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成鹫的诗 > 寄西宁张明府·佳气郁葱葱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西宁张明府·佳气郁葱葱

朝代:明代诗人:成鹫时间:2021-09-03
佳气郁葱葱,琴台日出东。
五弦弹解愠,六月来薰风。
闻者饮馀善,与人存大公。
谁能为此曲,无乃是文翁。

诗人成鹫资料

寄西宁张明府·佳气郁葱葱作者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 查看详情>>

成鹫古诗词作品: 《闰花朝·花发朝还暮》 《仙掌岩有怀圆老师》 《罗浮山·宿雨初晴策短藜》 《阻雪即事·冻压茅檐户不开》 《观云海·岳顶半閒屋》 《咏莲漏限韵·脉脉割昏晓》 《仙城寒食歌四章·尉陀墓》 《留别诸子归耕西宁作》 《锦石新晴望远有感》 《借庵即事·藩篱原不有

寄西宁张明府·佳气郁葱葱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西宁张明府·佳气郁葱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登楼曲·彩奁匀就百花香》 - - 龚鼎孳 - - 彩奁匀就百花香,剪玉纱厨挂锦囊。淡染春螺轻掠鬓,芙蓉人是内家妆。
  • 古诗《和牛相公溪醉歌见寄》 - - 刘禹锡 - - 脱屣将相守冲谦,唯于山水独不廉。枕伊背洛得胜地,鸣皋少室来轩檐。相形面势默指画,言下变化随顾瞻。清池曲榭人所致,野趣幽芳天与添。有时转入潭岛间,珍木如幄藤为帘。忽然便有江湖思,沙砾平浅草纤纤。怪石钓出太湖底,珠树移自天台尖。崇兰迎风绿泛艳,坼莲含露红...
  • 古诗《赠寒山凝远知妄》 - - 钱谦益 - - 徵君寂寞北山空,小宛新堂蔓草中。今日钟鱼相应答,夜深绀殿一灯红。
  • 古诗《送朱元长北试京兆》 - - 于慎行 - - 西风吹桂树,欲发上林枝。河畔停舟夜,花前对酒时。愁深谈旧事,别久见新诗。几日泥金到,山中有梦思。
  • 古诗《鷾鸸·畏人常是袭人间》 - - 邹浩 - - 畏人常是袭人间,人不能伤自往还。争似鸾凰在寥廓,更无尘虑杳难攀。
  • 古诗《题张方伯画马》 - - 陈炜 - - 长安陌上柳亸地,十二年间散群骥。兰筋凤臆若游龙,龙种生来尽神异。良工写意非写形,生绡半幅坠房精。韦韩之妙不复作,眼前画者谁得名。个中憔悴老无力,饲秣犹为人爱惜。其他騕袅与骅骝,皂圉分明动鞭策。傍观一马殊不然,霜蹄腾踏嘶向前。汗血须骖六龙驭,安得奚奴浪著鞭。...
  • 古诗《中塔悟空禅院》 - - 王蔺 - - 重到招提恰两年,北窗风雪接衾眠。客来休说邯郸梦,世事端知不偶然。
  • 古诗《水纹·初作眉头皱》 - - 杨万里 - - 初作眉头皱,还成簟面斑。小风来不住,织遍一池间。
  • 古诗《放步山根梅梢一花奇甚》 - - 韩淲 - - 老去情怀触景移,意行何地不吾诗。小园雨后将飞雪,探得梅花第一枝。
  • 古诗《百咏·客路》 - - 朱继芳 - - 身如海燕傍谁门,别泪双垂不见亲。惟有一条邛竹杖,相随万里共艰辛。
  • 古诗《呈张贞居·句曲山人毛发古》 - - 王鉴 - - 句曲山人毛发古,苍龙为剑羽衣轻。道高不入方士格,海内惟闻外史名。石菌依稀丹气动,玉壶潋滟紫文生。孤山祠与楼居近,应傍梅花领鹤行。
  • 古诗《和仲儿见梦诗》 - - 黎淳先 - - 万事于今足亦难,里春不相泪堪弹。烟波渺渺自兹去,云水茫茫不可看。觇拟虬鸾何日返,岁时韡鄂倍春残。月明匣笥幽香发,肠断莲花墨未干。
  • 古诗《端州赠别沈止岳少参》 - - 施闰章 - - 东游非汗漫,强半为君来。砚试端江石,尊移越海台。干戈蛮洞洗,日月瘴乡开。惜别仍留句,谁知沈约才。
  • 古诗《送张广汉中丞观军留都》 - - 边贡 - - 闻说狼山下,江波带血流。中原初息战,诸将各封侯。草绿西兴渡,云生北固楼。经过吊陈迹,春日暂停舟。
  • 古诗《贤书喜作·去岁吾乡友》 - - 王廷陈 - - 去岁吾乡友,追陪良可欢。月吟耽夕槛,花宴簇春栏。岂意乖云雨,翻令隔羽翰。独怜松桧色,青翠耐天寒。
  • 古诗《江上别友·相看仍恸哭》 - - 谢翱 - - 相看仍恸哭,欲学晋诸贤。戍近风鸣柝,江空雨送船。朔云侵别色,南雪忆归年。拟共锄青朮,无为俗事牵。
  • 古诗《明孝陵·东望孙陵似北辰》 - - 吴妍因 - - 东望孙陵似北辰,啾啾故鬼莫酸呻。民权若果昌明早,那有閒山容汝身。
  • 古诗《叶·天涯谁与寄相思》 - - 释斯植 - - 天涯谁与寄相思,残片疏疏尚恋枝。一自西风寒勒后,凋零能得几多时。
  • 古诗《红梅·穠华不与众芳同》 - - 王之道 - - 穠华不与众芳同,偏爱施朱立晓风。 莫道春来无酒病,脸霞犹带夜来红。
  • 古诗《横江词·采菱莫近秋》 - - 李蓘 - - 采菱莫近秋,驾船莫近洲。 秋菱刺伤指,洲浅风难使。 横江女儿颜如琼,弄花簪柳随娘生。 笑拈竿子撇波去,不解芦中孤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