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屠隆的诗 > 黄莺儿·贴原文及翻译赏析

黄莺儿·贴

朝代:明代诗人:屠隆时间:2023-04-08
贴:一手掌河山。
挟风雷指顾间。
诛锄义士把群雄剪。
神机鬼关。
难逃老奸。
阴谋昼夜无停算我那汉天子呵。枉为万乘之主。不能庇其一妻。。
泪潸然。
睁睁两眼。
看我去送红颜。

诗人屠隆资料

黄莺儿·贴作者屠隆

屠隆(1544-1605年),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万历五年中进士,曾任礼部主事、郎中等官职,为官清正,关心民瘼,后罢官回乡。屠隆是个怪才,好游历,有博学之名,尤其精通..... 查看详情>>

屠隆古诗词作品: 《伊令·神》 《玉芙蓉·清时拟凤麟》 《恭送昙阳大师·西池南岳坐相邀》 《玉交枝·神》 《二郎神·心中事未开言先垂双泪念贫道呵》 《出破·须可惜绝代奇才》 《恭送昙阳大师》 《游补陀·冻巢时有鹤来归》 《一江风·贴小旦》 《簇御林·生

黄莺儿·贴原文及翻译赏析

黄莺儿·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奠艮山作二诗志哀》 - - 江湜 - - 此身那有千年寿,再看天生作圣才。并世得君虚自幸,更谁规我倍相哀。一超学已儒宗到,馀事诗从德性来。短命斯人二十七,呜呼并不及颜回。
  • 古诗《惜分钗·戏拈稼轩二妾姓名》 - - 徐士俊 - - 辛家妾。风流绝。佳名偏借平畴列。养花天。草芊眠。人在楼头,影在桥边。田。田。城东路。榆无数。鹅儿眼被蛾眉妒。肉堪怜。好堪穿。撒帐轻抛,饮马空捐。钱。钱。
  • 古诗《故泾县徐典史挽歌》 - - 释宗泐 - - 白发神仙吏,黄尘八十龄。竟同华表鹤,俄失老人星。瓮尽床头酒,埃生桉上经。今朝来哭处,墓草未全青。
  • 古诗《戏改金陵试院联》 - - 某广文 - - 三年辛苦,只求两个遗才,倘蒙片念垂思,感深江水;百计哀号,不管八棚伺候,拚著一条老命,撞死钟山。
  • 古诗《望隔墙冬青树有怀吴宾贤》 - - 孙枝蔚 - - 冬青隔墙看,看罢增叹息。无人知怀抱,但谓爱树色。松竹不在眼,此树复难即。叹息谓固宜,听之心益恻。故人卧海滨,守拙艰衣食。本是岁寒交,别来岁非一。冬青覆墙头,举首辄在侧。与子各一方,为邻安可得。...
  • 古诗《赠柯岸初联·谏垣弥久望弥尊》 - - 李渔 - - 谏垣弥久望弥尊,看此际三公,都是当年等辈;封事愈多功愈懋,卜将来一擢,尽补往日淹留。
  • 古诗《叔贻卧病家园诗以代讯》 - - 徐繗 - - 闻君抱病谢尘踪,归卧乡园绿屿中。水曲更怜藏别岛,花深遍爱隐房栊。仙芝出地俱成饵,琪树为林半是丛。最忆夜分红烛静,朱帘垂处月朣胧。
  • 古诗《林间·林间随分乐清朝》 - - 释行海 - - 林间随分乐清朝,长爱菖蒲对寂寥。客到每嫌闻夜雨,窗前不要种芭蕉。
  • 古诗《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 - - 刘崧 - - 好在程溪上,月高愁掩扉。也应念行客,独自对清辉。细草露初白,高河云正稀。庭前紫荆树,归梦故依依。
  • 古诗《名日赤壁宴集》 - - 王一鸣 - - 坐来赤壁下斜曛,亦有登临二客群。泽畔烟霞浑不断,城边江汉欲平分。千山黯淡原非雨,几处氤氲似是云。人散水滨楼阁晚,诸天钟磬夜深闻。
  • 古诗《天仙子·为婢催妆》 - - 董以宁 - - 几度低眸灯下说。环儿欲试何须块。一生辜负是今宵,将伊撇。嗔侬劣。瘦尽休将珠泪竭。酥乳紧拴红袙袜。衵衣松打鸳鸯结。料伊悲喜总销魂,难重忆。难相决。明朝看你来时节。
  • 古诗《粤江·十年不上黄金台》 - - 张诩 - - 十年不上黄金台,浩思临风不易裁。无情也笑长江水,南北年年送往来。
  • 古诗《赠南回了丰上人》 - - 张嵲 - - 双颊朱丹雪染眉,终朝一饭便无为。庭前柏是初年种,今见森森合抱时。
  • 古诗《蜀游杂咏·春色锦江看不尽》 - - 张鳦生 - - 春色锦江看不尽,西来何事又停车。词人老去犹潇洒,万里桥边吊校书。
  • 古诗《北山谷中老父》 - - 范梈 - - 无多林屋冠青山,长子成孙鬓未斑。问我乡原何处是?半生江海未知还。
  • 古诗《走笔代书寄岊仲七弟》 - - 钱协 - - 东方千骑拥朱轮,衣锦归逢故国春。莫向西湖恋风月,鸰原知有望归人。
  • 古诗《偶成两绝句奉寄文若庭列》 - - 吕本中 - - 强欲驰驱老不宜,故人虽在费相思。祗应大府多还往,职事虽忙不废诗。
  • 古诗《南乡子·春感》 - - 李雯 - - 满眼落花红,双燕多情语汉宫。一代风流千古恨,匆匆。尽在新蒲细柳中。桃李怨春风,玉笛吹残看塞鸿。一枕邯郸无好梦,朦胧。教人莫唱大江东。
  • 古诗《哭芸居·锦囊方络绎》 - - 胡仲弓 - - 锦囊方络绎,忽报殒吟身。 泉壤悲千古,江湖少一人。 病怀诗眷属,医欠药君臣。 脂岭西风急,兴思暗怆神。
  • 古诗《又寄题陟屺寺》 - - 司马光 - - 郑南峰下寺前轩,反景分明见渭川。 为报十年容易别,於今愁悴不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