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和阗采玉·和阗所采玉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阗采玉·和阗所采玉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和阗所采玉,仍成采玉图。
于思宛玉人,可识裴楷无。
春贡秋贡任土是,讽刺那解韦诗旨。
勤劬公务远方诚,汉唐以来宁有此。

诗人弘历资料

和阗采玉·和阗所采玉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和阗采玉·和阗所采玉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阗采玉·和阗所采玉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对酒歌·少年志气本磊落》 - - 李穑 - - 少年志气本磊落,纵横不就肝胆激。时斟白酒更高吟,未必将身老岩壑。
  • 古诗《与蒋修隅明经》 - - 汪端光 - - 杜牧住扬州,清游每共谋。笺分湖舫雨,鼓接射堂秋。意气吟龙剑,风流饰豹裘。少年才百斛,奴隶富平侯。
  • 古诗《代陈季若上张帅》 - - 林光朝 - - 南墙钜竹拂青烟,正在空斋簿领前。欲向韩门借馀润,乞将白璧种蓝田。
  • 古诗《陆节之夫妇七十双寿》 - - 王立道 - - 奕奕金章客,归来两鬓星。仰天窥鹤唳,闭户著茶经。五柳宜同传,三休已作亭。使君况有妇,七十共修龄。
  • 古诗《倚楼·客意入灯篝》 - - 李龏 - - 客意入灯篝,无诗过一秋。角声吹雨断,人在截云楼。
  • 古诗《失调名·夜寒斗觉罗衣薄》 - - 无名氏 - - 夜寒斗觉罗衣薄。
  • 古诗《八景诗·水岸垂杨》 - - 周愉 - - 乱拂斜晖映碧溪,绿阴深处语黄鹂。丝丝挽尽离人手,点点频沾燕子泥。断岸柔条鞭去马,短亭春色锁长堤。谁家少妇垂轻袖,舞罢楼头月向低。
  • 古诗《先父忌日梦见之》 - - 卢青山 - - 一土凭空隔死生,前缘后会不堪寻。断无人到新槐雨,犹有花开旧墨痕。枕梦同舟飘钓海,推灯独屐坐招萤。洞庭前夜幽鸣急,是我凄神是尔魂?
  • 古诗《薛畏齐兵宪望鹤楼吟》 - - 杨慎 - - 君不见贞观薛少保,下笔好写青田鸟。又不见开元薛郎中,兼泛沧浪学钓翁。名家羽仪有如此,后来杰出复难比。明心烱烱在云端,仙标昂昂如画里。黄鹄矶边鹦武洲,高人别起望鹤楼。渺渺烟霞连北极,悠悠天地入东流。惊浪颓波须砥柱,未许缑山招隐去。枫叶宁栖楚客林,桃花不问秦人树。赤霄玄...
  • 古诗《涧富岭赴安福》 - - 李梦阳 - - 三月赴安城,遥攀岭路行。前驱真避虎,绝壁亦啼莺。周览物色换,极高云气迎。俯看南赣路,孤舸会将征。
  • 古诗《太平观·绕绕峰峦玉案围》 - - 陈舜俞 - - 绕绕峰峦玉案围,重重楼殿紫烟飞。青藤素简天门近,绛节霓旌夜半归。鹤使每传三岛信,凤书频送九霞衣。放臣于世惭无补,金萼楼前拜不祈。
  • 古诗《吊厓山·元宋兴亡谁可论》 - - 吴驯 - - 元宋兴亡谁可论,楼船云拥向南巡。百年历数应天运,一代君臣问水滨。土掩芦衣成往事,波沈玉玺与何人。荒流夜半潮声急,隐隐犹闻战鼓频。
  • 古诗《人日泊岘山·海上风涛汹》 - - 沈士皋 - - 海上风涛汹,林间岁月频。客星长作客,人日正愁人。白鸟如窥意,青杨未展颦。且沽箬下酒,一醉岘山春。
  • 古诗《登中条山东头》 - - 薛瑄 - - 魏国中条此尽头,登临暇日兴悠悠。两崖势转黄流静,万壑声寒碧树秋。官舍飞甍临远谷,琳宫细路绕层丘。风光满目皆吾土,逸气飘然总胜游。
  • 古诗《送何子往桂林》 - - 屈大均 - - 桂林襟五岭,山翠尽成岚。去逐湘江北,归从漓水南。故人待徐孺,太守是嵇含。岩穴多勾漏,行春共玉骖。
  • 古诗《贺邑侯陈元周生子》 - - 王弘诲 - - 太丘有子世称难,玉种琼田出定安。花县一枝郤氏桂,棠阴千里谢家兰。想应弓冶传经笥,聊与铜符试晬盘。秋色平分弥诞近,掌珠明月许同看。
  • 古诗《次刘叔子总干夜坐感秋韵》 - - 戴炳 - - 秋风远客叹飘零,满镜吴霜故故明。酒盏论心疏旧约,诗筒到眼快新评。短檠伴我夜深静,长笛何人月下横。步绕空庭吟未竟,隔林鸲鹆又传更。
  • 古诗《水仙花·袜罗尘冷不胜嚬》 - - 李龏 - - 袜罗尘冷不胜嚬,更向东风占尽春。三十六湾明月下,女冠逢著谪仙人。
  • 古诗《浣溪沙·立秋前十日率拈小调,乞陆小曼为作小五柳堂选词图》 - - 龙榆生 - - 解作雕虫亦壮夫。转亲风雅识通途。潜渊探得颔珠无。绚素宜秋矜特立,清词漱玉更谁如。肯纡彩笔到吾庐。
  • 古诗《姑苏钱塘怀古诗》 - - 潘牧 - - 吴都富且艳,翠袖倚层台。 歌吹凌春色,旌麾驻越来。 繁华忽消歇,珠玉风中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