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元天锡的诗 > 李恒诗韵·各临南北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恒诗韵·各临南北路

朝代:明代诗人:元天锡时间:2023-04-08
各临南北路,同把两三杯。
返旆知何速,慰他向慕来。

诗人元天锡资料

李恒诗韵·各临南北路作者元天锡

元天锡 (1330~?),字子正,号耘谷,江原道原州(今韩国原州市)人,高丽末、朝鲜初的儒学者。他是宗簿寺正元允迪之子,原州元氏的中始祖。他学问精深,过着隐居生活,后不知所终。..... 查看详情>>

元天锡古诗词作品: 《陈情·栖栖还自笑》 《竹岭·策马行穿竹岭云》 《感事·扫除凶暴政惟新》 《生·细算人间事》 《送信圆禅者游江南诗》 《书川源海琳师卷》 《见赠诗韵·尤能吏干捷文材》 《赵奉善母申夫人挽词》 《屏·流水潺湲常奏乐》 《闻鸡·嗟予不学道

李恒诗韵·各临南北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恒诗韵·各临南北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春日杂吟·市声时复乱书声》 - - 刘大观 - - 市声时复乱书声,书味入心心自清。性拙无妨称漫士,才疏窃恐冒虚名。痴奴得饭饱犹睡,小鸟啄花喑不鸣。得遣形骸谢羁缚,何劳辟谷饮云羹。
  • 古诗《绛都春·小生上》 - - 佚名 - - 小生上:堪觑。青山顿老。见过往行人失路迷踪。下幕垂帘。下幕垂帘。酌酒羊羔歌白苧。红炉兽炭人完聚。怎知道街头贫苦合前。
  • 古诗《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 - 赵嘏 - -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 古诗《奉和鲁望看压新醅》 - - 皮日休 - - 一箦松花细有声,旋将渠碗撇寒清。秦吴只恐篘来近,刘项真能酿得平。酒德有神多客颂,醉乡无货没人争。五湖烟水郎山月,合向樽前问底名。
  • 古诗《送青神丞刘平仲解官三绝》 - - 史尧弼 - - 多奇赵北燕南地,还喜超然出冀方。气习敦庞今复见,馀风千载有陶唐。
  • 古诗《法门复故圣恩深厚矣自此恐云巢不能久栖当为众一起承示佳句因用韵备载之》 - - 饶节 - - 佛日光芒忽再悬,欢呼万国戴尧天。不须菩萨行求钵,自是如来许覆肩。云汉飞腾新放鹤,江湖游泳不烹鲜。云巢从此栖难稳,圭玉今逢丰富年。
  • 古诗《春日书怀·自怜童稚色凄凉》 - - 王炎 - - 自怜童稚色凄凉,偃伏田庐岁月长。用拙漫令文有冢,避愁不惯醉为乡。春来雨禁鸟乌乐,天末风回鸿雁行。轩冕山林两无得,讳穷徒觉意苍茫。
  • 古诗《题枇杷山鹊图》 - - 胡奎 - - 翠衿丹嘴雪为衣,立在卢家雨后枝。不是少年金弹子,一双来往莫相疑。
  • 古诗《恭王故太妃挽歌词》 - - 元稹 - -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 古诗《驾月桥·紫霓横天度》 - - 杨万里 - - 紫霓横天度,银盘涌水来。先生骑霓脊,盘上捲金杯。
  • 古诗《省躬诗·家有轩辕镜》 - - 曹于汴 - - 家有轩辕镜,镜貌分于此。去者影常留,来者胡以俟。
  • 古诗《乙卯二月二日从川举吟社邀予同赋》 - - 高应奎 - - 碧社梅花散,春泉细细流。晴岚浮谷口,好鸟语枝头。海迅波无溢,时占麦有秋。醉来仍散步,遐想洛中游。
  • 古诗《微雨与友游顾山》 - - 顾敏燕 - - 今生难改湖山爱,微雨何妨步履轻。转眼眸凝皆是绿,俯身花嗅未知名。
  • 古诗《友人赠兰一盆并授种艺之法》 - - 刘逸生 - - 庭中有丛兰,舒叶卫其根。岁发一箭花,播芳才及旬。寒朝复暑夕,手溉情殷殷。孰能程其功,千算得一缗。不作痴呆子,谁知天地仁。
  • 古诗《陆元德久客宜兴顷以篇什见寄岁晚怀之》 - - 欧大任 - - 尔昨荆溪去,栖迟已数年。自称三洞长,不问五湖船。寄橘深秋后,含椒献岁前。两乡俱作客,搔首向江天。
  • 古诗《送一灵上人归罗浮》 - - 程可则 - - 罗浮仙窟宅,四百玉芙蓉。吾子今归去,栖迟第几峰?云霞天半落,鸾鹤夜深逢。何日携筇返,同看万壑松。
  • 古诗《西轩·谷满牛羊路覆莎》 - - 李新 - - 谷满牛羊路覆莎,翠编终日倦坡陀。 寺依石角高低见,水绕山根贡折多。 风入长松零马尾,人藏病事设禽罗, 方壶海峤知何处,纵得飞腾柰老何。
  • 古诗《雪中狂言·请说吾乡人种麦》 - - 张耒 - - 请说吾乡人种麦,漫山恒野顷千百。 北风寒严大泽干,一腊何啻见三白。 春泥冰消土脉动,垄亩渐纵牛羊续。 街头作饼大如盘,一岁衣食事已毕。
  • 古诗《重阳吟·射蛇戏马老刘郎》 - - 方回 - - 射蛇戏马老刘郎,不为乾坤減战场。 三径寒华空怅望,閒居无酒对重阳。
  • 古诗《缑氏拜陵回道中呈李舍人少尹》 - - 窦牟 - - 忽忝诸卿位,仍陪长者车。礼容皆若旧,名籍自凭虚。 上路花偏早,空山云甚余。却愁新咏发,酬和不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