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黄遵宪的诗 > 己亥杂诗·秋淫天漏雨萧萧原文及翻译赏析

己亥杂诗·秋淫天漏雨萧萧

朝代:清代诗人:黄遵宪时间:2019-09-18
秋淫天漏雨萧萧,展叶抽条各自骄。
同作绿阴同蔽日,如何修竹肯弹蕉。

诗人黄遵宪资料

己亥杂诗·秋淫天漏雨萧萧作者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查看详情>>

黄遵宪古诗词作品: 《己亥杂诗·絮棉吹入化春衣》 《香港感怀·弹指楼台现》 《又寄内子·十年欢聚不知愁》 《日本杂事诗·零落街头羽板稀》 《养疴杂诗·一声长啸海天空》 《日本杂事诗·昌平庙貌尚崔巍》 《樵野丈·齐东燕北走舟车》 《启庆舟中·稳卧孤篷底》 《己亥杂诗·跳珠雨乱黑云翻》 《酬仲阏·北望钧天帝所都

己亥杂诗·秋淫天漏雨萧萧原文及翻译赏析

己亥杂诗·秋淫天漏雨萧萧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晨兴·哀哉此老物》 - - 李穑 - - 哀哉此老物,苦痛有谁知。久病废医药,早年闻礼诗。吟哦心自草,应接貌难栀。霜露日悽恻,悠悠吾道衰。
  • 古诗《和钱象先茉莉曲》 - - 彭孙贻 - - 雨过黄梅雪满窠,儿郎不惜费钱多。翻心扁髻镜面导,个个攒毬玉一窝。
  • 古诗《钱唐逢康元龙》 - - 谢肇浙 - -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 古诗《宫词·雅颂形容各训笺》 - - 赵佶 - - 雅颂形容各训笺,后妃基化国风先。卷分二十求深旨,亲著全经正论篇。
  • 古诗《一日复一日·一日复一日》 - - 张耒 - - 一日复一日,炎凉行一周。异乡犹在望,白发久生头。且看寻橦技,休怀失马忧。天公有至信,万古一春秋。
  • 古诗《山暖·通谷近中原》 - - 刘敞 - - 通谷近中原,初阳生旧年。欣欣林动色,漠漠野浮烟。鸣雉飞朝日,新芽发暖泉。东风彊人意,车马亦翩翩。
  • 古诗《寄严文炳·故人千里远》 - - 陈造 - - 故人千里远,论心未遐弃。不谓江淮隔,尺书雁能寄。春风生展掩,满慰别后意。陈义凛冰霜,不独相思字。
  • 古诗《长信宫秋词·羊车声远意徒劳》 - - 柯九思 - - 羊车声远意徒劳,望断长门月影高。犹恐九霄风露早,明朝拟送衮龙袍。
  • 古诗《癸巳桂月壬寅晨暮驱车再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口占晨》 - - 秦鸿 - - 幂天云势正联拳,贯海车流亦逝川。濯濯朝阳初晃眼,人间谁信有虞渊?
  • 古诗《清平乐·莺啼残月》 - - 韦庄 - -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 古诗《蛰园牡丹限江韵》 - - 汪荣宝 - - 洛园经岁锁雕窗,难得归人倒玉缸。压径浓姿先致蝶,倚栏倩影不惊尨。春心还与花争发,国色能令酒自降。漫向天骄矜北胜,夕烽闻遍牡丹江。
  • 古诗《赠亮首坐·雪顶庞眉八十馀》 - - 王十朋 - - 雪顶庞眉八十馀,五峰深处结精庐。阅人老眼能青白,赠我严公一轴书。
  • 古诗《张推水亭赏莲惠诗次韵》 - - 舒邦佐 - - 玉环妖血不飞天,化作芙蕖满眼前。恰有六郎来比似,便哦七字斗清妍。晓妆洗露汉宫女,晚步凌波水府仙。得待蜜房成玉蛹,送烦纤手剥新莲。
  • 古诗《送瀚上人游越》 - - 徐熥 - - 师行无定踪,此去路千重。投宿月中寺,经过雪里峰。閒身临水衲,禅意隔潮钟。明岁西湖上,相寻九里松。
  • 古诗《奉和御制夜观星示百僚诗》 - - 萧琮 - - 阳精去南陆,大曜始西流。夕风凄谢暑,夜气应新秋。重门月已映,严城漏渐修。临风出累榭,度月蔽层楼。灵河隔神女,仙辔动星牛。玉衡指栋落,瑶光对幌留。徒知仰阊阖,乘槎未有由。...
  • 古诗《种竹·去年今日常种竹》 - - 邹浩 - - 去年今日常种竹,今年此日还添栽。岂论传舍不吾有,但愿清阴遗后来。
  • 古诗《宿龙江·孤客龙江上》 - - 汪中 - - 孤客龙江上,乡心一夜生。疏星渔舍火,寒雨戍楼更。野旷秋衾冷,窗虚水气明。不眠时起舞,无意听鸡鸣。
  • 古诗《夜读庄子呈高紫微》 - - 岳珂 - - 蒙园傲吏御风仙,聊以卮言后世传。 小大升潜同此地,智愚工拙岂其天。 众途适正何劳问,一理观心本自然。 从此二经束高阁,为君终夕读名篇。
  • 古诗《京师阻雨·大雨三日泥三尺》 - - 张耒 - - 大雨三日泥三尺,骏马高车行不得。 我有蹇驴安敢骑,闭户高眠朝至夕。 谁家高堂半夜秋,软绮轻纨换絺绤。 朱门乐事无时无,尔自贱贫空太息。
  • 古诗《秋怀·曩时高唐客》 - - 黄庭坚 - - 曩时高唐客,暮雨朝行云。 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 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 天高万物肃,谁为帝子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