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祖钦的诗 > 偈颂·面前明暗两忘时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颂·面前明暗两忘时

朝代:宋代诗人:释祖钦时间:2023-04-06
面前明暗两忘时,莽荡乾坤都不知。
到此若生毫发见,依前越国又依稀。

诗人释祖钦资料

偈颂·面前明暗两忘时作者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 查看详情>>

释祖钦古诗词作品: 《偈颂·脱然语默去离微》 《偈颂·佛法本无多子》 《偈颂·进无前》 《偈颂·动弦别曲古今稀》 《偈颂·人与境空》 《偈颂·声色无依》 《偈颂·无忧树下》 《偈颂·是亦刬》 《偈颂·指天指地》 《观音赞·以耳返观

偈颂·面前明暗两忘时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颂·面前明暗两忘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又赋·僧录扶王化》 - - 李穑 - - 僧录扶王化,人伦重母恩。随身唯败笔,寄迹向空门。崖断馀千尺,山明又一村。益和江上路,行色想难言。
  • 古诗《显通寺三依皇祖元韵》 - - 弘历 - - 轻舆陟巘重,寺据翠微峰。白马负经际,碧山最古踪。仙花向春馥,慧树布阴浓。行馆近非远,时闻云外钟。
  • 古诗《咏和阗观泉玉韘》 - - 弘历 - - 坐石复临流,观澜术有由。盈科而后进,逝者孰能留。或立隔溪问,于心悟旨不。离弦试看箭,是道契头头。
  • 古诗《三情之三·有女适王孙》 - - 文肇祉 - - 有女适王孙,或作黔娄妇。羡杀嫁田夫,白头常相守。
  • 古诗《冬夜院中斋宿》 - - 袁炜 - - 玉堂清接禁城阴,庭树萧萧夜气森。院静风回霜柝近,檐虚星映雪阶深。窗含残烛摇空影,鸟警寒枝杂众音。咫尺天南云缥缈,瑶坛应候翠华临。
  • 古诗《章夏途中·前山历尽后山来》 - - 施世纶 - - 前山历尽后山来,日暮东西送雨回。列嶂重关微径出,远烟几道一村开。老僧鸣磬归香刹,翠鸟衔花过讲台。南望岱宗青欲滴,碧空云外郁崔嵬。
  • 古诗《北本兰亭·一千年想永和会》 - - 方回 - - 一千年想永和会,十九之传贞观摹。此本中原今第一,真成一字一骊珠。
  • 古诗《送林贰尹赴灵山》 - - 谢廷柱 - - 杨花榆荚满城东,乡思离情此日同。万里兼程趋八桂,几时閒咏对双松。天涯云白瞻亲舍,郭外春晴问土风。宦况好凭书一报,明年翘首望飞鸿。
  • 古诗《诗例奉送倪学士舜咨清明谒陵之行》 - - 程敏政 - - 今年分祀园陵下,问柳寻芳亦羡渠。往日滥陪轩盖后,冒寒冲暑最怜予。
  • 古诗《寄韩少室先生》 - - 陈廷敬 - - 家在行山第一峰,石泉云袅出疏松。黄河渺渺霜风起,收拾渔竿放白龙。
  • 古诗《夜泊梁口·寒沙一片白》 - - 李之世 - - 寒沙一片白,澹月带霜痕。舟子乍停桨,人家半掩门。疏烟衔落木,微火辨遥村。暂觉离乡远,江干劳梦魂。
  • 古诗《谒金门·寿何令》 - - 黄机 - - 冬十月。记取生申时节。梅傍小春融绛雪。浅寒犹未却。且醉笙歌蕉叶。富贵不须频说。国太夫人头半白。看君金印烨。
  • 古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仍用小杜韵》 - - 陈仁德 - - 诗思欲共朵云飞,绝顶登临大气微。寒雁远随天日渺,悲风似唤国魂归。霓裳舞散如流水,帝主宫倾付落晖。李杜文章犹在壁,墨香缕缕袭秋衣。
  • 古诗《南乡子·花国早知名》 - - 吴湖帆 - - 花国早知名。万丈晴标建赤城。秀色亲餐仙露滴,盈盈。绝世双无道我卿。清梦醉还醒。相印心心誓鲽盟。画里真真能唤许,飞琼。福慧谁修伴侣星。
  • 古诗《山寺听蝉·偶同高士出》 - - 陈子升 - - 偶同高士出,一路听蝉嘶。雅尚宜秋露,何心怜夏畦。晚风清梵外,茂树翠微西。复此令人远,依依飞鸟栖。
  • 古诗《尹亭夜集·忆共尚书饮》 - - 边贡 - - 忆共尚书饮,兰舟漾渚风。芙蓉开月下,箫管入云中。鹤唳烟沙远,萤流水閤通。重来值摇落,无复往时同。
  • 古诗《叔衡来沪疗疾相见泫然因有斯赠》 - - 郑孝胥 - - 孤生微意本难明,气类凋伤更自惊。沧海相逢君又病,春寒向晚月初倾。拂衣世网甘除籍,抉目城门敢厌兵?地下王陈应共笑,空将鬼录数同庚。
  • 古诗《浣溪沙·楼外青山解送迎》 - - 胡士莹 - - 楼外青山解送迎,凄迷烟草一程程,天涯何处有人行?为惜朱颜频揽镜,敢劳素手试调筝,可怜心眼不分明。
  • 古诗《何仁甫作室日生男》 - - 方回 - - 筑室肇闻开吉卜,弄璋恰喜共良辰。 千间广厦连云起,一颗明珠入掌新。 撰上梁文焉用我,作汤饼客可无人。 门闾如此须高大,他日能容驷马轮。
  • 古诗《池上怀王卿》 - - 韦应物 - - 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 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 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