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王士禛的诗 > 骊山怀古·满路香尘拾坠钿原文及翻译赏析

骊山怀古·满路香尘拾坠钿

朝代:清代诗人:王士禛时间:2023-04-05
满路香尘拾坠钿,诸姨五队夹城边。
花开绣岭看调马,雪下离宫有赐钱。

诗人王士禛资料

骊山怀古·满路香尘拾坠钿作者王士禛

生卒:1634—1711。介绍:清山东新城人,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身后避世宗讳,改“禛”为“正”,高宗命改“祯”。顺治十五年进士..... 查看详情>>

王士禛古诗词作品: 《清明后三日邹平西郭赋诗》 《一剪梅·和漱玉词》 《吾州·休夏吾州好》 《如梦令·和漱玉词》 《戏仿元遗山·獭祭曾惊博奥殚》 《和窟室画松歌》 《供奉某君归吴门索诗》 《咏史小乐府·今年赐剑履》 《钱选折枝牡丹》 《题冒辟疆姬人圆玉女罗画

骊山怀古·满路香尘拾坠钿原文及翻译赏析

骊山怀古·满路香尘拾坠钿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浩如藏弟方舟山水画》 - - 张鸿 - - 鼙鼓喧阗海上侵,诗筒画箧尽消沉。白云出没春山里,含泪重温急难心。
  • 古诗《赠贾岛·篱落荒凉僮仆饥》 - - 张籍 - - 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
  • 古诗《和贡觉游极乐寺用前韵》 - - 许南英 - - 拈花一笑动眉波,妙悟闻香象渡河。老去逃禅观自在,閒来證佛拜迦罗。名心解脱归真实,梵语皈衣诵密多。似与梅村身世感,挥毫狂写晦山歌。
  • 古诗《自寿诗·亡胡霸楚战云酣》 - - 杜关 - - 亡胡霸楚战云酣,国事如棋藉手谈。一统天开周告朔,六朝地险晋都南。龙兴草莽民为主,马逐桃花女胜男。礼乐不分新旧异,衣冠还自古今参。
  • 古诗《二泉·借问金沙地》 - - 黄省曾 - - 借问金沙地,何年玉髓开。水寻沧海去,云抱碧山来。
  • 古诗《送杨起行·缨冠楚楚濯沧浪》 - - 龚璛 - - 缨冠楚楚濯沧浪,彼美人兮淇水阳。大府久须唐令录,中州正用汉文章。忠贞满眼真能几,迟暮相看耿不忘。至治朝廷天咫尺,载歌丞相举贤良。
  • 古诗《太师杜公挽词》 - - 梅尧臣 - -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
  • 古诗《秋兴·矫首望河汉》 - - 谢孟安 - - 矫首望河汉,暸然天气清。露冷梧叶疏,雍雍鸿雁声。而我客盱郡,得为簪组荣。怅望南飞云,惆怅摇心旌。
  • 古诗《蟾蜍砚滴·铸出爬沙状》 - - 刘克庄 - - 铸出爬沙状,儿童竞抚摩。背如千岁者,腹柰一轮何。器较瓶罂小,功于几砚多。所盛涓滴水,后世赖馀波。
  • 古诗《送客·君行驱匹马》 - - 屈大均 - - 君行驱匹马,梅岭踏梅红。望望无南雁,依依是北风。徘徊燕市上,慷慨酒人中。自许为鸿鹄,何时奋翼同。
  • 古诗《奉诏阅庶吉士卷和介翁韵》 - - 孙承恩 - - 阅士群公我滥同,王言赫奕炳如虹。须知独为储贤地,要是无分入彀雄。清庙岂容遗卞玉,云门合自识焦桐。庸愚廿载前叨与,愧乏涓埃答睿衷。
  • 古诗《游白鹿洞书院》 - - 项安世 - -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峰峦戢戢田园净,藤刺深深磴道幽。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
  • 古诗《游灵岩·玉文山后灵岩寺》 - - 张俞 - - 玉文山后灵岩寺,四百年来选佛场。满地白云关不住,石泉流出落花香。
  • 古诗《赠汝诚应贡北上·九衢车马日辚辚》 - - 叶春及 - - 九衢车马日辚辚,君去初充上国宾。纡紫昔无安世贵,草玄今有子云贫。
  • 古诗《寿宝藏上人》 - - 于慎行 - - 旧检高僧传,林公胜范稀。安禅多宝座,印法六铢衣。雨落时闻梵,花开自掩扉。空门忘岁月,想见劫尘微。
  • 古诗《药师院看新竹》 - - 翁心存 - - 江云帖帖南浦飞,江城清夏昼掩扉。鄙人生无肉食相,冷嚼冰雪骨不肥。尚余一点俗缘在,妙药欲仗空王医。芒鞋径踏药师院,沙路细碎行人稀。深篁苞绿掩金碧,烟外但闻清磬微。叩扃拄策得幽径,坠粉簌簌沾人衣。龙吟鸾啸众仙下,琅玕万个幂四围。连天一气碧云合,不知林外停炎曦。移时静对坐...
  • 古诗《赠臧文仲·夫君根柢学》 - - 陈造 - - 夫君根柢学,宜我屡即之。 罢马取长道,顾肯过我为。 索宝黔娄家,怪君焉取斯。 颇尝见此客,且用诧吾儿。
  • 古诗《忆弟子奇·西园春色才桃李》 - - 黄庭坚 - - 西园春色才桃李,蜂已成围蝶作团。 更欲开花比京洛,放教姚魏接山丹。
  • 古诗《春雨·江头一夜雨》 - - 陆游 - - 江头一夜雨,晓路无新花。 我今为陈人,感此重叹嗟。 羲和挟两曜,疾走不可遮。 古今俛仰间,那暇惜物华。
  • 古诗《对花·花开蝶满枝》 - - 于濆 - - 花开蝶满枝,花落蝶还稀。 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