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沈周的诗 > 流波馆为史德徵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流波馆为史德徵赋

朝代:明代诗人:沈周时间:2023-04-06
罂湖南派分两泺,翠阜浸波双朵落。
沙鸥渚鹭雪点镜,杨柳芙蓉锦开幕。
水心有屋驾虚明,柱插玻瓈高借脚。
上留客榻枕秋眠,下许渔舟带烟泊。
不须择胜日移亭,何数倚晴偏快阁。
无地楼台笑语凉,倒天星斗鱼龙跃。
门前万顷不入税,寸金寸土卑城郭。
红阑我儗一临流,但怯须眉老非昨。

诗人沈周资料

流波馆为史德徵赋作者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 查看详情>>

沈周古诗词作品: 《七月十五日城中晚归》 《冒雨登惠山戏示同游者》 《病中夜怀》 《送方水云》 《莫釐登高卷·洞庭雨山浮具区》 《过都廷襄新居》 《过长荡》 《题画·青竹长竿白石矶》 《题画·山径萧萧落木疏》 《与王优·高歌宛转送新声

流波馆为史德徵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流波馆为史德徵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邑侯萧怀圃去任》 - - 赵翼 - - 五载琴堂俗渐移,一尊何意遽歌骊。催科不扰恩斯寓,在任无名去有思。笠伞就途稀长物,蓬莱观海计归期。临分不尽攀辕意,聊纪循良代口碑。
  • 古诗《发怀庆府,由清化镇抵宁郭驿宿》 - - 袁镜蓉 - - 太行山不断,驿路出城遥。竹翠环村舍,溪清架石桥。河鱼充馔入,筐笋带泥挑。向晚沽春酒,灯前泻一瓢。
  • 古诗《太和杂题·文祖初封岳》 - - 李维桢 - - 文祖初封岳,经营十二年。景光如有见,议礼不相沿。畚锸三军举,泉刀九府捐。龙髯垂过膝,象帝发鬈然。
  • 古诗《七月晦日同诸子大雨游三髻山鼓御风之章》 - - 叶春及 - - 秋衣重湿海天寒,秀色三峰雨里看。却恨多情逢佚女,双鬟犹自隔云端。
  • 古诗《花珠二绝·阶远滴成声》 - - 张侃 - - 阶远滴成声,荷深圆又碎。风动水银收,亭亭开翡翠。
  • 古诗《望江南·西苑盆景》 - - 朱庸斋 - - 广州好,盆景露华浓。酌影回波春入座,蟠根尺木势参空。西苑玉葱茏。
  • 古诗《万泉河登楼感兴》 - - 缪公恩 - - 溪上轻烟拂水流,凉波细草乍成秋。尚馀柳色舒青眼,未放芦花点白头。西岭云飞归别岫,夕阳人倦倚高楼。无端百感增萧索,安得忘情似野鸥。
  • 古诗《零卉集·朱弦一绝已心惊》 - - 陈永正 - - 朱弦一绝已心惊,落叶重扃月不明。纵使成连归海上,苍波满目未移情。
  • 古诗《挽陈其美联·后天下乐》 - - 丁士杰 - - 后天下乐,先天下忧,痛域中黯雨愁云,正声征讨;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合海内贤豪健者,共哭将军。
  • 古诗《夜发石关亭诗》 - - 谢灵运 - -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 古诗《偶题·老去功名不挂怀》 - - 徐似道 - - 老去功名不挂怀,高眠之外只清斋。偶因种竹便多事,风叶扫馀还满阶。
  • 古诗《渔具诗·网》 - - 陆龟蒙 - - 大罟纲目繁,空江波浪黑。沈沈到波底,恰共波同色。牵时万鬐入,已有千钧力。尚悔不横流,恐他人更得。
  • 古诗《泊宝塔洲·十里荒洲冷似冰》 - - 陈沆 - - 十里荒洲冷似冰,去年此地系舟曾。远烟浮水白如镜,残日入云红有棱。雁影萧条投短荻,鱼声拨剌上寒罾。榜人閒坐谈风色,暮北朝南未可凭。
  • 古诗《十咏·白棒无情谁眷属》 - - 彭孙贻 - - 白棒无情谁眷属,万条溪壑一源深。独怜门外敲门客,谁识黄梅不契心。
  • 古诗《落花次沈石田韵》 - - 曹家达 - - 画槛雕栏忆旧游,杜鹃声里絓春愁。催沉暗雨閒茶鼓,懒逐东风上酒楼。坐惜红颜成老大,不堪青帝更迟留。贞娘去后风流尽,一抹颓云下虎邱。
  • 古诗《看客舞刀·秋水飞双腕》 - - 郑世元 - - 秋水飞双腕,冰花散满身。柔看绕肢体,纤不动埃尘。闪闪摇银海,团团滚玉轮。声驰惊白帝,光乱失青春。杀气腾幽朔,寒芒泣鬼神。舞馀回紫袖,萧飒满苍旻。
  • 古诗《江南柳·隋堤远》 - - 张先 - -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後,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 古诗《诸友·我与茅君宿有缘》 - - 陆文圭 - - 我与茅君宿有缘,四年五度过山前。 元符直下崇禧路,回首三峰意忆然。
  • 古诗《和三司尚书宣德门侍观灯》 - - 宋祁 - - 觚棱南抱綵山连,楼下沈香百炬然。 此夜有人之帝所,默裁馀韵记钧天。
  • 古诗《同陈提举庸郭安抚晞宗玩月南峰》 - - 张次贤 - - 山中有佳客,山上月增明。 廊庙心同赤,江湖梦独清。 半庭业树影,万籁淡秋声。 把手情何极,呼童问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