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张说的诗 > 句·分班晓入翔鸳阁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分班晓入翔鸳阁

朝代:唐代诗人:张说时间:2023-04-05
分班晓入翔鸳阁,直舍旁连浴凤池。

诗人张说资料

句·分班晓入翔鸳阁作者张说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 查看详情>>

张说古诗词作品: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 《寿和·皇祖严配》 《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辑户口应制》 《咏瓢·美酒酌悬瓢》 《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 《岳州作·夜梦云阙间》 《岳州守岁·除夜清樽满》 《相州山池作》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句·分班晓入翔鸳阁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分班晓入翔鸳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洪正郎挽·每话童游把酒觞》 - - 赵显命 - - 每话童游把酒觞,忽惊粱梦泪盈裳。积三世德还如此,未六旬年亦太忙。宦业鹏啚归吏隐,家声螟子种书香。天真心事淹该识,泉路沉沉几日旸。
  • 古诗《二犯沽美酒·小生》 - - 徐元 - - 小生:养由基惹祸殃。惹祸殃。来进贡。到吾邦。他卖弄百步穿杨。自逞强。使屠程燥莽燥莽。攀弓箭搭上丝缰。连射去三矢齐响。那将军也不厮放我呵。。好一似天王射着太阳呀。。那养由基被屠程一鎗。落番在教场之上。 ...
  • 古诗《江儿水·净》 - - 徐霖 - - 净:只说求男女。烧香古庙中。令他访妾閒谈咏。你托疾差人将言哄。女儿前遣驰飞鞚。潜地行踪移动。教他两处无寻。做了一场春梦。
  • 古诗《秋斋夜听雨·南亩苦刈稻》 - - 陆深 - - 南亩苦刈稻,秋风兼送寒。老农舂旧谷,红女捣残纨。暗响随黄叶,疏香消紫兰。物华知节改,加意几回看。
  • 古诗《偈颂·一百二十日禁足》 - - 释宗杲 - - 一百二十日禁足,三十五日在外走。熨斗煎茶铫不同,泥牛解作师子吼。今朝法岁已周圆,拈得鼻孔失却口。以大圆觉为伽蓝,七七依前四十九。
  • 古诗《六八年元旦至小营公园食堂进餐示同座某君》 - - 洪传经 - - 举杯序齿一年加,且就园林玩物华。顽石移来难作鼓,寒梅折尽为开花。三篇有味时三复,万寿无疆唱万家。漫道霜风欺病叶,飞车载满赤城霞。
  • 古诗《记梦·珠衣失手落沧溟》 - - 释今无 - - 珠衣失手落沧溟,草蔓花繁岁复经。梦里书归犹见字,意中人罢岂堪情。上滩只觉峰阴暗,拥被难当月夜明。总是到头空一算,滔滔唯有水流声。
  • 古诗《照水联句·插花行理鬓》 - - 何逊 - - 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
  • 古诗《岁暮感怀·早是穷冬逼》 - - 赵抃 - - 早是穷冬逼,那堪客思兼。事嗟流水远,年愧入春添。与雪幸同操,惊霜忽到髯。晚舟前浦泊,何处有青帘。
  • 古诗《冯叔莹仿元人用东坡诗意绘草虫七种属题》 - - 夏孙桐 - - 东坡磊落人,赋物何曲肖。君画如其诗,天机转清妙。正于芥子中,光芒烛龙耀。蠕动天地间,鼓荡谁所召。纷挐蛮触争,惨淡虫沙吊。寓言十八九,蒙庄庶同调。
  • 古诗《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 - - 翁卷 - -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 古诗《老屋·雨涴壁泥行蜥蜴》 - - 舒岳祥 - - 雨涴壁泥行蜥蜴,风吟窗纸落蟏蛸。空斋惟有书千卷,夜夜青灯共寂寥。
  • 古诗《题梧桐落叶便面》 - - 项茧章 - - 容易秋风感客心,萧萧木叶下疏林。从今一任泥涂辱,忘却炎天借绿阴。
  • 古诗《怀归·十里芙蓉国》 - - 申佳允 - - 十里芙蓉国,城闉香气霏。楼心浮翠杳,潭影下清晖。世路俱流水,秋风一钓矶。疏狂原具癖,能与素心违。
  • 古诗《戏作五绝·狱讼已闻冤滞雪》 - - 程颢 - - 狱讼已闻冤滞雪,田农还喜土膏匀。只应野叟犹相笑,不与溪山作主人。
  • 古诗《菩萨蛮·初三弓样眉儿嫩》 - - 吴湖帆 - - 初三弓样眉儿嫩。九秋风露珠盈寸。密意托微波。诗情离恨多。重阳时日近。望极琼楼迥。清梦绕云天。轻纱笼月圆。
  • 古诗《偶成·窗风猎猎举绡衣》 - - 周邦彦 - - 窗风猎猎举绡衣,睡美叭应枕簟知。忽有黄鹂深树语,宛如春尽绿阴时。
  • 古诗《鹧鸪天·相傍清明晴便悭》 - - 周密 - - 相傍清明晴便悭。闭门空自惜花残。海棠半坼难禁雨,燕子初归不耐寒。金鸭冷,锦鵷闲。银缸空照小屏山。翠罗袖薄东风峭,独倚西楼第几阑。
  • 古诗《逢贾老·买得虚名东路归》 - - 郑獬 - - 买得虚名东路归,自怜鸥鸟本忘机。 吾师不用苦迎送,亦是当时一布衣。
  • 古诗《禅继·处变安常两不同》 - - 陈普 - - 处变安常两不同,圣心天地与为公。 要知授受精微处,不问亲疏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