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昆明湖泛舟作·汀兰岸柳斗青时原文及翻译赏析

昆明湖泛舟作·汀兰岸柳斗青时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汀兰岸柳斗青时,映带烟光润且滋。
最爱湖心教缓棹,春云又作雨丝丝。

诗人弘历资料

昆明湖泛舟作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昆明湖泛舟作·汀兰岸柳斗青时原文及翻译赏析

昆明湖泛舟作·汀兰岸柳斗青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蔡右宣汪觐臣诸子追送至虎丘毛大可张南士董无休即席有诗赠别》 - - 施闰章 - - 满坐词人酒满卮,虎丘执手问前期。河桥谁见销魂处,夜半月斜山寺时。
  • 古诗《钟山诗次杜于皇韵》 - - 许珌 - - 孝陵陵上草萋萋,日落江南杜宇啼。金瓦久经麋鹿窜,玉环空锁凤凰栖。青氛大地归科斗,紫气中天散鼓鼙。一自尊灵兹永蛰,才非曹植敢重题。
  • 古诗《中秋月食·露华澄月色》 - - 邓云霄 - - 露华澄月色,可爱是中秋。岂料清光夕,翻成秉烛游。水轮初掩匣,玉帐乍悬钩。试问停杯客,何如风雨愁。
  • 古诗《秦淮泛舟·管细弦幺簇画船》 - - 梁肯堂 - - 管细弦幺簇画船,河亭风幔斗芳鲜。消魂一曲秦淮水,才见垂杨便可怜。
  • 古诗《菩萨蛮·求宦》 - - 苏癿 - - 自从涉远为游客。乡关迢递千山隔。求宦一无成。操劳不暂停。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携酒步金堤。望乡关双泪垂。
  • 古诗《课儿联·文谢真同调》 - - 梁鼎芬 - - 文谢真同调;黄刘不再生。
  • 古诗《九江·吴楚一江共》 - - 邵长蘅 - - 吴楚一江共,波涛九派分。湖光寒自白,庐岳晓常云。虎斗荒村迹,猿啼落日闻。琵琶亭废久,枫叶正纷纷。
  • 古诗《梅花诗·清溪茅屋复疏篱》 - - 张英 - - 清溪茅屋复疏篱,临水临檐初放时。雪里自支高士骨,帘前欲点美人眉。疑传沧海珠林种,谁琢空庭玉树枝。偏以岁寒为令节,旁人错认晓风吹。
  • 古诗《白鹤台·白鹤不来云亦孤》 - - 石安期 - - 白鹤不来云亦孤,青山长在树荣枯。应随道士青霞客,得到仙人白玉壶。蜀岭秋风鸣寂历,缑山明月下虚无。稻粱不逐群鸡乐,眇眇高情未易呼。
  • 古诗《平阳民杜裕民因买薪得紫石于薪中石有黝理自然成观音像相好端具观察》 - - 李复 - - 至心不可求,虚明旷无迹。应物乃现形,遗影留兹石。若以色见我,洋海尘三尺。诸像皆非相,于兹何所得。
  • 古诗《野吏亭·野吏厌公堂》 - - 陈尧佐 - - 野吏厌公堂,开轩出郡墙。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叠巘分诸粤,重城截大荒。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云势飘蓬岛,天形压夜郎。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景凉。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
  • 古诗《野雀·山中有野雀》 - - 卢青山 - - 山中有野雀,扇扇双锦翎。起伏翘绿尾,啄食女萝根。往来无定迹,作息候曦昏。一枝既已足,不复举张心。林中无盛衰,乃不识秋春。兴来偶独出,远避朝歌尘。世人张罟网,斯得扃笼听。斯鸟既不下,所费付空陈。况乃不识世,故尔未学鸣。...
  • 古诗《人日与中镇诗》 - - 陈仁德 - - 盈盈春水送归船,峰岭嵯峨入暮烟。高峡平湖随尔唱,移民乡梦倩谁传。望门歌哭人三代,回首苍茫路八千。遥想故山风景好,家家踏碛过新年。
  • 古诗《荒村·偶向平沙外》 - - 张英 - - 偶向平沙外,荒村信马蹄。溪回杨柳暗,雨过杏花低。生事圃尤乐,春阴菜欲齐。何须武陵曲,鸡犬令人迷。
  • 古诗《雨霁怀进醇老》 - - 郭祥正 - - 宿雨洗林扃,开窗晓色清。池深鱼竞跃,花落鸟频惊。结友论三益,营居共一城。风骚真有意,世事久无情。
  • 古诗《哭弟颐·南浦前年别》 - - 祁顺 - - 南浦前年别,乡心逐去帆。谁怜亲骨肉,遽尔隔仙凡。望断重来约,愁看旧寄缄。茫茫身外事,何处问巫咸。
  • 古诗《宫词·著霜宫树锦离离》 - - 魏偁 - - 著霜宫树锦离离,强捲珠帘泪暗垂。欲写愁怀秋叶上,风飘恐被外人知。
  • 古诗《长相思·望江南》 - - 吴藻 - - 望江南。梦江南。梦见春波幅幅蓝。几时重挂帆。忆清谈。阻清谈。万树桃花水一潭。离愁三月三。
  • 古诗《瘦马图·一从云雾降天关》 - - 龚开 - - 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 古诗《钱弊·为家重墙垣》 - - 陈造 - - 为家重墙垣,为民须货殖。 扬户国北户,东南赖控扼。 淮民鱼米余,百货仰殊域。 用铜防外泄,用铁乃奇画。 一利伏一弊,救弊要得策。 持货贸官券,舍此莫衣食。 钱货天下用,铁乃限南北。 坐令两淮民,块处断留易。 计铁取券直,十九收六七。 朝贤爱淮民,此困盍矜恤。 铜铁均国宝,通变岂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