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韩琦的诗 > 甲寅重九·勉同风俗燕重阳原文及翻译赏析

甲寅重九·勉同风俗燕重阳

朝代:宋代诗人:韩琦时间:2019-10-30
勉同风俗燕重阳,可惜良辰值岁荒。
南亩流民方塞路,东篱嘉菊漫浮觞。
虽无弦管追游乐,赖有山川气象强。
自笑当筵陶靖节,几时归去傲羲皇。

诗人韩琦资料

甲寅重九·勉同风俗燕重阳作者韩琦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 查看详情>>

韩琦古诗词作品: 《闻前都水王荀龙郎中将率二三知旧游天平山寺》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 《祈雪宿斋醴泉观》 《次韵答致政杜公以迁职惠诗》 《张唐卿状元通判陜府》 《初发长安遇雨》 《章献明肃皇太后挽辞》 《次韵答接伴夏倚少卿》 《夏景即事·槐耳笼前槛》 《早发韦城·北去川原极目平

甲寅重九·勉同风俗燕重阳原文及翻译赏析

甲寅重九·勉同风俗燕重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脱布衫·我道你搜寻出百样机谋》 - - 佚名 - - 我道你搜寻出百样机谋。翻惹下千种閒愁。则你个为昔日同堂故友。怎惜得这殷勤尽心儿搭救。
  • 古诗《竹枝词·金庭店上属仁叉》 - - 叶调元 - - 金庭店上属仁叉,以下都归礼智司。虽小衙门多讼事,天天总有出签时。
  • 古诗《西湖春游词·堤暖百花齐》 - - 吴兆 - - 堤暖百花齐,湖春万柳低。管弦初沸日,罗绮已空闺。上巳连寒食,车轮间马蹄。游人争向处,多在断桥西。
  • 古诗《冬夜·香街鼓绝暝烟深》 - - 杨亿 - - 香街鼓绝暝烟深,檐近孤釭射宿禽。露井银床霜气冷,琐窗珠网月华侵。初沉远籁闻疏漏,旋拂流尘抚素琴。坐久星河渐侵没,萧萧朔吹度平林。
  • 古诗《乌衣巷·昔日乌衣王谢俦》 - - 缪祉保 - - 昔日乌衣王谢俦,朱门棨戟爵公侯。而今只有溶溶月,依旧清光照客愁。
  • 古诗《园居吟·落日垂杨送去航》 - - 何吾驺 - - 落日垂杨送去航,朝朝浦口断人肠。东流不尽人间事,结得愁缘万古长。
  • 古诗《邓提举留诗南华予后五日入山次韵》 - - 朱翌 - - 有句谁知李似阴,好奇仍许杜犹岑。后期五日来圯下,面壁九年参少林。瘴鬼安能惊鹤众,地灵何敢著狐任。雷车电炽中宵起,看取龙工济物心。
  • 古诗《重过圆津庵观芥舟题壁感赋》 - - 李中简 - - 依旧清诗著粉墙,怀人泪洒赞公房。不须更奏山阳笛,斜日西风战白杨。
  • 古诗《端州寄李远及》 - - 何巩道 - - 薄醉忤君子,从今却酒卮。自惭曾骂坐,不敢更餔
  • 古诗《折梅寿宋春卿》 - - 陆文圭 - - 南枝春早为谁容,远供寒香寿乃翁。不信广平心似铁,能禁索笑倚东风。
  • 古诗《和无为张真人见寄韵》 - - 王绅 - - 当年蹑屩上清中,指点虚无问道宗。几共五更听夜雨,长怀一月坐春风。身游璧水功名薄,目断耆山誉望隆。千里椷诗劳问讯,词源决峡势何穷。
  • 古诗《置西汉定陶鼎于焦山媵之以诗》 - - 阮元 - - 碧山一角浮春潮,中有周鼎开云歊。古文十行照江水,百家咏释穷秋毫。千年古篆变为隶,西汉款识多凿雕。我有汉鼎五十字,隃麋汧铸供定陶。斗斤兼记古权量,汾阴好畤同禋祧。济水东流帝陵起,臣莽掘厨金不销。斋中拭刷出古泽,鼎虽转徙犹坚牢。烟云过眼莫浪掷,送尔安隐栖松寥。卣钘觯爵共...
  • 古诗《机过泾渭汇流口》 - - 魏新河 - - 由来疆界自分明,一样东流各自行。到底本源都是水,为谁污浊为谁清。
  • 古诗《寡妇诗·高坟郁兮巍巍》 - - 曹植 - - 高坟郁兮巍巍,松柏森兮成行。
  • 古诗《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 - 赵秉文 - - 冠带事朝谒,清坐弹鸣琴。以彼尘外趣,远我遗世心。岸帻送归鸟,隐几见遥岑。聊得静者乐,岂必居山林。
  • 古诗《清平乐·无端哭笑》 - - 田遨 - - 无端哭笑。哭笑兼长啸。笑把沧桑看个饱。哭笑心情谁晓。而今一笑双赢。不须佯笑虚情。试问笑颜几许,万花含笑相迎。
  • 古诗《六绝句·菖叶青青杏蕊新》 - - 葛立方 - - 菖叶青青杏蕊新,牛耕白水一犁匀。蒨裙窥爱疏篱晚,不是沉香倚太真。
  • 古诗《笠泽·行吟泽畔心空健》 - - 杨蟠 - - 行吟泽畔心空健,解剑江头事已非。 把酒沧浪愧渔父,何人独向秋风归。
  • 古诗《忆江南·云棹远》 - - 李纲 - - 云棹远,南浦绿波春。日暖风和初解冻,饵香竿袅好垂纶。一钓得金鳞。 风乍起,吹皱碧渊沦。红脍斫来龙更美,白醪酤得旨兼醇。一醉武陵人。   
  • 古诗《作歌·宽恩四赋仙祠禄》 - - 陆游 - - 宽恩四赋仙祠禄,每忍惭颜救枵腹。 五秉初辞官粟红,一瓢自酌岩泉绿。 天公乘除不负汝,宿疾微平岁中熟。 鸣呼!字字细读逍遥篇,此去八十有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