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绍昙的诗 > 偈颂·久雨新晴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颂·久雨新晴

朝代:宋代诗人:释绍昙时间:2023-04-07
久雨新晴,物情显焕。
蝶弄海棠阴,莺啼杨柳岸。
声色纯真,不得一半。
堪笑灵云活眼睛,却被桃花换。
哑,瞎汉瞎汉。

诗人释绍昙资料

偈颂·久雨新晴作者释绍昙

释绍昙,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 查看详情>>

释绍昙古诗词作品: 《禅房十事·蒲团》 《偈颂·觌体全彰》 《为叔向题坐禅虾蟆》 《登金峨峰顶》 《哭栅石壁·心镜交光十四年》 《偈颂·贫苦芝峰》 《维石·一路机先滑似苔》 《偈颂·撼茶树》 《题兰蕙·一茎四花》 《送悟侍者归天台葬父

偈颂·久雨新晴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颂·久雨新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韵喻存道·访道寻师积有年》 - - 郭印 - - 访道寻师积有年,晚逢夫子叹高坚。玄关启处功深矣,妙指传来意豁然。气会三宫驰圣毂,理归一辙弃尘编。工夫到后神明出,夺得天机运用权。
  • 古诗《开建馆中俟客》 - - 张吉 - - 天风振庭柯,槭槭彻孤馆。公馀偶閒坐,红叶飘来满。茗饮意所便,寒凉怯冰碗。一杯堪自慰,幽独欢怀短。迟尔共佳期,青袍休款款。
  • 古诗《陜州抵沙涧渡》 - - 薛瑄 - - 重冈高下近弘农,北首乡关喜气浓。三晋云山秋色里,两河烟树夕阳中。弃繻谁识当年客,操筑应无旧日翁。远岸急风吹大舫,令人却忆济川功。
  • 古诗《人鲊瓮·怀沙祠下铁色矶》 - - 范成大 - - 怀沙祠下铁色矶,中流束湍张祸机。与赍俱入彼可吊,乘流而下吾亦危。江河难犯一至此,天地好生安取斯。朝歌胜母古尚讳,我其覆醢航秭归。
  • 古诗《南乡子·寒意剩春纤》 - - 蒋春霖 - - 寒意剩春纤。放燕归来又下帘。蝴蝶渐稀人渐懒,恹恹。满地青榆午梦甜。淡日隐重檐。雨气云痕百态兼。睡起却惊天影暗,眉尖。愁似春阴向晚添。
  • 古诗《登石鼓·合江通彬江》 - - 庞嵩 - - 合江通彬江,仅仅五里许。昨始见暄晴,风寒遽牴牾。风逆水顺行,天意岂偏与。上下往来舟,莫更相嗔语。
  • 古诗《猫儿坠·题草虫胭脂花夜来香画扇》 - - 潘榕 - - 声声络纬,薄暮送新凉。坐对晶帘看夜妆。胭脂花衬酒涡庞。端详。更令我一缕魂销到夜来香。
  • 古诗《点绛唇·梦返江南》 - - 左锡嘉 - - 城郭全非,劫灰未烬虫沙泣。断垣颓壁。野火磷磷碧。安得欃枪,扫尽中原贼。江南北。几行残柳。都是伤心色。
  • 古诗《自五月廿二日》 - - 陈廷敬 - - 旧日春游共往回,东风依约野棠开。黄尘影事看清海,曾到龙王庙里来。
  • 古诗《贺金锡龄五子同时入泮联》 - - 陈璞 - - 奎宿珠联星翕聚;蓬莱云近凤齐飞。
  • 古诗《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晚饮阳华岩夜阑乘月泛舟而归》 - - 李长庚 - - 朝游狮子晚阳华,玩水看山乐可涯。野鹤沙鸥惯看客,一双对立渡头沙。
  • 古诗《浣沙溪·塔尔寺》 - - 陈逸云 - - 金瓦雕檐佛殿凉。袈裟红紫喇嘛装。欲超尘海礼慈航。贝叶经传清梵语,酥油茶暖藏粑香。閒看塞雁度斜阳。
  • 古诗《秋日赵司农刘水部邀游云龙山放鹤亭同子与赋》 - - 王世贞 - - 地属黄楼守,樽开画省郎。大风来芒砀,飞壒捲河梁。鹤不归残照,人今醉异乡。冯栏一翘首,天地渐苍茫。
  • 古诗《雪中谱琴汪公子拉顾眉生同听》 - - 邝露 - - 白门桃李月,绿绮凤凰弦。古调持秋竹,同云愁莫天。岂期公子过,得并雒川妍。良夜为君故,移情私自怜。
  • 古诗《和刘国正觅雌黄》 - - 张孝祥 - - 刘郎家具少于车,只有诗囊未厌渠。乞与丹铅将底用,点勘腹中行秘书。
  • 古诗《鹿泉·痛饮狂歌试鹿泉》 - - 连横 - - 痛饮狂歌试鹿泉,中原何处著先鞭?麾戈且驻乌衣国,倚剑重开赤嵌天。故垒阵图云漠漠,荒台碑碣水涟涟。明朝鼓浪山头望,极目鲲溟几点烟。
  • 古诗《即时偶占·鸿鹄元无燕雀媒》 - - 沈尹默 - - 鸿鹄元无燕雀媒,乾坤俯仰一倾杯。箧中尚有能鸣剑,未是风尘大可哀。
  • 古诗《不寐·方寸忽波澜》 - - 宋辅仁 - - 方寸忽波澜,无聊强自安。愁肠如绠结,病体觉衾单。雨急天将曙,人喧梦未阑。尘劳抛不得,何处觅清欢。
  • 古诗《鹧鸪天·题半梦填词图》 - - 吴金水 - - 寂历空庭荫碧梧。绕阶芳草任凋芜。灯边有梦谁知味,人境无妨自结庐。情磊落,酒粗疏。几年风雨感何如。会心最是丹青手,万绪千思绘一图。
  • 古诗《依韵和章枢密景灵宫奉安列圣神御》 - - 王珪 - - 清都铙吹犯宵寒,宝帐云龙度帝关。 禁跸忽传天直北,仙山元在海中间。 九门日月蒙嘉气,六殿衣冠绘睟颜。 翠辇归来朝献罢,千官齐拜未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