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刘子澄的诗 > 会真观水帘·观近朱陵萃列真原文及翻译赏析

会真观水帘·观近朱陵萃列真

朝代:宋代诗人:刘子澄时间:2023-04-08
观近朱陵萃列真,烟霞虽僻境长春。
若非火府炼神处,安用水帘遮世尘。
古像著灵多是石,补钟留迹似非人。
寻源亦有桃花涧,莫是山山可避秦。

诗人刘子澄资料

会真观水帘·观近朱陵萃列真作者刘子澄

刘子澄,字清叔,太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为澧阳县尉,知枣阳。除军器监簿,兼淮西安抚司参议官。理宗端平元年,坐唐州兵败谪居封州。淳祐六年,始北归。后隐居庐山。有《玉渊吟藁》,已佚。《江湖后集》..... 查看详情>>

刘子澄古诗词作品: 《寿星寺江湖伟观》 《蒙泉行呈张敬父》 《过鸿宿洲·洲名号鸿宿》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憩南台寺·居尘等出家》 《和贾秋壑南楼韵》 《枞阳出陆·浮家无定日》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读书台·安乡古下邑》 《游石门县层山流杯亭观卓锡泉

会真观水帘·观近朱陵萃列真原文及翻译赏析

会真观水帘·观近朱陵萃列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至辰州呈蔡敬夫使君》 - - 谭元春 - - 使者来时颜阖来,褰裳宁待复相催。四经苍雪山如闭,九过寒城门早开。师友劳生无叹息,君民异数许徘徊。青鞋便欲寻嵾去,后往知能鉴不才。
  • 古诗《六月四日诣泉宗庙瞻礼遂奉皇太后游览》 - - 弘历 - - 祠建泉宗始昨春,落成此日礼泉神。为开稻町资输注,亦搆松轩备豫巡。皓日宜旸辉綵栋,薰风递爽奉安轮。园楼拾级犹堪望,香在绿畴乐是真。
  • 古诗《秋原·旷莽芜城西》 - - 吴嘉纪 - - 旷莽芜城西,风高草萧索。射雕骏马来,狡兔走扑朔。
  • 古诗《虬盖亭·四面横拖岚翠》 - - 弘历 - - 四面横拖岚翠,半空平捲秋声。眺听今朝大惬,都为宜时快晴。
  • 古诗《慈利曹氏祠堂联》 - - 曹炳星 - - 宗枝开自周京,试问上蔡平阳,谁为继起;祖泽有如江水,须知三湘九澧,同此源头。
  • 古诗《苦雨·苔痕绿满庭》 - - 王寿 - - 苔痕绿满庭,客踪绝已久。有约复不来,独酌杯中酒。日暮发狂歌,儿童齐拍手。笑我醉且颠,张胆竟如斗。拔剑怒冲冠,大声忽鲸吼。飞身欲上天,拨开云雾走。
  • 古诗《如梦令·湖光亭》 - - 陈祖安 - - 月直金波潋滟。此去水仙不远。霜重夜风清,骨冷□□□□。谁见。谁见。醉眼参横斗转。
  • 古诗《墨竹·洞庭春尽水溶溶》 - - 孙蕡 - - 洞庭春尽水溶溶,锦瑟轻寒起卧龙。行客欲投苍水佩,乱云遮断九疑峰。
  • 古诗《咏黄山寄程太守式之》 - - 李东阳 - - 怀君旧是云中守,归去黄山尚卧云。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与平分。
  • 古诗《游天章寺陪越帅邵司业京东漕吕侍讲通判钱承议行》 - - 慕容彦逢 - - 路转湖天宿雾开,碧霞深处涌楼台。山川到午晴晖秀,林木先春绿意回。舞凤宝书藏琬琰,换鹅尘迹锁莓苔。贱游不畏风霜动,拟看云尖送月来。
  • 古诗《秋杂诗韵·心波荡潏碧溪寒》 - - 顾随 - - 心波荡潏碧溪寒,意绪焦枯朔雪乾。扫地焚香总无赖,当歌对酒愧清欢。大星自向天际堕,太白休登楼上看。此调明知少人识,朱弦一拂再三弹。
  • 古诗《花市·花从虎踞关》 - - 屈大均 - - 花从虎踞关,卖向汝南湾。城北无花市,花多少往还。
  • 古诗《莘农中丞由河帅抚粤,道经庐陵相晤》 - - 刘绎 - - 百川障后挽澜回,梓里欢迎节钺来。入画须眉仍卓荦,纵谈肝胆益雄恢。东山愧我风尘老,南海凭公瘴雾开。何限引杯烧烛意,安攘内外仗全才。
  • 古诗《怀周公瑕·苦忆吴门隐》 - - 于慎行 - - 苦忆吴门隐,翛然一钓竿。烟霞双鬓老,天地五湖宽。阅世凭乌几,逃名著鹖冠。何时燕市里,重逐酒人欢。
  • 古诗《论诗·宦海风波笔底开》 - - 黄人 - - 宦海风波笔底开,十年强项赋归来。燕园一片无情石,想见平生磊落才。
  • 古诗《虞美人·集南唐李后主句》 - - 吴庆焘 - - 铜簧韵脆锵寒竹。云鬓裁新绿。金窗力困起还慵。怕被杨花钩引嫁东风。笙歌未散尊罍在。只是朱颜改。风情渐老见春羞。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古诗《题昱师房天笑图》 - - 李觏 - - 高僧不出院,屏画天笑图。客子倦游者,欲去复踟蹰。古人骨朽不可追,今人相见如古时。人间触事入吾笑,何必门前有虎谷。
  • 古诗《答忠禅者·一字七字三五字》 - - 释重显 - - 一字七字三五字,万象穷来不为据。 夜深月白下沧溟,搜得骊珠有多许。
  • 古诗《章氏挽词·积庆今如许》 - - 范成大 - - 积庆今如许,生儿得宁馨。 轲亲躬授教,韦子世传经。 寿斝明卿月,安舆拱使星。 市桥何处在?梦断一溪青。
  • 古诗《得应职方书以诗答之》 - - 沈炼 - - 郎署飞符日,题书问谪居。 自因乡使到,翻觉旧交疏。 风月尘沙里,边风鼓角余。 谁知迁客梦,夜夜绕鸾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