树玉森森,忽漫阶除已许深。但得诸生通夕坐,不妨老子半酣吟。琼花入座能欺酒,冰溜垂檐欲堕针。却忆征南诸将士,未禁寒夜铁衣沉。
  • 古诗《五日岑克昌家宴招予》 - - 王邦畿 - - 嘉树云初午,开尊艾酒甘。右军孙正两,万石子方三。首坐推予客,通家洽笑谈。而翁殊陟健,蓬鬓醉毵毵。
  • 古诗《送张少卿赴召》 - - 李新 - - 张公论事力回天,明日延英席自前。秦甸江西劳马策,此回不计地流钱。
  • 古诗《采莲棹歌·芙蓉塘外有轻雷》 - - 黄之隽 - - 芙蓉塘外有轻雷,白藕新花照水开。翡翠鸟飞人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古诗《怀王楚臣·同是无成力未衰》 - - 何巩道 - - 同是无成力未衰,青铜终日照虬髭。酒曾西蜀垆边醉,箫亦东吴市上吹。血浸眼中飞作泪,愁缠笔底写成诗。粤台烟树萧条尽,不待秋风已共悲。
  • 古诗《奉和过旧宅应制》 - - 许敬宗 - - 飞云临紫极,出震表青光。自尔家寰海,今兹返帝乡。情深感代国,乐甚宴谯方。白水浮佳气,黄星聚太常。岐凤鸣层阁,酆雀贺雕梁。桂山犹总翠,蘅薄尚流芳。攀鳞有遗皓,沐德抃称觞。...
  • 古诗《庚子元日过赵钧甫绚霞馆》 - - 张萱 - - 岁献江边客,源寻溪上花。林深春似酒,日煖树为霞。山向楼心蹑,门随石嘴斜。乘风还有约,从尔觅胡麻。
  • 古诗《上丞相寿·驭外》 - - 戴栩 - - 古来要镇及边城,祗在深谋不在兵。庙算何曾有遗策,将臣容易欲要名。弱翁持重羌还服,裴度经营蔡自平。靖定规模天广大,会须混一到神京。
  • 古诗《小金山·岩斋飒爽试栖迟》 - - 乾隆 - - 岩斋飒爽试栖迟,㶁湱江声过雨时。小大试将浮玉较,南华齐物笑人痴。
  • 古诗《柳树汇·望望孤城绿树根》 - - 张侃 - - 望望孤城绿树根,平沙连屋草连云。夕阳坡上人牛小,耕出羌王古印文。
  • 古诗《迎笑亭写望》 - - 翁照 - - 满亭飞翠扑轻裾,大好风光画不如。数摺晚山迷橘树,一竿秋水上鲈鱼。室藏乌喙人何在,舟载蛾眉事恐虚。转眼霸图销歇尽,而今赢得话樵渔。
  • 古诗《保寿乐·讯小翠疾》 - - 沈轶刘 - - 休问栩园乔木,梦老湖云秋又驶。倚枕数吟蝉,约略花光,苇边螯紫。故国青山,剩飘萧半鬓,眉痕晓来犹渍。记短楫淞浦,短笛江涘。卌年红鹃心事。更暗入吴蕉诗思。回肠早悽透,焚不断古芒刺。闲拾旧卷讽,凉消井波新水。月去几人在,重劳驿使。 ...
  • 古诗《送万俟持正·高歌闻白雪》 - - 李新 - - 高歌闻白雪,美味熟醍醐。 解印悬虚橐,鸣鞭指上都。 倚楼怀旧德,目远认平芜。
  • 古诗《赠建宁妓唐玉》 - - 徐清叟 - - 上国新行巧样花,一枝聊插鬓云斜。 娇羞未肯从郎意,故把芳容半面遮。
  • 古诗《皇太后阁·上林珍木暗池台》 - - 苏轼 - -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