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郑元昭的诗 > 解语花·花朝原文及翻译赏析

解语花·花朝

朝代:现代诗人:郑元昭时间:2019-06-04
梅心乍绽,柳眼微舒,京国春犹早。园林绿少。度花朝底似小楼情好。炉烟细袅。更绛蜡华筵双照。算者番客子时光,忍放芳怀老。
回首南州路渺。记去年今日,人被花恼。苔枝斜绕。缀轻红似解酬余一笑。春马瘦小。恋庭际东风袅袅。问故乡何异天涯,圆月清宵皎。

诗人郑元昭资料

解语花·花朝原文及翻译赏析

解语花·花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山坡羊·贴上》 - - 徐复祚 - - 贴上:风冷衣裳尴尬。雾琐云山叆叇。呀呀宾雁悲关塞。愁暗排。砧声续断来。孤舟冷落无聊赖。人在天涯音信乖。形骸。娇怯怯瘦似柴。颐该。泪涓涓撒不开。
  • 古诗《黄见源再过小斋而馀阙一造谢微名羁人无论远近雨中话旧漫赋此章》 - - 冯惟敏 - - 欲渡西津屡未能,闲官犹自愧良朋。微茫一水成疏越,咫尺三山阻共登。每忆春风燕市酒,重怜夜雨郡斋灯。高情从此频过访,苜蓿盘餐恐不胜。
  • 古诗《越中秋怀·无边落木送秋来》 - - 吴采 - - 无边落木送秋来,宋玉愁多赋更哀。淮甸烽烟连白下,楚江云影暗阳台。汉王未惜三斋印,庞统原非百里才。俛仰去天才咫尺,几回清梦到三台。
  • 古诗《课儿联·无言花脉脉》 - - 梁鼎芬 - - 无言花脉脉;有恨草萋萋。
  • 古诗《集句联·与古为新》 - - 谢元淮 - - 与古为新,载瞻星气;其曰可读,如写阳春。
  • 古诗《八月七日·周官虽有墓为尸》 - - 魏了翁 - - 周官虽有墓为尸,细考元非墓祭仪。九十年閒雠未复,陵■杂用最堪悲。
  • 古诗《偈·释迦弥勒》 - - 释士圭 - - 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临济德山,是何草芥。向上一路,荆棘成林。更欲翻身,堕崖落堑。总不动著,当处活埋。生机临时,翻成乱统。穿耳胡僧葱岭去,夜行踏雪马蹄轻。
  • 古诗《仙学堂·天人异所禀》 - - 李仲光 - - 天人异所禀,事物皆生知。强名仙学堂,此语将谁欺。我欲借隙地,虚檐敞茅茨。琅琅诵玉章,勉力探希夷。
  • 古诗《浮丘八景·紫烟楼》 - - 陈大猷 - - 一眺危楼倚碧空,山川形胜入鸿濛。远看漠漠烟云外,紫气长连八极中。
  • 古诗《寄淮南省参谋》 - - 杨维桢 - - 皇帝万年天统在,人臣八柱地轮回。西戎虎旅初传箭,南粤蛮王又筑台。斗上龙光红似电,海中蜃气黑成堆。白衣上客参谋议,画尽炉中铁箸灰。
  • 古诗《赠岭西兵宪张截止程先生》 - - 李孙宸 - - 石室台高望杳然,登龙其奈隔风烟。心悬花县论文日,病愧于华奉使年。豸绣重临光欲动,甘棠旧憩荫逾偏。汉家莫道薪还积,节钺行看下九天。
  • 古诗《袭美见题郊居》 - - 陆龟蒙 - - 故山空自掷,当路竟谁知。祗有经时策,全无养拙资。病深怜灸客,炊晚信樵儿。谩欲陈风俗,周官未采诗。
  • 古诗《仲春朝日坛礼成纪事六韵》 - - 乾隆 - - 朝日东门外,春分阳德雍。躬亲应戊岁,祭礼溯天宗。在俎陈骍角,承筐奠赤琮。元端服惟盛,大采意弥恭。三献酌清齐,旋宫奏夹钟。翘瞻坛壝焕,瑞拥旭光浓。
  • 古诗《西江月·风雨馀寒过了》 - - 无名氏 - - 风雨馀寒过了,池塘春水生时。迁莺飞上拂云枝。春遍柳村花市。酒面清空似水,玉杯温莹如脂。莫教花谢涴尘泥。把住东君索醉。
  • 古诗《齐天乐·北山旅馆图用榖人先生韵为华秋槎司马作》 - - 郭麟 - - 十年载酒江湖遍,不归如此湖水。小艇鸣榔,低檐结网,稳住一家深翠。画图写意。问选个江乡,西湖有几。鸭脚黄边,几人同此夕阳醉。当归故乡应寄。笑薛宣东阁,真欲相吏。笛里伊凉,胸中云梦,暗老英雄身世。壮心不已。道种菜闭门,渐谙斯味。何况鲈芗,秋风斜日里。 ...
  • 古诗《贺王丞相赐玉带》 - - 刘攽 - - 捷书吉语报安西,辨色彤廷喜气齐。萧相论功非汗马,晋公成事有通犀。尚方制作皆金玉,委佩光华想虹蜺。欲问九环加赐衮,何如判白授封圭。
  • 古诗《茶芽·谁采匡庐紫玉芽》 - - 潘牥 - - 谁采匡庐紫玉芽,二千里路到吾家。砖炉石铫自烹吃,清落诗脾作雪花。
  • 古诗《水亭·清溪一曲绕朱楼》 - - 游酢 - - 清溪一曲绕朱楼,荷密风稠咽断流。 夹岸垂杨烟细细,小桥流水即沧洲。
  • 古诗《任师中挽词》 - - 苏轼 - - 大任刚烈世无有,疾恶如风朱伯厚。 小任温毅老更文,聪明慈爱小冯君。 两任才行不须说,畴昔并友吾先人。 相看半作晨星没,可怜太白与残月。 大任先去冢未乾,小任相继呼不还。 强寄一樽生死别,樽中有泪酒应酸。 贵贱贤愚同尽耳,君家不尽缘贤子。 人间得丧了无凭,只有天公终可倚。...
  • 古诗《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 - 高适 - - 华馆曙沉沉,惟良正在今。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 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 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