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张谓的诗 > 寄李侍御·柱下闻周史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李侍御·柱下闻周史

朝代:唐代诗人:张谓时间:2023-04-08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
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
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
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诗人张谓资料

寄李侍御·柱下闻周史作者张谓

张谓(生卒年不详),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约十三、四载,入安西节度副大使封常清幕,参预谋划有功。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尚书郎,出使夏口,与故友..... 查看详情>>

张谓古诗词作品: 《邵陵作·尝闻虞帝苦忧人》 《饯田尚书还兖州》 《送青龙一公》 《湖上对酒行》 《哭护国上人·昔喜三身净》 《官舍早梅》 《过从弟制疑官舍竹斋》 《道林寺送莫侍御》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送裴侍御归上都

寄李侍御·柱下闻周史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李侍御·柱下闻周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浪淘沙·风紧雁声哀》 - - 刘鹏年 - - 风紧雁声哀。幽愤难排。几回搔首立空阶。天地无情侬命薄,年去年来。血泪不胜埋。染遍蒿莱。黄花一片为谁开。惆怅南朝金粉地,烟水秦淮。
  • 古诗《挽林莲波世涛都尉》 - - 杨青 - - 过周亚夫屯前,壁垒依然,细柳摇落;吊林和靖湖上,云山如故,梅花萧疏。
  • 古诗《桃源涧·斜阳归曲涧》 - - 秦松龄 - - 斜阳归曲涧,薜荔暗风吹。古墓人行少,深山叶落迟。看云心不动,爱石坐常移。去住成今古,寒林应未知。
  • 古诗《画马·睿思殿中万几暇》 - - 张翥 - - 睿思殿中万几暇,缥带犀签阅名画。君王爱此神骏姿,笔势不在韦韩下。五云御押手自封,玉窠蟠屈宸篆红。百年重遭赤马劫,散落不逐兵尘空。谁欤传之能爱惜,尺楮萧萧开古色。骊骢玉面蹄腕白,青丝络脑黄金勒。风鬉半散头怒侧,一团渥洼云气黑。绯衫圉郎紧控持,直恐骄腾收不得。向来南渡小...
  • 古诗《秋柳·一堤云影半枯黄》 - - 熊盛元 - - 一堤云影半枯黄,搔首攀条兀自伤。终古斜晖红脉脉,不应仍旧管兴亡。
  • 古诗《次韵中秋郡署红梅早开》 - - 章甫 - - 一抹胭脂作意开,认桃辨杏任疑猜。漫随竹外斜枝未,肯似林中半树才。索笑有情应赠句,怜香无语且倾杯。平分秋色官梅早,特为调羹鼎鼐来。
  • 古诗《喜陈少尹致仕还赋此奉寄》 - - 刘师邵 - - 官满一身轻,悬车称野情。家传新政谱,坛续旧诗盟。鸟倦飞还息,鸥驯妥不惊。翻惭形役者,驱逐尚营营。
  • 古诗《出塞曲·身将六将军》 - - 胡直 - - 身将六将军,专征击塞氛。神兵动天地,元甲起风云。战夺休屠祭,谋空遫濮群。平西报天子,非取耀奇勋。
  • 古诗《秋江八景·白云乡》 - - 张宁 - - 浦溆苍茫水不流,回风断处见兰舟。壮怀岑寂哀情动,忽忆汾河九月秋。
  • 古诗《游鸳鸯湖分韵得落字》 - - 袁华 - - 寂寞虚斋静,汎览方舟乐。大堤横卧虹,飞杠高渡鹊。川阴云气生,水阔天光落。荒苔积宝园,坏垒鸣金橛。余生感樗散,抚景嗟离索。行觞藉草饮,斜阳下林薄。
  • 古诗《句·南渡衣冠欠王导》 - - 李清照 - - 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
  • 古诗《道无情·怀仁县作》 - - 尹志平 - - 我爱怀仁冬月。炕暖窗明堪歇。天意不教闲。过南山。东去西来非愿。海角天涯将遍。道果尚难成。又登程。
  • 古诗《寄马秀才下第归》 - - 王恭 - - 乡闱不得意,秋卷自呈亲。共恨持衡手,空怜泣玉人。拂衣枫叶冷,归棹菊花新。擢秀非难取,长歌泮水春。
  • 古诗《清平乐·春光到早》 - - 曹尔堪 - - 春光到早。红杏花将老。屋角辛夷含瓣小。一夜东风放了。僻居不惹黄埃。竹溪生满苍苔。莫把柴门就掩。邻家醉酒归来。
  • 古诗《鹧鸪天·重阳》 - - 曹尔堪 - - 节届重阳觉薄凉,闭门消得一杯浆。绕篱菊贱先开紫,食稻螯肥渐有黄。城角下,小亭荒,芟夷秋草受秋旸。登高不用茱萸袋,自有奚奴旧锦囊。
  • 古诗《六月一日·天涯逢六月》 - - 王十朋 - - 天涯逢六月,深忆别家时。行也亦云远,归欤何太迟。殊方最炎热,多病想扶持。天遣西来意,端令啖荔枝。
  • 古诗《红豆·小雨霏霏种未迟》 - - 李恩祥 - - 小雨霏霏种未迟,春风门外易成枝。祇嫌坐少江南客,惹起相思合寄谁。
  • 古诗《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 - - 孙应时 - - 匆匆清明了,能馀几许春。 花开更风雨,肠断惜春人。
  • 古诗《再会薛黄庭》 - - 白玉蟾 - - 别来真梦耳,相对各潸然。 一向於湖海,如今更市廛。 知心能有几,顾影独兴怜。 自欢吾衰矣,犹期子勉旃。
  • 古诗《夜宿石湖口》 - - 雪浪法师 - - 野泊湖汀岸草萋,楞伽寺里问禅栖。 西岩缘壁人初定,北岫开林鸟乱啼。 微雨凌波纹转细,长风吹核物堪齐。 只今箭径横塘水,还过吴宫与越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