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郭印的诗 >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

朝代:宋代诗人:郭印时间:2018-01-30
辩嗟孟轲劳,清笑伯夷隘。
秋毫满六虚,须弥藏一芥。

诗人郭印资料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作者郭印

郭印,字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双流人。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任仁寿、铜梁等地县令,左朝请大夫等。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刺史,年八十余卒。与秦桧虽曾同..... 查看详情>>

郭印古诗词作品: 《用韵·服田力穑是良农》 《次元守中秋观月韵》 《次刘子翼韵·逢迎欣晤语》 《水仙花·琉璃擢干耐祁寒》 《吐华月为题·山深隐麚麇》 《书怀·物齐人即我》 《吐华月·桃源渺何所》 《登咒土寺东台》 《冯当可游龙鹤山有诗赠安道人用韵》 《次韵仲明举西郊别墅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催拍·外》 - - 高明 - - 外:孩儿。此别去。你的吉凶未凭。再来时。我的存亡未审贤婿。。吾今已老景。毕竟你没爹娘。我没亲生。若是念骨肉。一家须早办回程合前。
  • 古诗《票房因雨暂停马蹄湖候同好以语之》 - - 程滨 - - 欹枕逃朱夏,閒眠醒碧纱。一窗竹雨瘦,满臂簟纹斜。歌咏琴房扊,徘徊布伞遮。候君兰沼外,独立听蛤蟆。
  • 古诗《倚楼有忆·暗楼生暮气》 - - 姚燮 - - 暗楼生暮气,独酌写愁歌。静月涵江阔,颠风入絮多。天低看鹭立,草尽有帆过。客也孔巢父,吾知在涧阿。
  • 古诗《喜雪应制次韵》 - - 李吕 - - 嘉平瑞雪映苍华,寒冻河源万里沙。贝阙珠宫眩云海,琼林玉树散空花。先春知为农祥应,泽物深随德意遐。不隔宠光回寸草,何妨梅柳自萌芽。
  • 古诗《敬题念台先生手书》 - - 全祖望 - - 少师希圣学,不仅在安贫。一节见全体,清风识古人。尚传手泽旧,足为讲堂珍。我亦鹑衣客,门墙倘不嗔。
  • 古诗《唐多令·秋影》 - - 吴尚憙 - - 寒露散空濛。明霞在远峰。爱冰蝉斜挂疏桐。瑟瑟西风催漏去,频移向画帘中。小径百花丛。花间尔伴侬。对清潭却又无踪。翠袖添寒灯欲暗,还疑是隔纱笼。
  • 古诗《颂古·灵山结舌举花枝》 - - 释可湘 - - 灵山结舌举花枝,迦叶难瞒展笑眉。接响承虚到今日,儿孙棒喝竞交驰。
  • 古诗《适见诸公咏梅之什因用其韵率作者同赋》 - - 李吕 - - 影落林塘凹,斜入茅檐角。月黑缟袂逢,天寒翠袖薄。世无杜陵人,清吟久零落。诗魂不可招,远水谁当酌。
  • 古诗《江南弄·儿生七岁美容姿》 - - 霍与瑕 - - 儿生七岁美容姿,趋跄步武逞威仪,良辰吉日尔从师。尔从师,予从父。生别离,勿相顾。
  • 古诗《新正积雨连旬依韵答辉弟》 - - 陈达 - - 弥雨旬过半,柴门午未开。光悭银海眩,醉罕玉山颓。美景孤春至,新诗入梦来。阴晴亦何事,浪向鹁鸪猜。
  • 古诗《含笑花·半面羞藏袂》 - - 舒岳祥 - - 半面羞藏袂,回头懒向人。清凉生夜气,冷淡见天真。此物悭开口,他花怯效颦。莫嫌容易落,笑罢总成尘。
  • 古诗《峡山寺·明日青阳逼岁阑》 - - 孙蕡 - - 明日青阳逼岁阑,绣衣聊得共跻攀。云铺鹤背浮金殿,风引猿声怨玉环。薄宦岂堪长作客,故乡惟有一登山。绳床睡暖梅花月,输与蒲庵老衲闲。
  • 古诗《酒边·茶瓯才退酒杯来》 - - 陈著 - - 茶瓯才退酒杯来,酒兴浓时杯复杯。也须留取三分醒,要带明月清风回。
  • 古诗《春夜集黄惟雅草堂仝陈彦宗蓝翰卿作》 - - 佘翔 - - 银烛吐珠光,邀宾醉草堂。缑山星乍弄,湘浦色初张。卮进长生酒,诗赓大雅章。同心厌此夜,漫说少年场。
  • 古诗《张丽英·不嫁吴王凤作群》 - - 屈大均 - - 不嫁吴王凤作群,山中偃卧发纷纷。冰纨照面如明月,石鼓歌声入紫云。
  • 古诗《题美人图·閒情悯默坐方兴》 - - 王邦畿 - - 閒情悯默坐方兴,懒臂斜申唤不应。恰似当年初会著,终宵无语只心承。
  • 古诗《柳梢青·书宋本梅花喜神谱后》 - - 吴湖帆 - - 花占春先。香飞雪后,一样情牵。往事风流,美人林下,明月窗前。几番清梦缠绵。又何如罗浮醉仙。心系词工,眉舒黛妩,额点妆妍。
  • 古诗《和陶·上有碧松林》 - - 黄文雷 - - 上有碧松林,下有白石道。 中有学仙人,自号枯松老。 蜕身千岁余,坐息如木槁。 面目剧严冷,但道空虚好。 袖出天甲书,意色轻鸿宝。 此老诚可人,吾欲从师表。
  • 古诗《重送·一生自守至如此》 - - 文同 - - 一生自守至如此,惟道外皆非所亲。 顾已通塞尽有命,是身可忍求因人。
  • 古诗《正月十五夜》 - - 苏味道 -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