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弼的诗 > 和韵答丘时雍主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韵答丘时雍主事

朝代:明代诗人:张弼时间:2023-04-05
三百遗篇最苦心,早魁金榜醉琼林。
东风马首花成阵,明月楼心柳亸阴。
丰采动人孤鸑鷟,文章传世万珠琳。
年来袖得秋台笔,时送阳和入舜琴。

诗人张弼资料

和韵答丘时雍主事作者张弼

张弼(1425-1487)字汝弼,家近东海,故号东海,晚称东海翁。松江府华亭县人。明宪宗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今江西大余)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长于诗文,草书甚佳,被评为颠张复出。尝自..... 查看详情>>

张弼古诗词作品: 《天骏弟小星槎》 《寄陆廉伯谕德》 《饯别金莲寺壁间多先翁草墨》 《早春金员外尚德李主事廷美丘主事时雍过庆寿寺夜话余适不与次韵嘲之》 《送秦主事还南京兼柬王学士》 《苏州别驾·东吴山水亦清幽》 《失题·承恩天上有佳期》 《花鸟图·天台山里刘郎来》 《游西华山·三载约游西华山》 《咏纸鸢送陆文质之京

和韵答丘时雍主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韵答丘时雍主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夜听吹箫·青山罢雾雨初晴》 - - 权万 - - 青山罢雾雨初晴,碧落无云月政明。深巷人归谵犬语,平湖鱼跃睡凫惊。四邻砧杵生秋意,万里波涛碾夜声。何处洞箫吹一曲,枕边挑起故乡情。
  • 古诗《谒元灵宫·规制仿光明》 - - 弘历 - - 规制仿光明,圜台陟二成。敬天缅世祖,吁惠福苍生。瞻礼阅多岁,虔劬秉一诚。三冬渥三白,膏雨愿滋耕。
  • 古诗《澄江阁·远势平舒眼》 - - 沈曾植 - - 远势平舒眼,稠林晚作寒。鸦归巢臲杌,渔散水清安。万象趋爻变,千生破见难。早知随代谢,复此寄盘桓。
  • 古诗《题程选部三长物斋》 - - 钱载 - - 借宅朱公岂定居,笑人题额照春初。田园别后黄金尽,科第成来白发疏。六尺簟旁真富有,五经笥外太纷如。愁他砚墨随佳刻,只是先生不善书。
  • 古诗《开残梅花·湖上寻梅过仲春》 - - 钟惺 - - 湖上寻梅过仲春,花前已是后期身。谁留片影孤山侧,欲伴桃花欲待人。
  • 古诗《静安八咏·绿云洞》 - - 寿宁 - - 万樾兮森森,云承宇兮阴阴。洞有屋兮云无心,我坐石兮鼓瑶琴。耶之溪兮华之嵓,云之逝兮吾将曷寻。
  • 古诗《野店逢故人·野店莺啼柳自垂》 - - 徐熥 - - 野店莺啼柳自垂,故人相见不胜悲。明朝又作沅湘别,江海悠悠无尽时。
  • 古诗《入古寺作·此寺何年造》 - - 措多 - - 此寺何年造,问僧僧不知。系马枯松下,拂尘读古碑。
  • 古诗《宝公·拙龙千柱少》 - - 吴雯 - - 拙龙千柱少,巧鸠一柴足。忽罢滏阳工,西山坐茅屋。
  • 古诗《东园种蔬·我非适世材》 - - 高启 - - 我非适世材,学圃乃所宜。种蔬居东园,锄灌敢告疲。夏来风露繁,众绿俱纷披。朝餐摘我菘,暮餐芼我葵。此味贱所嗜,蔓草勿害之。慨彼主父言,鼎食何其危。
  • 古诗《次韵答豫斋·杨阴祇觉浦团稳》 - - 黄衷 - - 杨阴祇觉浦团稳,地僻何烦小队过。独载接䍦缘混世,几逢罗袜为淩波。谈馀尘梦那堪省,静里天倪也自和。高会莫辞先进酒,请看坐下渐人多。
  • 古诗《西江月·携家宿南涧山房》 - - 董元恺 - - 照处石泉晓镜,捲时山月帘钩。隔窗小婢侍梳头。不语暗垂红袖。细听枝间唤妇,相随竹里登楼。布帆影漾绿杨舟。昨夜溪边泛酒。
  • 古诗《方壶自咏·三万六千刻》 - - 汪莘 - - 三万六千刻,四千三百时。不思人事汩,只怪岁华驰。拚命尝因道,忘家亦为诗。幽怀聊自遣,俗子莫令知。
  • 古诗《送老兵还乡·曾逐嫖姚出汉关》 - - 王恭 - - 曾逐嫖姚出汉关,故乡宁负老来还。到家莫恨无金印,数亩山田梦亦閒。
  • 古诗《过武夷·武夷山下几回过》 - - 陈淳 - - 武夷山下几回过,未暇于中赏一遭。狮鹤诸仙知我意,故将青霭淡遮罗。
  • 古诗《马山杂咏·閒门秋水日清泠》 - - 成鹫 - - 閒门秋水日清泠,万竹交加抱一亭。过客未须寻路入,高歌谁许隔墙听。坐看精卫填东海,翻笑鲲鹏化北冥。老去渐知生意少,夜来添火读黄庭。
  • 古诗《吴行纪事·绕身一步也堪怜》 - - 王彦泓 - - 绕身一步也堪怜,特地呼来放膝边。问道初寒身怕冷,今宵多半要装绵。
  • 古诗《廖内·云水生涯让老渔》 - - 许南英 - - 云水生涯让老渔,夕阳欲下晚潮初。布帆小艇冲风出,随意沿溪去打鱼。
  • 古诗《送人游杭·激激霜风吹墨貂》 - - 石延年 - - 激激霜风吹墨貂,男儿醉别气飘飘。五湖载酒期吴客,六代成诗倍楚桥。水荇渐青含晚意,江云初白向春娇。前秋亦拟钱塘去,共看龙山八月潮。
  • 古诗《长安仲春·长安花繁仲春月》 - - 张耒 - - 长安花繁仲春月,北风倒山雨成雪。 穷巷下里◇襦尽,老翁稚儿骨欲折。 吾人谙事不复惊,以手扣额愿天晴。 夕阳才升已复晦,积云如山那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