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王夫之的诗 >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

朝代:清代诗人:王夫之时间:2023-04-05
神静物不撄,神动心以靡。
不复知其他,禅元但测此。

诗人王夫之资料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作者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 查看详情>>

王夫之古诗词作品: 《生查子·春感》 《补落花诗·乘春春去去何方》 《晦日·春色去堂堂》 《摊破浣溪沙·夏景》 《洞庭秋·翛然容与清泠都》 《和一峰读书楼》 《落花诨体·隔院投梭作意憨》 《咏怀·湘水千里来》 《沁园春·毕竟还他》 《杂咏·曲岸平塘小径通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刘锦衣扇山居对僧话图》 - - 张鼐 - - 结茅倚长松,松涛散幽壑。山僧何处来,坐久松花落。
  • 古诗《谢久轩蔡先生惠墨》 - - 姚勉 - - 世路既如此,皇皇欲何之。闭门事古学,妙处倘可窥。欣然或会心,俯仰得自怡。先生惠终教,勿作门墙麾。
  • 古诗《挽陈其美联·书生肩半壁东南》 - - 谭惟洋 - - 书生肩半壁东南,十余年国事驰驱,惟觉良工心独苦;狂寇坏共和保障,四百兆人民血泪,重伤知己我尤悲。
  • 古诗《登黄鹤楼·天近地逾远》 - - 龚弘 - - 天近地逾远,霞飞拂睫红。高明谁继武,虚旷自生风。世路烟尘底,江山指顾中。八窗通鸟道,飞翼任西东。
  • 古诗《忆秦娥·天香拂》 - - 陈初越 - - 天香拂。鬒云如漆衣如雪。衣如雪。翛然素足,渌波轻蹑。白莲芗泽谁能说。冰弦倒泻千秋月。千秋月。潇湘云淡,广陵风烈。
  • 古诗《采菱曲·鹜舲乘滉漾》 - - 蒋山卿 - - 鹜舲乘滉漾,弭棹弄涟漪。拾叶萦荷盖,牵丝乱荇枝。比镜那能照,为盘讵易持。望美徒延伫,日暮重相思。
  • 古诗《题文信国与赵青山两札后》 - - 林则徐 - - 公身为国轻生死,绻绻故人尚如此。薄君君之幕僚耳,闻疾乃如疾在己。磨盾手挥书两纸,刀圭欲救膏肓起。行府篝镫遣医视,二卒六夫任所使。棉定奇温覆以被,芝楮五百实其匦。是时景炎岁丙子,冬夜寒风彻肌髓。书驰筼筜八十里,双溪阁下期来止。吁嗟乎!天水皇纲势终靡,一木难支大厦圮。风雨...
  • 古诗《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 - 杨万里 - - 龙泉二李继谪仙,朝议朝散相后先。凤雏二妙继乃祖,宗儒师儒贤弟昆。手种兔目今几年,日茹叶淘呻断编。阴似王家三树绿,异时官职追前躅。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
  • 古诗《题父墓亭·虎踞龙蟠经几春》 - - 林若渊 - - 虎踞龙蟠经几春,靖康孤节照苍旻。至今凛凛有生气,愧死当年膜拜人。
  • 古诗《沐浴子·沐冠弃兰泽》 - - 毛奇龄 - - 沐冠弃兰泽,苴履藉蕙草。蹴蕙徒自伤,采兰不言好。
  • 古诗《西湖春雨·价低易上郭门船》 - - 厉鹗 - - 价低易上郭门船,冲破西林一抺烟。游屐不来三竺寺,乞晴劳动白衣仙。
  • 古诗《湘灵鼓瑟·神女泛瑶瑟》 - - 陈季 - -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妙指微幽契,繁声入杳冥。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 古诗《江城子·碧梧和露滴清秋》 - - 周紫芝 - - 碧梧和露滴清秋。小庭幽。翠烟流。羞带一襟,明月上危楼。苦恨秋江风与月,偏管断,这些愁。此情空道两绸缪。信悠悠。几时休。到得如今,刬地见无由。拟待不能思想得,无限事,在心头。...
  • 古诗《次韵阎学士靖轩赠受益山居》 - - 方回 - - 十里方诸影绿鬟,空濛潋滟一窗间。天河不洗读书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 古诗《显仁皇后挽词》 - - 张纲 - - 仗去慈宁殿,神归永祐宫。问安迷辇道,洒泣恸宸衷。水逝长江月,天号宰木风。平生尚慈俭,流泽到无穷。
  • 古诗《风顺口占·扁舟如叶剪江行》 - - 金武祥 - - 扁舟如叶剪江行,我与湖山大有情。更喜一番风顺处,小姑迎罢大姑迎。
  • 古诗《言怀·溧尉唐时本小官》 - - 仇远 - - 溧尉唐时本小官,诗人争笑孟酸寒。 我来莫道儒官冷,今古酸寒只一般。
  • 古诗《白荷花·数畮澄漪不用耕》 - - 释居简 - - 数畮澄漪不用耕,移根玉井不曾耘。 羽衣何处霓裳遍,翠盖参差踏水云。
  • 古诗《立秋日川上作》 - - 邵雍 - - 富贵固难爱,贫寒易得愁。 休将少时态,移作老年羞。 既有非常乐,须防不测忧。 谁能保终始,长作国公侯。
  • 古诗《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 - 杜甫 - -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