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郑元祐的诗 > 静安八咏·绿云洞原文及翻译赏析

静安八咏·绿云洞

朝代:元代诗人:郑元祐时间:2023-04-06
长松钜竹翠敷腴,爽气清含雨露濡。
不异茅君主句曲,尚容元结隐猗玗。

诗人郑元祐资料

静安八咏·绿云洞作者郑元祐

郑元祐,学者称遂昌先生。早年居钱塘,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郑元祐在吴中士人中影响很大,时人和后人都把他做为吴中学人的代表,当时吴中碑碣序文之作多出其手,明弘治九年(14..... 查看详情>>

郑元祐古诗词作品: 《月夜怀十五友·张文德》 《送诗僧珩书记》 《周左丞玉雪坡》 《温日观画葡萄》 《送俞叔元从游慈溪陈文昭》 《宾月楼·最爱香山宾月楼》 《岳生画竹·修篁含雨馀》 《送泉州蒙古学正》 《向年与岳汉阳、赵宛丘同登荆溪王氏仁寿堂今几四十稔。时允同尚未生兹允同出拜感念今昔赋以与之》 《伏生授经图·老无牙齿语音讹

静安八咏·绿云洞原文及翻译赏析

静安八咏·绿云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冬早闻雀声·几日晨窗鸟乱鸣》 - - 弘历 - - 几日晨窗鸟乱鸣,似来报晓最关情。霜凝冻翅看双落,冷逼寒喉辨数声。乍似庭中吹急管,忽思春杪听迁莺。想伊预识阳和近,为见南枝梅蕊生。
  • 古诗《陪庚白师台春郊闲步四绝》 - - 叶云峰 - - 远望凝秀枕寒流,塔废文星几度秋。四顾苍茫无限感,斜阳一抹乱鸦啾。
  • 古诗《出塞·郁葱千里绿阴肥》 - - 戚继光 - - 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纡一径微。鱼为惊钩闻鼓动,鸟因避帜傍人飞。江南塞北何相似,并郡桑干总未归。惆怅十年成底事?独将羸马立斜晖。
  • 古诗《失调名·莫怪沈腰易瘦》 - - 无名氏 - - 莫怪沈腰易瘦。
  • 古诗《兴宁界上·压脑文书坐得牢》 - - 萧立之 - - 压脑文书坐得牢,偶然散诞此江皋。一春冷雨莺花老,十日新晴麻麦高。鸟迹窎留仓颉字,草香撷出屈平骚。不知何许缫车动,又送新丝入鬓毛。
  • 古诗《程肖莪惠菊·东篱分得几丛花》 - - 范景文 - - 东篱分得几丛花,映缀秋容烂若霞。浅月枝移间取影,斜阳坐对静尝茶。省将挂画香仍胜,饥欲餐英韵似赊。应景无人能送酒,清寒犹自过陶家。
  • 古诗《西江月·不肯内寻诸己》 - - 侯善渊 - - 不肯内寻诸己,坚刚外觅多求。傍门小法久淹留。此辈难为拯救。把似守析待兔,争如冒雪骑牛。华胥国里恣遨游。午夜能令返昼。
  • 古诗《杨医士六十·衣裁鹤氅鹖为冠》 - - 唐顺之 - - 衣裁鹤氅鹖为冠,数卷方书一草庵。绛县老人知几岁,太仓仙令却多男。不为避人居郭外,每因采药到山南。年来颇讶婴儿色,道术从知宿所探。
  • 古诗《己亥杂诗·闭门三日了何事》 - - 龚自珍 - - 闭门三日了何事,题图祝寿谀人诗。双文单笔记序偈,笔秃幸趁酒熟时。
  • 古诗《行路难·近关怕见北军装》 - - 钱澄之 - - 近关怕见北军装,掩面叉胸避道旁。忽说姓名惊改色,声音认得是同乡。
  • 古诗《梁园怀古·紫气红光甲马营》 - - 刘炳 - - 紫气红光甲马营,逶迤汴水绕神京。侯嬴曾执夷门辔,朱亥能移晋鄙兵。公子宴春珠结履,道君朝斗玉吹笙。銮舆一去繁华改,秋雨荒畿燐火生。
  • 古诗《病起遣怀·不到东皋久》 - - 彭孙贻 - - 不到东皋久,知应新涨生。潮回博陆庙,云掩越王城。寒食山茶落,春阴海市成。平沙官柳直,羡杀马蹄轻。
  • 古诗《颂古·东西南北捉虚空》 - - 释道颜 - - 东西南北捉虚空,海角天涯信不通。力尽神疲无处觅,万年松在祝融峰。
  • 古诗《豫章别曾克庵归吉水》 - - 刘绎 - - 我年廿七君三十,努力春华正及时。长啸从师原悟早,老泉发愤自惭迟。文章岂仅科名弋,抱负何须得丧疑。好念先人遗泽继,恭端事业久相期。
  • 古诗《鼓楼龙石·曙色连宵暝》 - - 王希文 - - 曙色连宵暝,旃林向晓红。嵯峨龙脱甲,空谷响丁冬。楼不闻吹笛,石更无敲钟。夜来行雨去,一喝满天风。
  • 古诗《下池·漾漾璇题湛镜光》 - - 释居简 - - 漾漾璇题湛镜光,团团素璧剪方方。一抔曾勺蟾蜍玉,犹带仇池翰墨香。
  • 古诗《古意·天寒河汉高》 - - 郭芬 - - 天寒河汉高,夜静秋声发。思君君不归,倚门望山月。
  • 古诗《太后挽诗·扶日行黄道》 - - 洪咨夔 - - 扶日行黄道,乘云上紫微。 忧劳形末命,恭俭见陈衣。 布德开刑网,和戎戢武威。 要知怀重处,行路涕交挥。
  • 古诗《偈三首·杜鹃声里春光暮》 - - 释如珏 - - 杜鹃声里春光暮,满地落花留不住。 琉璃殿上绝行踪,谁人解插无根树。 只应连夜雨,又过一年春。
  • 古诗《东园小饮·乞得残骸老故山》 - - 陆游 - - 乞得残骸老故山,草亭终日对孱颜。 孤云百尺起江际,幽鸟数声鸣竹间。 众死一身今独健,人忙万物本常闲。 此心欲语知谁听,赖有渔樵日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