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王之道的诗 > 和陈天予经过南巢邑人迎旧尹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陈天予经过南巢邑人迎旧尹

朝代:宋代诗人:王之道时间:2017-12-15
君来井邑笑烘烘,君去萧条迥不同。
似说攀辕如昨日,可怜身老长儿童。

诗人王之道资料

和陈天予经过南巢邑人迎旧尹作者王之道

王之道,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 查看详情>>

王之道古诗词作品: 《立春示儿·朝来何所喜》 《定慧院海棠追和东超呈虞季然陈德夫》 《过含山邮亭和子厚弟壁间韵》 《过水南题范谏议书室》 《对雪和子厚弟》 《和梁宏父·时来谈笑取侯封》 《次韵刘春卿书怀》 《中秋玩月·一樽芳酒起觉烟》 《魏道弼父挽词代曾子修》 《千秋岁·彦时教授兄生日

和陈天予经过南巢邑人迎旧尹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陈天予经过南巢邑人迎旧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七月廿日与永兰亭纳凉极乐寺赠诗》 - - 宋禧 - - 江水苍苍江柳黄,闭门谁与坐茅堂。儒冠徵去容吾老,佛寺吟行得此郎。桐井浮瓜秋叶暗,荷池对竹晚花凉。可堪世界犹炎热,乐土同游意不忘。
  • 古诗《清平乐·良宵如水》 - - 杨圻 - - 良宵如水。烧烛留人睡。双髻催归扶不起。醉拥红衾花底。绿窗金鸭香残。小庭月黑更阑。暗里飞花落絮,小楼一夜春寒。
  • 古诗《情诗其七·竟日冥思绝妙相》 - - 仓央嘉措 - - 竟日冥思绝妙相,碧落黄泉两茫茫。奈何红颜一时现,不需枯坐与焚香。
  • 古诗《虏中作·闻有官军士》 - - 刘跂 - - 闻有官军士,生存仍宦胡。羞言陇西李,忍对杜陵苏。椎髻心何似,环刀意岂无。陈汤那复得,卫律不胜诛。
  • 古诗《山斗为罗一峰作》 - - 陈献章 - - 曲论迷真亦异哉,乾坤何代不生才。今谁敢避愚公号,曾作夫君北斗来。
  • 古诗《素馨茉莉·骨细肌丰一样香》 - - 陈宓 - - 骨细肌丰一样香,沉香亭北象牙床。移根若向清都植,应忆当年瘴雨乡。
  • 古诗《临江仙·极目岭云犹叆叇》 - - 卢前 - - 极目岭云犹叆叇,珠江日夜何声。王师一旦下羊城。台琉归故土,不独复思明。漳国勋劳千古壮,楚弓楚得能名。好凭颈血涤膻腥。南强方足恃,海上出奇兵。
  • 古诗《送聂教谕赴贵州》 - - 杨士奇 - - 往与子别者,乃在江汉湄。江汉日夜流,岁月忽如驰。相思隔川岳,于今已十期。子家清江曲,夙有温厚资。少小入乡校,育德穷书诗。中岁登成均,鸿鹄摩天涯。金石恊其音,佩玉昭其仪。拜为博士官,小试百里师。诜诜游学徒,左右侍皋比。成德与达才,造就咸适宜。九载绩用成,入奏趋彤墀。升迁荷荣...
  • 古诗《兵要望江南·占虚实》 - - 易静 - - 占虚实,后六作天空。若在干支虚事定,天空为煞最朦胧,虚妄祸重重。
  • 古诗《读陈石老诗感赋》 - - 杨民仁 - - 为留史迹感徘徊,文物千年未化灰。不是天翻与地覆,人间那得马王堆。
  • 古诗《康山联·春水绿波扬子渡》 - - 陈鸿寿 - - 春水绿波扬子渡;梅花明月状元山。
  • 古诗《泛镜湖·我泛镜湖日》 - - 王贞白 - - 我泛镜湖日,未生千里莼。时无贺宾客,谁识谪仙人。吟对四时雪,忆游三岛春。恶闻亡越事,洗耳大江滨。
  • 古诗《灵源洞·才出尘来尚未知》 - - 李觏 - - 才出尘来尚未知,渐攀藤竹渐临危。伏流似是龙藏处,古树应无春到时。谁把石崖齐刬削,直教云气当帘帷。良工画得犹宜秘,莫与凡夫肉眼窥。
  • 古诗《观海市·自幼从鸥海上游》 - - 陶性 - - 自幼从鸥海上游,年年蜃市起中流。十洲半隐黄金阙,三岛重开白玉楼。汉武旌旗遥荡漾,秦皇车驾漫沉浮。蓬莱信是无多地,一御虚风即渡头。
  • 古诗《挽知府李至刚》 - - 罗亨信 - - 三朝省部旧名臣,出守闽南德化新。共喜寿康娱晚节,俄惊鵩鸟集承尘。空馀事业留青简,无复衣冠谒紫宸。却羡贤郎能接武,蜚声粉署正青春。
  • 古诗《望江南·江南好,机杼夺天工》 - - 吴伟业 - -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翠装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销空。新样小团龙。 
  • 古诗《酬上官右史》 - - 释元肇 - - 住山今几年,归兴只飘然。野水无边际,浮云自变迁。螭坳曾侍立,渔火对愁眠。二老成来往,三生定有缘。
  • 古诗《陈石遗先生赠诗申谢》 - - 祝廷华 - - 迢迢双鲤至,一字一珠玑。当代斫轮手,如椽大笔挥。苔岑欣作合,兰芷挹芳菲。薰沐拜琼赐,荣逾衣锦衣。
  • 古诗《长相思·上元晴》 - - 刘辰翁 - - 上元晴。上元晴。待得晴时坐触屏。山禽三两声。欲归城。未归城。见说城中处处灯。明年处处行。
  • 古诗《上元·翡翠帘开舞袖轻》 - - 赵葵 - - 翡翠帘开舞袖轻,寒星万点下蓬瀛。 清尊对月酌不已,也向蓬窗坐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