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江南雨的诗 > 临江仙·七月红蕉原文及翻译赏析

临江仙·七月红蕉

朝代:现代诗人:江南雨时间:2018-06-27
翠袖红襟娇欲语,临风一笑嫣然。相宜最是晚凉天。玉阶清露,深苑久凭栏。
别有幽情浓胜火,只今不照芳筵。旧时明月绮窗前。看花人去,徙倚待谁还。

诗人江南雨资料

临江仙·七月红蕉作者江南雨

江南雨,本名孙书玉,字其如,号绮梦楼。1965年生,北京房山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干部,中文专业大专。居庸诗社社员。著有《江南讲记》及诗词若干卷,未刊行。..... 查看详情>>

江南雨古诗词作品: 《乙酉春日寄方知晓》 《谒龚自珍纪念馆即次其韵》 《无题·大纛高擎事可期》 《为力夫兄迁居作》 《满庭芳·丁亥花朝日感赋并序》 《浣溪沙·清浊由来莫漫分》 《辛卯人日次一日国家博物馆门前口占》 《戊子秋日哭水波君》 《洞仙歌·洞仙歌一调多以上去声为韵吾偶试入声颇为自得故再以入声继之因袭前意》 《甘棠社邀赏玉渊潭樱花步海藏楼诗韵

临江仙·七月红蕉原文及翻译赏析

临江仙·七月红蕉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折桂令·记当年邂逅相逢》 - - 施耐庵 - - 记当年邂逅相逢,玉树蒹葭,金菊芙蓉,应也声同。花间啸月,竹里吟风。夜听经趋来鹿洞,朝学书换去鹅笼。笑煞雕龙,愧煞雕虫。要论交白石三生,要惜别碧海千重。
  • 古诗《午寝·食饱年来幸有秋》 - - 苏辙 - - 食饱年来幸有秋,倒床清梦百无忧。忍饥终愧首阳客,睡足何须云梦州。冰酒黄封生不喜,春芽紫笋向谁求。平生尚有书魔在,一卷还堪作枕头。
  • 古诗《寄贺钱》 - - 释绍昙 - - 钱王活业付东林,古墓埋藏暗箭深。机正发时谁中的,空山落日几惊心。
  • 古诗《藕·荷衣芰制雪为容》 - - 杨万里 - - 荷衣芰制雪为容,家住云烟太华峰。外面看来真璞玉,胸中雕出许玲珑。
  • 古诗《舟夜·寒月挂危樯》 - - 倪伟人 - - 寒月挂危樯,惊波下大荒。秋风千里雁,砧杵万家霜。独夜看长剑,疏镫倚隐囊。何人吹玉笛,愁思乱江乡。
  • 古诗《夫人閤端午帖子》 - - 胡宿 - - 莲叶抽芳际,榴房结子初。长年斗百草,旧俗祭三闾。
  • 古诗《奉和前人书蓬州行台韵》 - - 苏葵 - - 户牖如心已洞开,清风犹为拂尘埃。雨深坡草鸣驺过,日暮庭柯宿鹤回。饮水信堪供我乐,鼓琴那解使人哀。年来眼界无遮碍,看得天池亦一杯。
  • 古诗《题扇头秋江白雁》 - - 邓云霄 - - 烟净江天迥,冥鸿自不群。飞回一片雪,叫入万重云。
  • 古诗《十二咏·梦室》 - - 李纲 - - 谁把人间比梦间,本来梦觉两閒閒。清风一枕北窗下,游遍江南多少山。
  • 古诗《片野堂诗为司马孙馀庵先生赋次四松原韵》 - - 张英 - - 园林多野色,骀宕是春风。竹亚新书阁,花明古佛宫。平桥穿密箐,曲径入芳丛。无数桃花好,临流觉更红。
  • 古诗《题南康吕丞哦松轩》 - - 曾丰 - - 位嫌旁见逼,权忌暗相侵。李下无留迹,松间可寄音。不平风吊古,无赖雨伤今。尽数归君律,随机写此心。
  • 古诗《题赵仲穆山水图》 - - 王恭 - - 渭水寒流霜叶疏,桐江荒树野台虚。何人更把秋风钓,兴在沧浪不在鱼。
  • 古诗《题汪近人移居图》 - - 厉鹗 - - 买屋古城下,闻君喜客寻。图书初检校,邻曲共幽深。埽壁除蛛网,开窗纳树阴。自怜流转意,对此一沈吟。
  • 古诗《题姚君庐墓图》 - - 屈大均 - - 白头乌似汝,啼断墓田阴。一自悲风木,平生废玉琴。庐依秋竹冷,泪滴练溪深。莫更同山鬼,离忧怆至今。
  • 古诗《巡抚宋公以新雕苏诗施注见贻赋谢》 - - 朱彝尊 - - 元祐罪人编年诗,谁其注者施元之。中丞访得嘉泰本,上客为补由仪辞。梅溪旧笺付酱瓿,傅稚遗楷传漕司。衰龄拨书反覆读,笑比黠鼠衔姜时。
  • 古诗《嘉佑寺·曳屣出南郭》 - - 张九成 - - 曳屣出南郭,招提在高冈。谁言林樾中,乃有此宝坊。甘泉溢中庭,修桂荫层廊。三秋此花开,清香驻高堂。试问红尘中,那得六月凉。门外江声急,堂中松韵长。古殿俨像设,佛灯龛夜光。不见堂中人,斗觉心悲伤。人生本无定,乐处是吾乡。吟余复何事,月落山苍苍。...
  • 古诗《别离情·巍巍孤高亭》 - - 张栻 - - 巍巍孤高亭,念我昔所喟。 子也时一登,千载起立志。
  • 古诗《春晚即事·灵明观自己》 - - 李流谦 - - 灵明观自己,纠错漫殊途。 睨柱夸完璧,探怀失系珠。 封侯真不愿,作佛尚堪图。 解我无还语,根尘法本粗。
  • 古诗《饯常熟宰》 - - 万俟绍 - - 笼鹤归来到北关,玉墀春里趣朝班。 九重定问琴川事,为奏通川一渡閒。
  • 古诗《塞上·出门何处问西东》 - - 姚揆 - - 出门何处问西东,指画翻为语论同。到此客头潜觉白,未秋山叶已飘红。帐前影落传书雁,日下声交失马翁。早晚回鞭复南去,大衣高盖汉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