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宗杲的诗 > 江令请赞·渠本宣州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令请赞·渠本宣州人

朝代:宋代诗人:释宗杲时间:2023-04-05
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
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
家贫无饭噇,出家去投佛。
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诗人释宗杲资料

江令请赞·渠本宣州人作者释宗杲

释宗杲,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并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 查看详情>>

释宗杲古诗词作品: 《偈颂·生是死之生》 《圜悟和尚赞·这老汉无置锥之地而不贫》 《蔡宣教请赞·咄哉无知》 《偈颂·彻骨彻髓道一句》 《偈颂·正月十四十五》 《偈颂·昨朝残腊尽》 《偈颂·夜来兔子赶大虫》 《偈颂·无路是赵州》 《又作偈·大根大器大力量》 《颂古·劝君不用苦劳神

江令请赞·渠本宣州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令请赞·渠本宣州人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伍乔·蹉跎春又晚》 - - 孟贯 - - 蹉跎春又晚,天末信来迟。长忆分携日,正当摇落时。独游饶旅恨,多事失归期。君看前溪树,山禽巢几枝。
  • 古诗《苏幕遮·过春寒》 - - 沈祖棻 - - 过春寒,怜骤暑。山上层楼,高处多风雨。一霎潮声生远树。碧瓦纷纷,似叶敲窗户。下罗帷,移蜡炬。夜黑更长,倚枕朦胧处。电幻狂烽雷幻鼓。梦里惊疑,不敢江南去。
  • 古诗《寿阳曲·弹初罢》 - - 张可久 - - 弹初罢,酒暂歇。醉诗人满山红叶。问山中许由何处也。剩猿啼冷泉秋月。
  • 古诗《夜·良夜观图史》 - - 玄烨 - - 良夜观图史,浑忘刻漏深。月流金殿影,花转玉阶阴。追琢崇民则,居稽长道心。缅怀皇古治,四海遍讴吟。
  • 古诗《夏日寓齐杂诗》 - - 李彦章 - - 暇日容怀古,千秋俯仰同。声名羞斗蚁,篆刻薄雕虫。马骨终知己,蛾眉失画工。欲论今古意,天问答应穷。
  • 古诗《挽陈其美联·时局未宁多隐患》 - - 李鼎新 - - 时局未宁多隐患;先生一死自成仁。
  • 古诗《珠崖杂咏次韵》 - - 钟芳 - - 孤岛沧瀛外,优优政俗宜。九天覃濊泽,中谷少仳离。藤布三秋税,香粳半夜糜。绕城箫鼓闹,同乐际清时。
  • 古诗《与陈绮岩夜话》 - - 缪棋 - - 与尔同清旷,相逢意倍亲。一贫惟类我,万事总输人。才为艰辛老,诗从患难真。挑灯风雨夜,戏语亦伤神。
  • 古诗《回文·羞看一首回文锦》 - - 无名氏 - - 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
  • 古诗《和沈守持要观潮阁留题》 - - 陈傅良 - - 毕生欲赋观潮阁,立尽斜阳倦复还。一日江山蒙笔力,百年名字满人寰。郡从晋宋风流后,诗到苏黄伯仲间。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 古诗《圆石六题·迎晖亭》 - - 黄裳 - - 始自旸谷见,馀霞敛微明。亟从林末动,幽禽发清声。群阴既扫迹,众象聊遣情。捲帘取遥望,挥毫写初迎。行乐自此始,勿为多事萦。一世如过隙,顷刻宁可轻。胜概岂虚置,倒樽慰浮生。...
  • 古诗《人日后归自郡城》 - - 杨万里 - - 倦来睡思酒般醲,晓起东园看晓风。孤负梅花三四日,新年人事到城中。
  • 古诗《访山人不值·迢递过前峰》 - - 王恭 - - 迢递过前峰,林深爽气浓。也知行处尽,犹未与君逢。白壁猿啼榻,空潭树翳钟。不知人代里,何日得相从。
  • 古诗《浣溪沙·棋》 - - 董俞 - - 百宝栏前暑气清。砑罗衫薄茜裙轻。枕痕一线梦初醒。闲看绿窗消蕙炷,自描红玉作棋枰。重围谁为解刘生。
  • 古诗《梅隐君挽诗·梅仙非素隐》 - - 龚璛 - - 梅仙非素隐,兄弟乐乡闾。自住东头屋,长乘下泽车。岁寒乔木古,江远暮云疏。生死知无憾,传家万卷书。
  • 古诗《花影·重重还叠叠》 - - 朱诚泳 - - 重重还叠叠,万卉任荣枯。日月照来有,亭台阴处无。丹青谁着笔,水墨自成图。只恐风撩乱,残花委地铺。
  • 古诗《陵祀奉简闻司寇唐中丞》 - - 严嵩 - - 秋日野晴朝露晞,六陵如黛净烟霏。村原几处临寒水,台殿千重锁翠微。频来古寺能留榻,久客缁尘欲化衣。西省内台俱重望,叨陪鹓序有光辉。
  • 古诗《鸬鹚湖秋望》 - - 彭孙贻 - - 灏淼湖光动白蘋,秋风袅袅独愁人。断云南去苍山出,归燕西飞落叶频。极浦青林闻弄笛,扁舟红蓼见垂纶。汀鸥沙鸟閒相待,会向烟波寄隐沦。
  • 古诗《芜城感旧·雷塘春尽草如烟》 - - 许廷鑅 - - 雷塘春尽草如烟,落拓江湖又一年。吟遍吹箫桥畔路,无人知有杜樊川。
  • 古诗《妙智寺·空凉妙智寺》 - - 董嗣杲 - - 空凉妙智寺,经始卧遗碑。 白日有精魅,长年无住持。 雨淋泥灶坏,草迸石炉欹。 才入庐峰界,天风逐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