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觏的诗 > 回胡舜元赋稿·一把长篇读原文及翻译赏析

回胡舜元赋稿·一把长篇读

朝代:宋代诗人:李觏时间:2023-04-06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诗人李觏资料

回胡舜元赋稿作者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 查看详情>>

李觏古诗词作品: 《赠端师·十载寓都城》 《晓角·肠断城头画角声》 《寄次韵第·尘寰渐远渐凄清》 《论文·天宝年中事事新》 《马嵬驿·六军刚要非杨妃》 《鸣蜩·雨馀云漏日》 《送张寺丞·三载居邻县》 《儒行·一死相从患难时》 《感叹·得志万罪消》 《睡思·俗语不入耳

回胡舜元赋稿·一把长篇读原文及翻译赏析

回胡舜元赋稿·一把长篇读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庵中晚思·小庵摩腹独彷徉》 - - 陆游 - - 小庵摩腹独彷徉,俗事纷纷有底忙。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经纶正复惭伊傅,杂驳犹能陋汉唐。卷尽残书窗已晚,笑呼童子换炉香。
  • 古诗《送尔觉归潮连》 - - 黄公辅 - - 家山缥缈梦飞腾,一剑冲寒到武陵。潮海苍松方傲雪,鼎城白鹤亦含冰。间关远棹空劳剡,寂寞闲衙却类僧。归去若询游子态,为言几度忆张鹰。
  • 古诗《水源亭联·洞辟几时》 - - 李维丙 - - 洞辟几时,问桃花而不语;亭蹲一角,对潭水以怀清。
  • 古诗《立春日胥江驿东方舟友人时丁未冬十二月二十一日也》 - - 张萱 - - 阔岸移青翰,荒邮滞碧幢。已知春信好,渐觉病魔降。土脉占微动,鸥群泛自双。一尊聊共适,落日尚牵江。
  • 古诗《挽允息和尚·大英雄方解出家》 - - 荣孟枚 - - 大英雄方解出家,羡汝一片闲云,转瞬高空骑鹤去;臭皮囊要他何用,失我十年旧雨,伤心隘巷听驴来。
  • 古诗《白秀才小扇景》 - - 王越 - - 水云堆里小楼台,石径无尘长绿苔。何处幽人特相访,两舟撑入柳阴来。
  • 古诗《送赵丞·竹梢风露松梢月》 - - 许棐 - - 竹梢风露松梢月,未抵吟丞气味清。笑问两年何所得,锦囊诗重俸囊轻。
  • 古诗《临江仙·丙寅九日登吴山恨蔚真未预兹游作此寄之。》 - - 严既澄 - - 信美湖山容俯仰,从头感逝伤离。登临情味绝凄其。芳年摧落照,归梦系儿妻。长伴飘零湖上月,何时照取双栖。中年忧患赖相持。莫将孤枕泪,愁损软腰肢。
  • 古诗《长沙秋感·少年立志四方游》 - - 薛青萍 - - 少年立志四方游,为爱名城许暂留。岳麓山前云淡扫,妙高峰上雾初收。波摇玉镜渔歌晚,霜下金风客路悠。传说沉沙多折戟,兵家争战已千秋。
  • 古诗《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 - - 刘摰 - -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
  • 古诗《观五代吟·自从唐季坠皇纲》 - - 邵雍 - - 自从唐季坠皇纲,天下生灵被扰攘。社稷安危悬卒伍,朝廷轻重系藩方。深冬寒木固不脱,未旦小星犹有光。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
  • 古诗《挽陈其美联·家传同颖水》 - - 陈子豪 - - 家传同颖水;我泪洒申江。
  • 古诗《庭鹤再雏送刘太守参政陕西》 - - 顾清 - - 瑶台双白鹤,飞来栖我庭。栖我庭,岁一伏,两雏生。一雏死,两悲鸣。松阴宛转巢复成,巢成复引两雏行。丹砂犹隐顶,白雪已垂翎。成都未识赵公马,缑岭那闻王子笙。成都缑岭知何处,忽报主人留鹤去。主人去去登岩廊,鹤亦双翎日夜长。他年欲觅庭下迹,千仞遥同威凤翔。...
  • 古诗《廿八日同巨公慧公松寥阁早饭》 - - 洪亮吉 - - 山僧约客松花饭,破晓同登竹叶楼。正尔日长思就枕,未妨风急遽回舟。怕传消息来三楚,閒理心情说十洲。浅醉更从窗外揖,午潮无际接天流。
  • 古诗《青门卧病走笔奉柬·独宿青莲宇》 - - 王慎中 - - 独宿青莲宇,昏魔胡未降。伏床迷界色,稽首礼幡幢。冥力瞻灯影,殊香到药矼。泠然醒睡顷,微月在前窗。
  • 古诗《赋得轩皇鼎》 - - 戴亨 - - 铸此留何意,轩皇仙不还。盐梅非所用,草野亦徒閒。无疾遭颠趾,馀丹可驻颜。蛟龙防驳落,珍重莫轻攀。
  • 古诗《春日偕小女永祯公园看梅》 - - 吴圣和 - - 教鞭助执且偷闲,小涉名园共往还。恰放梅花两三树,香风掠鬓一开颜。
  • 古诗《祁门道中即事》 - - 曹彦约 - - 社雨初晴旧燕归,春膏潜动小鲜肥。 桃花未必随人去,飞向行人行处飞。
  • 古诗《过洞庭·西风吹老洞庭波》 - - 唐珙 - -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古诗《广陵偶题》 - - 汤显祖 - - 忽忽知何意,悠悠向此方。 却知新涕泪,还是旧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