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彭孙贻的诗 > 建昌城绝粮口占·白水沉官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建昌城绝粮口占·白水沉官道

朝代:清代诗人:彭孙贻时间:2023-04-06
白水沉官道,青山绕废城。
遗民百战尽,落日几人行。
云断秋菰冷,亭空石菌生。
仆夫今病矣,愁绝爨烟横。

诗人彭孙贻资料

建昌城绝粮口占作者彭孙贻

彭孙贻(1615-1673),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博闻才辩,五试于学使,皆列第一。明崇祯十五年乡试,经同考官绍兴府推官..... 查看详情>>

彭孙贻古诗词作品: 《四明禅院·径草霜根嵌石楞》 《晋陵唐山人君则久游边塞归隐卖浆㩦家酿游海上赠之二章》 《丙戍元旦·高斋物色弄新晴》 《甬东邬尺非见访海上赋赠》 《白茅汇·十里无人烟》 《子木招饮项氏艽圃公饯西蜀刘快阁明府共》 《再和·禁烟湖上有寒灰》 《晓坐·残梦半窗晓》 《烟雨楼诗·水榭朱甍俯碧沙》 《埭溪眺月·埭溪郁苍苍

建昌城绝粮口占·白水沉官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建昌城绝粮口占·白水沉官道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闭关以后作·雪刺霜毛若见侵》 - - 卢世㴶 - - 雪刺霜毛若见侵,匆匆孤负一生心。维忧用老书还读,破涕为欢酒自斟。暮雨空堂频数漏,秋风远道独闻砧。不知何事低回久,锁口无言只似瘖。
  • 古诗《渐离城·渐离知已报荆轲》 - - 弘历 - - 渐离知已报荆轲,无救亡燕岂足多。太史好奇饶躗语,不如鞠武守中和。
  • 古诗《伤李氏外孙朝英》 - - 查慎行 - - 六岁初从傅,居然骨骼成。见人知礼数,怜汝太聪明。殇后嗟无服,悲来剧有情。可堪迟莫眼,洒泪为弥甥。
  • 古诗《山中五无奈何》 - - 李涉 - - 无奈落叶何,纷纷满衰草。疾来无气力,拥户不能扫。欲访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 古诗《秋日杂兴·秋园风露高》 - - 黄镇成 - - 秋园风露高,丛菊有丹白。丹者挺寻丈,枝叶纷以碧。结花小如钱,何以答春泽。白花大盈围,心叶窘虫食。卑栖众草中,根干才咫尺。芳烈固不衰,终焉鲜颜色。低昂不相慕,观者徒太息。...
  • 古诗《立春作·冉冉流光去》 - - 屈大均 - - 冉冉流光去,心孤老大前。王家非我腊,天祐是臣年。梦失双蝴蝶,愁归一杜鹃。春来须努力,饮酒逐花眠。
  • 古诗《赠陈文伯·十年炎海病相亲》 - - 张穆 - - 十年炎海病相亲,憔悴琴书万里人。梁苑未逢枚乘赋,临邛谁愧长卿贫。天涯远更干戈断,梵舍愁添风雨频。闻说平生多孝友,北堂为喜紫荆春。
  • 古诗《题南华竹轩·不用山僧供帐迎》 - - 葛敏修 - - 不用山僧供帐迎,世间无此竹风清。独拳一手支颐卧,偷眼看云生未生。
  • 古诗《题岳叔宅联·夫子堂前》 - - 杨浚 - - 夫子堂前,荫垂乔木;丈人峰侧,荣植棣华。
  • 古诗《玉交枝·露浓风小》 - - 蒋士铨 - - 露浓风小。碎情怀,千条万条。悲秋宋玉空年少。苦十载,笼头破帽。乘鸾艳福愧文箫。书空薄命怜殷浩。伴人愁,诗瓢。殢人愁,蓝桥鹊桥。
  • 古诗《晓发铜城驿至东阿道中杂诗五章》 - - 姚燮 - - 策马辞铜城,晓气暄且凉。初旭尚含雾,已见西壁黄。危道覆丛树,一去百里苍。高桐矗天
  • 古诗《闻雷宣徽薨背敕葬归乡》 - - 魏野 - - 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新祠民祭祀,旧债帝填还。卤簿尘侵暗,铭旌泪洒斑。功名谁复继,敕葬向家山。
  • 古诗《句·蜘蛛虽巧不如蚕》 - - 王禹偁 - - 蜘蛛虽巧不如蚕。
  • 古诗《再叠前韵·閒庭小院始生香》 - - 钱谦益 - - 閒庭小院始生香,烛暗帘开别有芳。针缕夤缘为侣伴,步摇支缀见文章。曲衣绰约宜当夕,黄里依微恐退房。莫道南枝成别种,岁寒谁共白云乡。
  • 古诗《寄张景修·东南未回客》 - - 徐积 - - 东南未回客,行乐又经年。吴市花朝酒,松江月夜船。穷阎无屋住,广殿有诗传。若论平生事,无如任自然。
  • 古诗《肺病兼旬累有青梅相饷者口占解嘲》 - - 彭孙贻 - - 累累圆实绿肥初,脆滴金盘溅齿馀。笑杀寒酸贫措大,可曾消渴似相如。
  • 古诗《碧罗峰·风曳山妃带》 - - 王寀 - - 风曳山妃带,云穿木客衣。青松容袅袅,红叶半飞飞。月为幽人罢,春从旧处归。明朝碧峰外,试与绊斜晖。
  • 古诗《岁晏大风·羌管横吹万点梅》 - - 陈杰 - - 羌管横吹万点梅,汉葭微透半铢灰。 从知急景彫年驶,更著惊飚截道催。 掠野已空征鸟厉,叫云欲曙泽鸿哀。 布食小作须臾忍,多少无眠待暖回。
  • 古诗《见寄·小小杯盘共话情》 - - 陈著 - - 小小杯盘共话情,兹行聊尔过浮生。 瘦吟学士如工部,楷法书来近率更。
  • 古诗《虾·自生江海涯》 - - 梅尧臣 - - 自生江海涯,小大形拳曲。 宫帘织以须,水母凭为目。 贵将蔽其私,贱用资不足。 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