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龚鼎孳的诗 > 和仲调·东亭复壁是何年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仲调·东亭复壁是何年

朝代:清代诗人:龚鼎孳时间:2023-04-08
东亭复壁是何年,经乱相逢赋酒仙。
处士座能高北海,拾遗诗只纪西月。
眼枯江左沧桑后,人聚春风燕雀前。
畏路岁华还共惜,登楼日日倚湘弦。

诗人龚鼎孳资料

和仲调·东亭复壁是何年作者龚鼎孳

龚鼎孳,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龚鼎孳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在明朝任职期间前后弹劾周延儒..... 查看详情>>

龚鼎孳古诗词作品: 《阶六蓼庵招同穆倩及家弟孝积集尔亮草堂》 《雪后圣秋园次同过春帆用明月照积雪五字为韵》 《如梦令·惜春》 《雨后将抵饶江》 《雪后圣秋园次同过春帆用明月照积雪五字为韵》 《重阳招诸子登雨花台晚集小斋限韵》 《春星亭·玉箫高会歇》 《口号赠朱音仙》 《燕邸人日用杜韵怀秋岳》 《送严颢亭都谏假归虎林

和仲调·东亭复壁是何年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仲调·东亭复壁是何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席上赠白彝斋》 - - 洪侃 - - 炎洲翡翠莫同游,金綷毛衣总是愁。爱杀见几能避雨,荻花深处一沙鸥。
  • 古诗《周孝侯斩蛟台》 - - 袁枚 - - 父老谈恶蛟,将军磨宝刀。刀光入水人不见,格斗三日风萧萧。手提蛟头拔浪起,蛟血淋漓红满体。两患虽除一患存,掷刀从此读书矣。初师陆士龙,再讨齐万年。一时文武才,非公谁兼全。孤军陷入穷边惨,杖节掀髯死无憾。可惜朱云请剑迟,佞臣不与蛟同斩。乡人高筑土一丘,至今盛夏凉如秋。五百...
  • 古诗《阶前苔·莫扫雨馀绿》 - - 高启 - - 莫扫雨馀绿,任满閒阶路。留藉落来花,春泥免相污。
  • 古诗《地震组诗·唐家山堰塞湖解除警报感赋》 - - 蔡淑萍 - - 移民排险废眠餐,终导悬湖万顷澜。穿谷环山洵美水,奈何一堵即成患!
  • 古诗《正月十六夜长安步月简朱少傅》 - - 王稚登 - - 少年场上立黄昏,一片归心不可言。月到今宵微有魄,人从何处正消魂。桃花骑出胡名马,竹叶携来鲁上尊。只隔一重灯影里,布衣那敢扣朱门。
  • 古诗《七月十六夜园中偶成》 - - 黄节 - - 匝月霪霖到夏残,遂成秋涨泛河干。环畿万锸争疏堰,举国连兵甚旱乾。已败渚荷倾潦落,渐疏园柏待霜寒。一年信有来春计,不补当前百可叹。
  • 古诗《句·花笑似留客》 - - 陈智夫 - - 花笑似留客,鸟啼如唤人。
  • 古诗《节庵归自焦山属为海西庵僧慧松写诗因作此》 - - 瞿鸿禨 - - 眼底金焦几变迁,旧游如梦梦如烟。幽情付与葵霜老,古寺残阳听暮蝉。
  • 古诗《柘轩·五亩之宫植以桑》 - - 李侗 - - 五亩之宫植以桑,孟轲举此助谈王。轩前蒙密知何意,要见经纶滋味长。
  • 古诗《挽高先生拜石》 - - 成惕轩 - - 故事续青箱,万纸争传今世说;少微沉碧落,一楼空剩古春风。
  • 古诗《眠云斋·已是登临晚》 - - 陈师道 - - 已是登临晚,长须爱惜春。终当捐世事,来作卧云人。
  • 古诗《梅花五绝·罗浮仙子月中归》 - - 方一夔 - - 罗浮仙子月中归,三叠谁歌绝妙辞。便是梅花难着笔,老逋只有七分诗。
  • 古诗《寄太守李本贞同年》 - - 李汛 - - 笠蓑已作钓渔人,不受车轮马足尘。薄尔丘园惟守旧,老于文字尚贪新。向怜得郡八千里,兹幸还家十二春。三百同年鱼雁杳,江湖迢递梦难真。
  • 古诗《逢李止冰道人》 - - 高启 - - 吹箫月满舟,何处昔频游。后土琼花观,仙人黄鹤楼。别来应未老,道在复何求。相见俄还去,江城枫叶秋。
  • 古诗《游罗浮诗·宿冲虚观》 - - 张萱 - - 落日千山寂,高天万木清。相期拾瑶草,有梦绕层城。泻月今宵酒,吹风何处笙。山灵应见待,欹枕不胜情。
  • 古诗《出狱后,闻今年正月台谏诸公先后上言争台湾事》 - - 姚莹 - - 圣主如天宥直臣,四方幽隐各纷陈。微名讵遂倾中外,国是从来有屈伸。永夜忧当纾鲁女,故人书尚问吴莼。朝来紫禁纶言下,道路传呼颂至仁。
  • 古诗《进和圣制元夕诗》 - - 王安中 - - 斗城云接始青天,汴水浮春放洛川。缯巘千峰延璧月,珠帘十里晃灯莲。五门端阙初元夕,万历宣和第二年。圣世亲逢叨四近,颁觞连日缀群贤。
  • 古诗《饯庐按察·轺车至日岁将更》 - - 杨公远 - - 轺车至日岁将更,又趁薰风理去程。 历遍山城留好句,苏回民瘼快舆情。 人言但有官如此,世道应无事不平。 只恐江东难久驻,看看诏趣秉钧衡。
  • 古诗《遗兴·老如认老应无病》 - - 王洋 - - 老如认老应无病,贫要安贫可免忧。 贫病欺人须服弱,嗔拳笑面却应休。
  • 古诗《南园赏花·三月初三花正开》 - - 邵雍 - - 三月初三花正开,闲同亲旧上春台。 寻常不醉此时醉,更醉犹能举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