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著的诗 > 寄题剡竺贯之书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题剡竺贯之书堂

朝代:宋代诗人:陈著时间:2017-12-05
一片心田种善根,粲为枝叶儿孙。
人从今日封培去,百世金庭好石门。

诗人陈著资料

寄题剡竺贯之书堂作者陈著

陈著(1214-1297),六月十三日戌时生,小名祥孙,字子微,小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人,寄籍武康县。曾祖宏,祖伸,父德刚,兄弟二人,娶童氏。理宗宝祐四年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 查看详情>>

陈著古诗词作品: 《杂兴·学得无名氏》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 《庆春泽·丙申乡人醵赏凤花》 《十月二十四日过弟观寓所出莱菔相款》 《三次书怀·默察天翻地覆由》 《次韵剡张知录见寄》 《次韵前人城北春行》 《送丹山主者周东隐》 《送别单君范·寒山曾约醉梅香》 《桃崖暄日·盛阳淑气满岩前

寄题剡竺贯之书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题剡竺贯之书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子陵祠·问水下桐津》 - - 皇甫汸 - - 问水下桐津,看山入富春。花源别是路,鱼鸟自为邻。独作垂竿客,多惭荐藻人。沧波流不尽,何以溯芳尘。
  • 古诗《雪后·雪后山川景倍嘉》 - - 郭谏臣 - - 雪后山川景倍嘉,东郊初日弄烟霞。幽人策蹇来相访,为道寒梅己放花。
  • 古诗《训蒙绝句·浴沂》 - - 朱熹 - - 只就吾身分上思,相呼童子浴沂归。更无一点閒思想,正是助忘俱勿时。
  • 古诗《次临封·泽锦醇酤》 - - 叶高 - - 休将鸡骨卜年丰,好酒便占我稼同。往事漫怀池上锦,族歌且倒杯中红。香分野叟团春社,兴助渔翁掉晚风。座上能招刘阮辈,不须黄鹤舞屏中。
  • 古诗《王修撰雊鹆图》 - - 张宁 - - 不用高飞逐走蓬,鸣鸠乳燕自相从。日斜庭院春声歇,一树樱桃细雨中。
  • 古诗《清源道中别裕卿》 - - 胡应麟 - - 十日平原饮未阑,更携离色上征鞍。浮云万里幽期隔,明月千峰旅梦寒。片诺久知肝胆尽,深交那问鬓毛残。孤帆岁暮能相过,风雪桐江有钓竿。
  • 古诗《题吸川亭·三峰拥中州》 - - 周紫芝 - - 三峰拥中州,二水俱北汇。状如吸川鲸,有屋负鲸背。主人颂酒德,量与刘阮对。会令百川流,入我三尺喙。回视瓮间人,无乃真鼠辈。天风驾鲸波,风静水可爱。想当持翠螺,时依太白酹。尔曹固何知,此意有君在。...
  • 古诗《春霖未霁澍雨大作》 - - 薛季宣 - - 甚雨过清明,侵淫不肯晴。天占符后甲,人意失先庚。陌路河鱼上,阶塘野草生。早来云陡黑,流澍霫间成。
  • 古诗《沈朝议挽词·擢第繇元祐》 - - 林季仲 - - 擢第繇元祐,封侯迨绍兴。旷怀初不竞,薄俗漫多能。勋业一壶酒,交游八尺藤。诸生话乡老,挥泪湿寒灯。
  • 古诗《赠王凤二山人》 - - 李洞 - - 山兄望鹤信,山弟听乌占。养药同开鼎,休棋各枕奁。相逢九江底,共到五峰尖。愿许为三友,羞将白发挦。
  • 古诗《土城山和钱六》 - - 朱彝尊 - - 江花江草满江关,浣女清歌日暮还。曲罢彩云犹未散,春风吹上土城山。
  • 古诗《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 - - 吴融 - -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自惭初识查头味,正是栖栖哭阮涂。
  • 古诗《云洞园·拥湖营圃藉元勋》 - - 董嗣杲 - - 拥湖营圃藉元勋,景色天然曲折分。水脉窨花通活港,洞基垒石走空云。千间大厦归春梦,一撮危亭纳夕曛。扁画自悬碑自压,当年何事立孤坟。
  • 古诗《南诏残碑·文章与书法》 - - 阮元 - - 文章与书法,确是唐贤派。上溯东爨碑,古法尚不坏。
  • 古诗《杂诗·鲜新薄葵藿》 - - 孙元衡 - - 鲜新薄葵藿,腐朽珍鱼虾。家贫食三韭,鲑菜宁不嘉。绮罗朝入市,负戴夜还家。青钱随手给,实俭名则奢。螳臂与鸡肋,大言相矜誇。天时亦云异,腊月荐王瓜。草木不经霜,往往见浮花。因之识民气,顺应无所嗟。...
  • 古诗《昌甫同过竹院和其韵》 - - 韩淲 - - 北客相从能几家,故庐谁复话京华。君因父母思仍赋,我亦姻㜕怅不哗。竹院风烟元有地,玉溪人物岂无涯。同来大半多先契,冻雨吹寒湿岸沙。
  • 古诗《养疴杂诗·桃花红杂柳花飞》 - - 黄遵宪 - - 桃花红杂柳花飞,水软波柔碧四围。五尺短绳孤棹艇,小儿欢曳鳄鱼归。
  • 古诗《送曾道扶司李汉中》 - - 尤侗 - - 江陵驿路满梅花,计日连云出谷斜。大丙山高环二华,五丁峡远接三巴。蒲鞭宽厚随羌俗,骢马威仪近汉家。更上陈仓怀古迹,武侯残壁起悲笳。
  • 古诗《次韵叔兴见赠》 - - 赵汝腾 - - 眼界纷纷尽扫除,云烟杳雾是匡庐。江山信美非吾土,井邑繁雄想旧庐。落笔纵横盾草檄,感时忧愤欲成书。要须起赴功名会,莫守陈编似蠹鱼。
  • 古诗《挽邓南山·老子平生不好谀》 - - 赵必象 - - 老子平生不好谀,莫教猿鹤费分疏。 只消题作南山墓,种竹一庭梅百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