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纲的诗 > 六言颂·莫问是魔是佛原文及翻译赏析

六言颂·莫问是魔是佛

朝代:宋代诗人:李纲时间:2023-04-05
莫问是魔是佛,休言学道学禅。
若能不作圣解,便是人间散仙。

诗人李纲资料

六言颂·莫问是魔是佛作者李纲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金兵..... 查看详情>>

李纲古诗词作品: 《是日闻报御笔许牵复有感》 《次韵俞祖仁寒翠亭翠字韵》 《次韵招志宏见过》 《次衡州·弄兵赤子满潢池》 《志宏以家所生新芝遗予并以诗来次韵报之》 《温泉二绝·温冷泉源各自流》 《题安国寺翠玉亭呈平老》 《西林寺·东林大禅苑》 《北归昼渡·澄波不动琉璃滑》 《送周元中游黄龙山

六言颂·莫问是魔是佛原文及翻译赏析

六言颂·莫问是魔是佛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江城子·小楼听雨黯魂销》 - - 龙启瑞 - - 小楼听雨黯魂销。怯寒宵。怨寒宵。盼到天明,依旧是无憀。昨夜梦回江上路,山隐隐,水迢迢。相思一径绿云饶。爱春朝。怕春朝。画阑芍药,一例浅红娇。旧约玉人今到否,青草路,赤阑桥。 ...
  • 古诗《玉交枝·末》 - - 沈受先 - - 末:我房下为怀君恩义这亲事呵。。二年前曾欲勉为实不瞒亲家。。因吾不欲成其事。这姻缘两下稽迟。岂期今日又偶为。实由天数非人意。望尊亲休嫌丑女。奉蘋蘩不能周备。
  • 古诗《放鸭·畜此非吾意》 - - 陈恭尹 - - 畜此非吾意,浮沈看尔曹。赋形虚羽翼,天性善波涛。江色辽阳绿,军声雪夜高。因人书史册,未必在奇毛。
  • 古诗《轩诗·暂题诗在水云中》 - - 何永沂 - - 暂题诗在水云中,我识才工胜宦工。见惯蜃楼浑不讶,卷舒久已任西风。
  • 古诗《寿岩寺方彦仁》 - - 程敏政 - - 高年从昔数方瞳,近识多君一笑中。六十健来堪走马,百千人里羡冥鸿。灵椿影荫庭心绿,竦桂香传盏面红。寿算不须盘甲子,古岩家世汉仙翁。
  • 古诗《北牖洞·旧驻东方骑》 - - 孙抗 - - 旧驻东方骑,因题北牖名。来须风作御,去认斗为城。日气晚方到,云收寒易生。予心匪游衍,拱北振华缨。
  • 古诗《萸江秋禊偕诸同社作分得十四寒》 - - 吴绮 - - 新凉宁不胜春阑,觞咏于今仿建安。二七秋时天气朗,十三楼畔水烟宽。湔裙岂易当银汉,泛酒犹能托彩翰。我是樊川旧游客,来迟无复怨花残。
  • 古诗《袭美见题郊居》 - - 陆龟蒙 - - 禹穴奇编缺,雷平异境残。静吟封箓检,归兴削帆竿。白石堪为饭,青萝好作冠。几时当斗柄,同上步罡坛。
  • 古诗《濒行和答岑方伯彭郡守二年丈暨赵副宪何中丞诸老先生》 - - 区元晋 - - 孤市辉辉日半城,鸣驺门外即脩程。霜清岱色偏凌汉,腊近梅花乱著英。对酒可胜游子念,买舟还作济川行。当筵郢曲堪谁和,三叠阳关是此声。
  • 古诗《题画二绝句·紫翠萦纡千万重》 - - 李昱 - - 紫翠萦纡千万重,僧归日午始闻钟。若非越上云门寺,定是庐山五老峰。
  • 古诗《过黄凯溪·山色翠玲珑》 - - 祁顺 - - 山色翠玲珑,长厓挂半空。云迷十万囤,路隔九千宫。风景辋川曲,人家瀼水东。凭谁挥妙笔,置我画图中。
  • 古诗《元夕观傀儡·锦裆丛里斗腰支》 - - 圆至 - - 锦裆丛里斗腰支,记得京城此夕时。一曲太平钱舞罢,六街人唱看灯词。
  • 古诗《雪诗·儿童龟手握轻明》 - - 苏轼 - - 儿童龟手握轻明,斩碾枪旗入鼎烹。拟欲为之修水记,惠山泉冷酿泉清。
  • 古诗《破山八咏·御赐钟》 - - 刘拯 - - 大声扣洪钟,万里来彤庭。鸟闲楼影重,星淡云气清。馀响绕岩壑,林叶如回惊。有客发深省,尘耳非谩倾。
  • 古诗《题王妇东门女士残稿后》 - - 邱炜萱 - - 灵瑟洞庭杳,房中乐自鸣。云罗书密字,壁月鉴离情。引凤随秦女,吹笙上王京。遥天无处所,落下步虚声。
  • 古诗《哭亡儿明道·书声犹在耳》 - - 屈大均 - - 书声犹在耳,课读未从容。病后茹荤少,春馀衣袷重。参苓催命易,狼虎咥人凶。不是聪明甚,从教学作农。
  • 古诗《咏丽文·萧散平生一布裘》 - - 文征明 - - 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
  • 古诗《东坡守杭·十里荷花菡萏初》 - - 秦观 - -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 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 古诗《昙花亭供茶戏作》 - - 韩元吉 - - 一声钟磬有无中,楼阁山林本自空。 不向云端呈伎俩,犹来盏里现神通。
  • 古诗《喜雨·势掠郊原飞急雪》 - - 陆游 - - 势掠郊原飞急雪,声摇窗户过奔雷。 坐知多稼连云熟,不独新凉傍枕来。