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宋登春的诗 > 经彭泽县舟次小孤山阻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经彭泽县舟次小孤山阻雨

朝代:明代诗人:宋登春时间:2023-04-06
山塞分吴楚,山城辩土风。
人烟泽国异,春色故乡同。
晓饭孤山下,孤帆细雨中。
樯乌飞自去,诗罢意无穷。

诗人宋登春资料

经彭泽县舟次小孤山阻雨作者宋登春

宋登春(约1515-1586),字应元,号海翁、鹅池,明代诗人、画家,在世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真定府冀州新河县六户村(今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新河镇六户村)人。少年失父母,依靠兄嫂生活,聪慧好学,能诗善画,且诗祖少..... 查看详情>>

宋登春古诗词作品: 《再游濮上饮李理卿第感今怀昔因而有赠》 《丛竹洞·连竹分清影》 《荆州杂诗》 《江夏舟中值元日》 《郡东厅晏坐》 《秋日登唫览楼》 《书李右承郭北山房》 《秋日上党道中怀故乡知旧》 《和赠李少卿》 《荆州杂诗·流落燕州日

经彭泽县舟次小孤山阻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经彭泽县舟次小孤山阻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马蹄花·那龟山呵》 - - 汤显祖 - - 那龟山呵。拭泪搥胸。怎似蟠山气郁葱。蟠龙冈呵。他有三千粉黛。八百烟花。更那十二屏峰。鸣环动佩应雌雄。辞楼下殿交鸾凤。怎贪他不住的游龟。倒抛除了活动的真龙。
  • 古诗《竹枝词·上街路少下街稠》 - - 叶调元 - - 上街路少下街稠,卧帚一枝水面浮。扫得财来旋归去,几人骑鹤上扬州。
  • 古诗《胭脂井吊张丽华》 - - 陈作霖 - - 春江花月南朝冷,床下军书报边警。狎客欢筵未及终,镜明照彻山河影。台城古井苔花红,临春结绮楼皆空。君王妃子甘同梦,尘飞不到潜龙宫。国亡难备牵羊礼,碧血凝膏谁为洗。美人至竟不负君,未共宣华人晋邸。...
  • 古诗《寄揭阳业师黄先生》 - - 张天赋 - - 桃花门墙下,春风化育深。百年山斗望,千里圣贤心。世路有先后,纲常无古今。天涯倍惆怅,聊尔达新吟。
  • 古诗《过成山·节届清和雨乍收》 - - 李让 - - 节届清和雨乍收,郊园景物不胜幽。桃红李白难经夏,海碧山青不计秋。风送潮声惊过客,云开水面起飞鸥。载持君命恩惟重,一岁慇勤两度游。
  • 古诗《怀旧有感·见人手自遮》 - - 释函可 - - 见人手自遮,千百幻何极。人去手自扪,一点光历历。
  • 古诗《苏山秋望·谁道秋容冷澹》 - - 钱大昕 - - 谁道秋容冷澹,渲染红树青山。寄情怀葛以上,置身廉让之閒。
  • 古诗《苏州杂咏·横泾》 - - 胡绳 - - 横泾阿妹试衣新,五色缤纷百货陈。犹忆荒村孤店日,风前惟有卖糖人。
  • 古诗《春日钱塘杂兴》 - - 施肩吾 - - 西邻年少问东邻,柳岸花堤几处新。昨夜雨多春水阔,隔江桃叶唤何人。
  • 古诗《宫词·小雨霏微润绿苔》 - - 花蕊夫人徐氏 - - 小雨霏微润绿苔,石楠红杏傍池开。一枝插向金瓶里,捧进君王玉殿来。
  • 古诗《巴东县斋秋书》 - - 寇准 - - 讼庭终日静,琴鹤亦长闲。晚树生凉吹,秋思在远山。水穿吟阁过,苔绕印床斑。幸有江云看,何须卜往还。
  • 古诗《夜郎曲·夜郎溪槃木》 - - 杨慎 - - 夜郎溪槃木,阴中半景西。渔舟投树宿,水鸟逗花啼。
  • 古诗《古桂·当年豺虎走长安》 - - 曹大文 - - 当年豺虎走长安,太息朝臣尽素餐。抛却小山丛桂树,拼将一死殉衣冠。
  • 古诗《鱼·江湖各相忘》 - - 丁谓 - - 江湖各相忘,鱼虾同一波,乐哉乐哉。莫贪钓上饵,去□鼎中羹,戎哉戎哉。
  • 古诗《次永新冬至·鲤鱼风起过禾川》 - - 陶益 - - 鲤鱼风起过禾川,侨寄俄将臈月天。篱落有花凌白雪,葫芦无酒任苍烟。思归未作陶潜赋,入梦空惊范蠡船。至日又增明发念,顿令簪组祝尧年。
  • 古诗《许吾野观竞渡诗》 - - 陶益 - - 龙船出海竞相催,击楫中流亦壮哉。猛气已随飞浪急,雄心争喜夺标回。投湘角黍仍堪具,吊屈辞章未易裁。江畔往来人扰扰,不知谁负洛阳才。
  • 古诗《过清流关·昨日太山岭》 - - 程本立 - - 昨日太山岭,今日清流关。谓非大行坂,所历亦险艰。前瞻何突兀,后顾犹巑岏。下或堕地底,上或登云端。筋力讵能及,十步九嗟叹。愿言御冷风,安得生羽翰。
  • 古诗《梅十三绝·要写横斜临水枝》 - - 胡寅 - - 要写横斜临水枝,应从淡墨见依稀。 画师未必传天巧,争似西厢月影微。
  • 古诗《吴娃曲·忘忧石榴深浅红》 - - 陆游 - - 忘忧石榴深浅红,草花红紫亦成丛。 明年开时不望见,只望郎君说著侬。
  • 古诗《麻城道中二首》 - - 袁中道 - - 天雨乍霁云乍折,马首诸山齐献碧。 崒峍突兀何处峰,淡鸦鲜妍可怜色。 长途遥遥无止息,北风夜起转愁绝。 马铃当当送残日,乌鸦千点古坟侧。 我有新愁写不得,山骨鳞鳞忽起脊,中间尺余马蹄迹。 只道山石碎马啼,谁知马啼能穿石。 莫言此石太辛苦,南山石阅北邙土。 石深一寸土无数,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