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刘敞的诗 > 黄河·轻车重马自相腾原文及翻译赏析

黄河·轻车重马自相腾

朝代:宋代诗人:刘敞时间:2023-04-05
轻车重马自相腾,横度长河百丈冰。
贝阙珠宫应浪语,黄沙际海谷为陵。

诗人刘敞资料

黄河·轻车重马自相腾作者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 查看详情>>

刘敞古诗词作品: 《重阳日得景烈送酒》 《雷琴·三百年中天下工》 《深甫过留宿并示近诗》 《潞河·饮马长城行且谣》 《寄贺隐直捷开封府解》 《楚风·三楚多秀士》 《和永叔夜坐鼓琴》 《晒书·藏书不满万》 《洗竹·舍侧万竿绿》 《读杂说小书·长日无与语

黄河·轻车重马自相腾原文及翻译赏析

黄河·轻车重马自相腾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行色·扶桑海日照征衣》 - - 李穑 - - 扶桑海日照征衣,万水千山驿马飞。一片丹心悬魏阙,想看行色正依依。
  • 古诗《杨花曲·枝头小住最关情》 - - 袁枚 - - 枝头小住最关情,廿四番风各自惊。化作浮萍终聚会,不知侬可有来生。
  • 古诗《闻雁·惨澹胡风起》 - - 李梦阳 - - 惨澹胡风起,连鸣上碧霄。才闻秋浦外,巳复夕山遥。哀故欺霜角,清应断夜箫。南楼有思妇,梦恰到西辽。
  • 古诗《青冢·绿柳寄春色》 - - 李锴 - - 绿柳寄春色,白草横边思。累累北原冢,下有汉蛾眉。艳色颇自重,图画能见欺。近辞长门宫,远嫁单于儿。闺闼逼左右,或误真妍媸。妾意长已矣,君其慎来兹。
  • 古诗《送春·漠漠江春警客心》 - - 曹家达 - - 漠漠江春警客心,江楼无恙独登临。塞门榆荚思千里,潭水桃花深百寻。山外杜鹃声更续,草头蝴蝶梦都沉。东皇回驾匆匆甚,层阜长烟又夕阴。
  • 古诗《春游邙山佛堂》 - - 温如璋 - - 车临丹壑疑无路,树拥苍崖忽有门。径竹绕来僧磬响,洞云穿出佛堂存。日移桧影侵棋局,风引花香到酒尊。醉后谈空坐岩顶,俯看满院白云屯。
  • 古诗《梅真观·去国长怀万里忧》 - - 王英 - - 去国长怀万里忧,封章未报忍归休。巳无忠谏居三辅,独有威权在五侯。旧馆空馀秦地月,古坛犹似汉宫秋。传闻跨鹤三山去,不向湘潭赋远游。
  • 古诗《湖口阻风·掠地旋风急》 - - 邱云霄 - - 掠地旋风急,维舟何处安。浮名悲浪迹,沈思绕云关。积霭村边合,苍葭湖上寒。世途成感创,谁为障波澜。
  • 古诗《长城外·饮马长城窟》 - - 汪元量 - - 饮马长城窟,马繁水枯竭。水竭将奈何,马嘶不肯歇。君看长城中,尽是骷髅骨。骷髅几千年,犹且未灭没。空衔千年冤,此冤何时雪。祖龙去已远,长城久迸裂。叹息此骷髅,夜夜泣秋月。...
  • 古诗《和移家春洲寄韵》 - - 顾逢 - - 家具与妻儿,知经几处移。不堪多病日,顿忆少年时。犬吠风行叶,鱼惊月在池。人生俱是寓,无我重流离。
  • 古诗《寄都下二三子失举》 - - 王令 - - 翘翘数子拔群伦,落笔文章妙有神。清世暂时藏琬琰,红尘终不卧麒麟。淹留京国三年客,牢落江河一病身。得丧穷通虽付命,双眸忍泪已沾巾。
  • 古诗《童丱须知·衾褥八篇》 - - 史浩 - - 锦縠绫罗不足贪,无过紫绀与红蓝。仁宗一味黄紬被,万古传扬作美谈。
  • 古诗《鹧鸪天·步韵忆雪堂主以送春索和》 - - 魏新河 - - 挥手芳踪过远溪,心存岂在隔年期。不因送后才为客,未到来时也属伊。亲杏子,护莲衣。相思洽与别相宜。钟情莫作伤春泣,连累流莺尽日啼。
  • 古诗《登千佛山·出郭偕双彦》 - - 蔡汝楠 - - 出郭偕双彦,登岩扣梵筵。松云龙洞口,花雨佛楼前。济水南流合,华峰北斗连。照临齐地小,共览一灯燃。
  • 古诗《狮子·文殊骑以来》 - - 乾隆 - - 文殊骑以来,化石昂其首。每当万籁寂,似闻一声吼。
  • 古诗《邱隐夫传神》 - - 许景衡 - - 曹霸逢佳士,慇勤为写真。今君仍妙笔,顾我独何人。轩冕曾无意,功名敢问津。会须添杖屦,却作自由身。
  • 古诗《咏雪韵·一夜同云匝四山》 - - 朱熹 - - 一夜同云匝四山,晓来千里共漫漫。不应琪树犹含冻,翻笑杨花许耐寒。乘兴正须披鹤氅,瀹甘犹喜破龙团。无端酒思催吟笔,却恐长鲸吸海乾。
  • 古诗《绝句·黄金芽嫩先春发》 - - 苏颂 - - 黄金芽嫩先春发,紫碧团芳出焙来。 闻说采时争节候,喊山声动甚惊雷。  
  • 古诗《集喜·鹊噪庭前木》 - - 岳珂 - - 鹊噪庭前木,蛛翻檐畔围。 双莲瑞明月,万柳舞晴晖。 宿鹤迎风袂,盟鸥认雪衣。 物情同一喜,应为主人归。  
  • 古诗《东谷王子文死读其诗文有感》 - - 戴复古 - - 东谷今何在,骑鲸去渺茫。 荆花半零落,岩桂自芬芳。 议论波澜阔,文章气脉长。 遗编犹可考,何必计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