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陈达的诗 > 鲤湖·我爱何仙好弟兄原文及翻译赏析

鲤湖·我爱何仙好弟兄

朝代:明代诗人:陈达时间:2023-04-05
我爱何仙好弟兄,丹成丘壑尽知名。
上方亦有连床会,万瀑长含风雨声。

鲤湖·我爱何仙好弟兄原文及翻译赏析

鲤湖·我爱何仙好弟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句·小园寂寞锁春风》 - - 张舜民 - - 小园寂寞锁春风,初见梅花一树红。
  • 古诗《和坚伯梅六题》 - - 胡寅 - - 博山汤气馥笼寒,裛尽啼痕作醉欢。赏去角巾从小垫,接䍦何惜一生酸。
  • 古诗《次韵赵茂卿书事》 - - 周紫芝 - - 自昔人高马服名,胸中有策似金城。玉阶方寸何由借,榆塞风尘几日清。万里有家无梦到,一樽和泪与谁倾。竹西回首扬州路,肠断故园春草生。
  • 古诗《垓下歌·四面楚歌惊入耳》 - - 张晋 - - 四面楚歌惊入耳,夜半英雄帐中起。帐中起,对酒歌。盖世气,全消磨。骓不逝,涕滂沱,虞兮虞兮奈若何!锦衣平日不曾湿,数行独为美人泣。垓下歌,声未已,鸿鹄又闻汉天子。四皓偕来羽翼成,谁能遣此儿女情。目送手指心独苦,吾为楚歌若楚舞。...
  • 古诗《南旺分泉·依阴发泉壑》 - - 汤显祖 - - 依阴发泉壑,开阳盛云雷。挥珠即横厉,弭枻暂徘徊。神媪膏云落,天孙瀵雨开。唯王资转输,画地此萦回。涓涓连卫潞,洒洒注河淮。高牂刺云日,横筹傲山崖。鲜冰敌阳至,神木斩阴来。浮吹彻终夜,飞舰常千枚。珠粒山东泉,藿肉江南财。当知禹贻厥,宜歌帝念哉。...
  • 古诗《王郎行·将军开国弓剑传》 - - 李梦阳 - - 将军开国弓剑传,子孙章甫能朝天。相国沉冥二十年,怀宝弗售人所怜。飞缨跃马赫动地,公也视之如浮烟,雅歌日醉金尊前。生有三男子,不令学剑令青编。大郎早蹑黄金榜,声名佐郡青云上。二郎秾郁更英特,掇青拾紫犹翻掌。三郎年十馀,头颅角崭如。拱立向人前,解背经与书。二郎昨别我,云将还...
  • 古诗《鲜欢吟·生不争名与争利》 - - 邵雍 - - 生不争名与争利,夫君何故鲜欢意。以道自重固有之,非理相干是无谓。白日升天恐虚传,金貂换酒何曾醉。谁云忧挠大于山,亦是人间常式事。
  • 古诗《万里春·花眠若醉》 - - 崔荣江 - - 花眠若醉。少张狂轻蕊。昔时浓付与秋风,扫眉头粉碎。宁悴来无媚。是真我一心如蕙。恁骚人诟遍形神,又何伤何悔。
  • 古诗《赠韩进之先生》 - - 李辕 - - 圣主岂容华发隐,野翁甘与白云俱。夜来遥望双溪上,明月梅花有几株。
  • 古诗《醉后·春草秋风老此身》 - - 刘商 - -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属人。
  • 古诗《高阳台·崎岸无人》 - - 俞陛云 - - 崎岸无人,乱山如梦,重来尽耐思量。乍展情芽,娇憨骑竹年光。关河未识天涯远,只难禁酸沁回肠。掩离觞。忍泪低鬟,已湿罗裳。嘘寒问煖寻常语,到临岐嘱付,垂老难忘。小坐迁延,一双人影斜阳。卅年绮恨飘风过,剪秋灯谁话沧桑。向横塘。淡月昏烟,独雁回翔。...
  • 古诗《新秋玉泉山·秋月虽未临》 - - 乾隆 - - 秋月虽未临,秋令斯已报。彻夜金风清,凌晨露华耀。批答率已罢,策骑一揽照。匪直赏山光,亦欲验农乐。昨来皎日暴,兰蹊不泥淖。稻田固蔚秀,禾陇未致涝。用是心稍慰,烟宫畅观妙。...
  • 古诗《再用前韵集句》 - - 赵必 - - 相思一夜梅花发,吟破离心句不成。横玉叫云清似水,夜钟残月雁归声。
  • 古诗《练湖·练影渟泓绿水春》 - - 乾隆 - - 练影渟泓绿水春,长堤十里净无尘。中郎品藻称渊注,此语还当出此人。
  • 古诗《题菜·纷纷桃与李》 - - 王绅 - - 纷纷桃与李,默默自成蹊。繁花一消歇,寂寞无人知。孰若春园蔬,生长在中畦。至味存澹泊,疏叶发华滋。彼哉膏粱子,但慕膻与肥。不得此中趣,百事安能为。
  • 古诗《昼寝·冶城山下水云居》 - - 边贡 - - 冶城山下水云居,落木惊心昼寝馀。多病一秋稀出户,故交经月少通书。琴声自识钟仪苦,礼法同怜阮籍疏。且欲乘流问蓬岛,海门风浪近何如。
  • 古诗《送萧汉冲太史册封秦藩》 - - 于慎行 - - 银潢百二旧河山,玺绶新恩侍从颁。日映丹泥分汉阙,天浮紫气度秦关。逢秋露下仙人掌,望岳莲开玉女鬟。自是凤凰池上客,错疑萧史驻云间。
  • 古诗《夏日山中·瀑近书皆润》 - - 赵汝鐩 - - 瀑近书皆润,林深簟更凉。山中无一事,夏日觉尤长。
  • 古诗《再用韵呈帅机就寄仁溥》 - - 吴泳 - - 少学东坡颇爱奇,夜抄灯疏爇松脂。老随年度几弦瑟,愁怕月窥双鬓发。蚕市已非吾故国,菜园犹得子新诗。閒人不管东风闹,麦饭枯鱼著顿炊。
  • 古诗《读前辈诗文有感》 - - 陆游 - - 我无前辈千钧笔,造物争功谢不能。 已分文章归委靡,可怜意气尚凭陵。 鸾旗广殿晨排仗,铁马黄河夜踏冰。 此事要须推大手,蝉嘶分付与吴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