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魏野的诗 >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

朝代:宋代诗人:魏野时间:2018-03-20
长安君到转民安,夏少炎蒸腊少寒。
接使管玄登月榭,劝农旌旆入烟峦。
龙池似锦花堪赏,鹑野如云稼好观。
见说添苏亚苏小,随轩应是佩珊珊。

诗人魏野资料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作者魏野

魏野(960-1019),为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 查看详情>>

魏野古诗词作品: 《送紫微孙舍人赴镇长安》 《和薛察院同龙门知县刘大著洎数公禹庙留题》 《送张子皋推官赴阙》 《送李殿院移镇淮阳》 《送贾注归蜀》 《别同州陈太保》 《暮冬郊居怀李安》 《寄赠知洋州李泽屯田》 《送高生归青社》 《送鲍大监赴阙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玄先达内子挽》 - - 南有容 - - 夫婿壮元人,姓名君王知。儿子秀以文,炯炯双瞳眉。寻常闺闼愿,万言不外斯。如此不虚归,孺人其瞑而。孺人大家出,诗礼夙所仪。为妇用鸡鸣,不专麻丝治。萤囊照读书,申以鹿车期。绸缪树门户,半巢风雨欹。人生歌哭事,恒在圆满时。小亨非溢分,胡遽招祸为。玆理亮难谌,永为存者悲。 ...
  • 古诗《水浒传诗词·第九十五回》 - - 施耐庵 - - 四面八向之有准,前后左右之相救。门户开辟之有法,吸呼联络之有度。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 古诗《澄霁楼口号·碧天朗映爽风披》 - - 弘历 - - 碧天朗映爽风披,拾级静观莫不宜。一切向来愁慰念,两言楼额付无知。
  • 古诗《四边静·小生》 - - 张凤翼 - - 小生:怀中草就平胡表。从军视征剿。兔窟莫深藏。鲸波岂难捣合前并下。
  • 古诗《水门·架水为门弗设版》 - - 弘历 - - 架水为门弗设版,往来舟楫任其然。九春秋里消三叠,亦厌吟多逮笔捐。
  • 古诗《沧洲趣·天池原艰致》 - - 弘历 - - 天池原艰致,洼樽戽以水。颇具溶瀁势,趣寓沧洲耳。究费人力劳,薄赏每于此。今来乃弗藉,雨足水存里。亦复梳荇藻,亦复成沼沚。小许无待多,濯清有所喜。
  • 古诗《赠友人·知向巫山逢日暮》 - - 权德舆 - - 知向巫山逢日暮,轻袿玉佩暂淹留。晓随云雨归何处,还是襄王梦觉愁。
  • 古诗《出市得鳜鱼成六言》 - - 郑清之 - - 长铗归来有鱼,状似松江之鲈。为向东坡传语,醉卧黄公酒垆。
  • 古诗《述怀和敖静之韵》 - - 马中锡 - - 几年骑马走黄尘,富贵邯郸一欠伸。世上鸡虫无了日,山中猿鹤已嗔人。文园卧病思封禅,宣室求贤问鬼神。读罢古书长太息,小檐花落又残春。
  • 古诗《赠段逸人·长筇自担药兼琴》 - - 张蠙 - - 长筇自担药兼琴,话著名山即拟寻。从听世人权似火,不能烧得卧云心。
  • 古诗《上浙西张帅·先世精忠百世尊》 - - 廖行之 - - 先世精忠百世尊,重扶日月正乾坤。岁寒最见乔松节,凛凛清规在子孙。
  • 古诗《芭蕉鸡冠·芭蕉叶下鸡冠花》 - - 徐渭 - - 芭蕉叶下鸡冠花,一朵红鲜不可遮。老夫烂醉抺此幅,雨后西天忽晚霞。
  • 古诗《入秋游山赋诗》 - - 陆游 - - 我昔西游边,万里持一剑。风餐不自恤,露宿未尝厌。栈危馀汉烧,山断有秦堑。敢誇胡羊美,但怀巴酒酽。回首四十年,远游每关念。秋风跨蹇驴,尚喜道傍店。
  • 古诗《浣溪沙·游惠山作》 - - 杨杏佛 - - 高徒峥嵘拥市阛。丛祠历落傍名山。留名谋利两无闲。泉水何心争次第,山灵多恨敛眉弯。相逢俱悔到人间。
  • 古诗《郧阳舟中·客情芳草共漫漫》 - - 袁昌祚 - - 客情芳草共漫漫,汉水郧山倚棹看。滩乱雷声喧白昼,林蒸雨色阁馀寒。悬崖草屋编氓少,落日烽台候戍残。萍迹独怜何日定,白云长自恋渔竿。
  • 古诗《咏雪应诏·禁园凝朔气》 - - 上官仪 - -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 古诗《道上梅·栗棘蓬边父老家》 - - 苏泂 - - 栗棘蓬边父老家,不知来历便横斜。思量却是无心种,逢著春风偶自花。
  • 古诗《和张祐孤山寺诗》 - - 韩淲 - - 岚光涌翠岑,寺影照波心。风月明春晓,云霞起夕阴。两山幽草合,中道绿杨深。谁与寻诗句,空怀处士林。
  • 古诗《再开芍药·春归岑寂厌书空》 - - 陆佃 - - 春归岑寂厌书空,赖尔相陪酒屡中。未必前身非叔子,不应后至似防风。赌留坐客排双陆,借与都人画二红。须信年芳有虚发,莫教杨柳误前功。
  • 古诗《纪梦·抛却家山十二年》 - - 黄松鹤 - - 抛却家山十二年,江庭往事渺如烟。情留此日空馀念,梦续前生未了缘。历劫里门犹在眼,得归儿女各齐肩。客中残月相思地,人面春风一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