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轼的诗 >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时间:2017-10-31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诗人苏轼资料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第四首(簌簌衣巾落枣花)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带着读者走近一个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农事忙碌的乡野村巷,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簌簌衣巾落枣花”,枣花纷纷飘舞,飞落在词人的衣巾之上,词人甚至听到了它们飘落之时的簌簌声,细小轻微的枣花轻轻坠落的...

查看详情>>

注释 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软:饱之意。 簌(sù)簌:纷纷下落的样子。 缫(sāo)车:缫丝的纺车,也作“缲车”。 牛衣:为牛御寒的衣物,如蓑衣等。 欲:想要。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野人:农夫。 白话...

查看详情>>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这组词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的路途中所作,主要写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这五首词文风朴实...

查看详情>>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来凤诗·闻鸟居丹穴》 - - 林熙春 - - 闻鸟居丹穴,其名曰凤皇。九苞成羽翼,五采焕文章。有竹方思集,非梧不惮翔。庭仪徵舜协,岐啸兆周昌。千载难绳美,吾朝可绍芳。圣明方缵服,天启正垂裳。朝讲誇前代,弓旌遍四方。蜀黔陈露布,齐鲁复金汤。丞弼充阿阁,台谏儗朝阳。抱义刑章略,戴仁赈贷详。讴歌腾宇宙,清淑萃河梁。今日禹州...
  • 古诗《和李少卿游北湖》 - - 李新 - - 东山歌扇圆荷动,北海琼酥竹叶开。笑擘轻红堆玉碗,冲尘亦有荔枝来。
  • 古诗《军中为徐晃语》 - - 无名氏 - - 不得饷。属徐晃。
  • 古诗《秋闺·飒飒秋风撼绣帏》 - - 黄公辅 - - 飒飒秋风撼绣帏,庭前落叶故飞飞。停针忽见枝头鸟,认处相随向暮归。
  • 古诗《南省帘外唱和》 - - 许及之 - - 画史何人更姓吴,梁园重与续成图。晴泥正好一犁雨,归思还先六幅蒲。院锁馀寒春力峭,书残午后客情孤。新诗剩喜相料理,已觉胸中隘五湖。
  • 古诗《响屧廊·步步香翻罗袜尘》 - - 杨备 - - 步步香翻罗袜尘,粉红花艳满宫春。倾城一笑无遗迹,不见长廊响屧人。
  • 古诗《寄怀张寄亭太史》 - - 陈恭尹 - - 十二年前汗漫游,佗城杯酒共登楼。榜名已自魁三象,物论还归第一流。内翰新篇传北阙,先公遗树满南州。怀中书札多时在,未敢因人造次酬。
  • 古诗《季夏有感·南风太狂吹树柯》 - - 谢榛 - - 南风太狂吹树柯,愁催旅鬓镜中皤。炎天不雨徵求急,朔塞先秋战伐多。桑柘几家存旧业,烟霞何处有高歌。少年应募千金赏,昨日腰弓飞骑过。
  • 古诗《虞美人·花开花落春光少》 - - 姚佳 - - 花开花落春光少,天意谁知晓。年年春去总无端,空忆江山如画月团团。小楼幽梦惊雷雨,一夜风吹树。明朝身影独扶筇,闲坐云峰闲听晚来钟。
  • 古诗《明堂庆成五言二十韵》 - - 韩琦 - - 至矣君严父,其惟祀配天。明堂兹有法,路寝复申虔。礼简刊前误,图新焕昔传。乾坤隆正位,辰火协高躔。宗德停参侑,推尊独大圆。兼崇太极坐,并享总章筵。节物丰秋后,斋精吉玄前。既祗真馆驾,遂洁閟宫牷。泛洒轻尘失,涵濡惠泽先。直由诚意感,卒使祭无愆。翌日回清跸,中宵俨邃延。一纯通肸...
  • 古诗《寄龙山谭使君》 - - 黎廷瑞 - - 流离迁徙古今同,澹沲青山往事空。四壁虫声秋思苦,梦中犹自奏豳风。
  • 古诗《偈颂·非风幡动唯心动》 - - 释清远 - - 非风幡动唯心动,大海波澜常汹涌。鱼龙出没任升沉,生死圣凡无别共。无别共底怎么样,祖佛傍观空合掌。
  • 古诗《望云思亲图》 - - 王翰(明) - - 白云天际闲舒卷,却似摇摇行子心。云气有时还变灭,子心无日不登临。高林度过含疏雨,远岫飞回落晚阴。不羡梁公为令子,但存忠孝古犹今。
  • 古诗《送僧·瘦坐清行合涧边》 - - 释普度 - - 瘦坐清行合涧边,衲衣楚楚湿苍烟。春光尽逐杖黎去,留得暮山啼断猿。
  • 古诗《鹧鸪天·山塘街》 - - 江南雨 - - 闾巷悠悠米酒纯,吴侬软语耳边亲。三声叫卖玲珑月,一曲评弹袅娜春。千古梦,片时真,何妨羁此水云身。优伶商贾皆堪羡,都是山塘街里人。
  • 古诗《思佳客·花信今无一半风》 - - 洪适 - - 花信今无一半风。芙蓉出水几时红。看成弱柳阴阴绿,自在迁莺巧语中。 风傍户,月留空。金尊相对醉珠栊。归鞭欲指江南去,回首霞标忆旧峰。  
  • 古诗《过九疑·行尽平冈十里间》 - - 马大同 - - 行尽平冈十里间,好山迎我翠相环。 九疑更在云深处,只恐天高不可攀。
  • 古诗《登奉圣寺千佛阁·一只奇峰入眼中》 - - 杨万里 - - 一只奇峰入眼中,看来只只是奇峰。 好山道是无重数,少说青苍十万重。
  • 古诗《送二季之江东》 - - 李白 - - 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 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旋。
  • 古诗《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 - 王维 - - 言从石菌阁,新下穆陵关。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